APP下载

浅谈陶刻艺术

2017-05-27李志鑫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刀法紫砂壶

李志鑫

摘 要:正中华陶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据5000年史料记载,7000年实物考证,早在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我国就有了原始彩陶文化,大量实物证明,陶瓷图案和和陶刻文字都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绘画和文字,比甲骨文早了3000余年。

关键词:紫砂壶;刀法;陶刻艺术;画案

中图分类号: 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2-0047-01

中国陶瓷自问世以来,陶刻就是它不可缺少的装饰内容。最早的陶刻来自于古代人在制作原始陶器时在泥坯的上划刻,烧成后留下的印记和符号紫砂陶也是如此,最初是机械的没有生命的刻划印记。后来在紫砂发展的明清两代,许多当时的大画家,大文人参与,如文征明,董其昌,陈鸿寿(号曼生),人们将文学、书法、绘画和金石手段融入紫砂陶刻之中逐步形成一种独特的装饰手段和风格。在工艺流程中演变为相对独立的陶刻行当。其文化内涵随着紫砂文化的发展而博大精深。

紫砂壶以传统文化为源、工艺美术为根、茶文化为媒的紫砂壶艺以其独有的丰富柔和的质感、良好理化性能,切茗、切壶、切情的铭文与妙趣横生的款识融中国传统文化于一体,以其独特的形态与内涵携短短几百年的年轻生命,承载上下五千年众多文化元素之精髓,成为中国具有文人气质、民族特色的文化瑰宝闻名于世。作为鉴赏紫砂壶的“泥、形、工、饰”四要素之一的装饰工艺,经过长年累月的积累和沉淀,其形式和手法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其中最为主要的一种装饰方法便是陶刻。它充分利用紫砂泥料所固有的本色和特性,诗、书、画、印四位一体,撷取古诗词佳句,缀以书法、绘画,配以遒劲的金石刀法,使壶艺与陶刻取得完美和谐的统一,成为具有高雅气质和浓郁文化的实用艺术品。

紫砂陶刻艺术是伴随着紫砂造型艺术发展而发展的。它是融合书画、诗词、金石、文赋等多种传统文化为一体的综合艺术。看陶刻者水平的高低,不仅要看刀法如何,更要看他所刻作品所表现的文化、修养、韵昧、意境、艺术功底等各方面。陶刻者不是简单的被动的临摹,而是要表现出与载体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书法陶刻的施行一般是在泥坯(半成品)时铭刻。近年来有人创造出一种紫砂在烧成成品后铭刻的新工艺,即窑外刻。二者不同之处在于载体的性质不同,前者泥坯容易刻划,烧成后不易漫漶磨损,后者成品坚硬如石,极难操作,特别是要讲究字体的起伏跌宕和格局变化,用丰细不等,肥瘦不同,大小不一的字迹流动出活泼生动的气韵,这不是一般陶刻者所能做到的,至今能够掌握手工窑外刻(不是电脑刻)新工艺的人寥寥无几。以下就书法在陶刻上的应用,就刀形,执刀,技法三方面作个简略论述。

1.刀形,陶刻多为薄型斜口刀,它的切口整齐光滑,细如毫毛的牵丝和书法中笔锋,止、行、留的精彩细部。而在表现书法的运笔转折处能笔意连绵地用刀尖轻轻带过,相当于书法用笔的提。

2.执刀的方法,紫砂陶刻的执刀法是用执笔法。陶刻用刀薄而利,陶坏质地润而嫩,以执笔法执刀只须指腕用力,就能运刀如笔,心手相应地表现出十足的笔味。用执笔法执刀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陶刻用刀需要捻管法,这是最基本的方法,因为陶刻中要以刀就坯,而捻管法是将陶刻用刀的把柄套在一个圆形空心笔杆中,坯件不动,只要稍稍捻动刀(笔)杆,就能调转刀锋的方向,如此便可解决以刀就坯的问题了。

3.刀法,紫砂陶刻的刀法,主要有两种,即为双刀正入法和单刀侧入法,而这两种刀法也是围绕(笔杆)这个中心来设计的。双刀正入就是从墨迹的一边下刀,刀杆微侧,用来表现书法中的侧锋。而用刀的轻重,深浅,粗细,力度的刚柔,线条的曲折......则皆能表现作品的意念和思想。

双刀正入一般要在陶刻前,先用笔墨书写,后循真迹而运力,技法讲究运行自如,不留痕迹,上刀吃力重,复刀轻行,迹可顺刀自左至右逆刀自右至左,但行刀时要一刀到底,不要滞刀,恰到好处,各种书体和畫面的表现也有不同用刀的方法来处理。其中要领是以明快果断,气息相通来表达笔墨的神韵。单刀侧入,一般不易掌握它要汇集书画,金石,文学修养而综合的表现操作,并且一定得具备双刀正

入法的熟练基础,扎实的运刀技巧,并能通晓诗书、画、金石等诸艺术恰到好处地融汇在一体,要达到较高的境界则要操作者胸有成竹,意在刀先,下刀时准确而干练,一刀起落,都要注意笔划的起落和收势,刻时要全神贯注,一气啊成,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准,干净利落,胆大心细才能从刀中见神采,刀下见神韵,这样的作品给人以气势磅礴奔放雄浑的感觉以及极大的精神享受。

前人云:“壶随字贵,字随壶传”。此话应作两面观。紫砂器是无釉陶,制作工艺的高低直接影响壶的价值,而书刻虽说是紫砂器最佳装饰手段,只属次要位置,这与奖品上对字画的要求不可相提并论。玩古董的朋友都知道景德镇”珠山八友”和任淦庭各自作品的价值。因此壶价高低的决定因素在壶的本身,好壶无字自是好价。有时好壶刻了字画,反而对壶是一种破坏。什么壶要刻字画,谁刻,怎么刻,壶艺家的创作时不能不考虑,应多一些讲究。

另外字因刻,因烧,其本来面目已失些许,也不同于纸上的字,所传之字也只是“误传”而已,其刻才是“正传”。只有做到壶、铭文、字画、镌刻结合俱佳,融为一本,方能“壶随字贵,字随壶传”。

参考文献:

[1]书法美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2]论书法与瓷艺装饰[J].中国陶瓷,2005.

猜你喜欢

刀法紫砂壶
以铜为纸 以刀代笔
刀法
简析陶刻作品《枫桥花瓶》的刀法特色
有缘千里来相系——浅析“系缘”紫砂壶
美从极致简中来——浅析“龙泉”紫砂壶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
武师授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