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英与拉斐尔人物画中线的比较
2017-05-27吴艾怡
吴艾怡
摘 要:在中西方绘画作品中,线条是最能直接反映事物基本特征的一种形式,它是绘画造型最基本的元素。本文通过分析仇英与拉斐尔的作品,比较线条在中西方绘画作品中的不同表现形式,总结出两位画家在用线上的共同特点,这对于探究同一时期中西方绘画的异同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表现手法;材料媒介;形神兼备;和谐统一
中图分类号:J2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2-0022-01
一、仇英与拉斐尔人物画的创作背景
仇英(1502-1552年),字实父,号十洲,原籍太仓,曾做过漆工。①他一生勤奋努力,虽寿命不长但作品数量很多。《明妃出塞图》是仇英人物故事册中的一幅,描绘美人王昭君为汉、匈和好远嫁单于的故事,有趣的是画中王昭君和使者都穿着唐装。画面和谐清新,雅俗共赏,是仇英对唐宋工笔人物画的创新和发展。
圣乔奥·拉斐尔(1483-1520年)生于乌尔比诺诚的一个宫廷画师家里,父母早亡,后来由一位公爵夫人收养了他。1504年拉斐尔来到佛罗伦萨和罗马,在这里他接触到了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两位艺术大师,激发了他对艺术的极大灵感。②正是由于拉斐尔的家庭环境和生活经历所影响,使他的绘画风格不同于其他画家,他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这是与同一时期中国画家仇英的绘画风格的根本区别。例如在他的素描手稿《年轻使徒头像》中,所画人物动态自然,男性形象阳刚有力。
二、仇英与拉斐尔人物画中线的区别
1.线的表现手法不同。中国画线描主要是靠单线勾勒,画家讲究书画同源,往往把书法的笔法运用到线描勾勒中。仇英的人物画主要以单线勾勒填色为主,作品《明妃出塞图》中,他用细致的线条勾勒出人物的外轮廓,再施以重彩,笔墨运用自如,线条流畅自然。相比中国绘画的单线勾勒,西方绘画则更加注重明暗给画面带来的立体感。《年轻使徒头像》中,拉斐尔用简单的线条在表现体积感处反复交错排列,以明暗块面为主,点线面相结合。他所画的男性形象阳刚有力,用线肯定大胆。
2.线的材料媒介不同。中国画用毛笔和墨作为绘画工具,是中国绘画所独有的材料媒介,这就为绘画中线的表现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从《明妃出塞图》中看出,画家用毛笔勾勒出人物衣纹的转折变化,人物体态匀称、形态端庄。西方的绘画种类繁多,所以使用的材料与工具也是丰富多样。在拉斐尔的《年轻使徒头像》中,画家用粉笔绘制的人物脸部立体感强,这与中国画用毛笔绘制的平面人物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综上,中国画的线描以毛笔绘画为主,而西洋画的素描则主要用铅笔进行绘画。
三、仇英与拉斐尔人物画中线所表现的共同特点
1.追求人物的形神兼备。中西方最杰出的画家不仅注重人物外在的形,而且重视内在的神,形神兼备是中西方艺术家都力求达到的一种境界。我们从仇英的《明妃出塞图》中看出,画家所画的人物形象主要以线为主,人物的形象并非画家凭空捏造,而是将自己学习前人优秀作品的情感寄予在画中的人物中,融入了文人画的笔墨情趣。拉斐尔的绘画以圣母形象著称,他自己说:“为了创造一个完美的女性形象,我不得不观察许多美丽的妇女,然后选出那美的一个作为我的模特儿”,“由于美的人太少了,因此在创作时我不得不求助于我的头脑中已形成的和我正在搜寻的理想美的形象。”③由此可见,拉斐尔创作的人物作品也融合了“形”与“神”的特征,形神兼备的绘画理念在中西方的绘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强调画面的和谐统一。中西方的畫家和理论家往往都是以画面的完整和谐作为绘画的审美标准。西方在进入文艺复兴时期,一些画家们为了追求绘画的完整性,他们把科学原理运用到了绘画中去,同时为了打破画面空间构图的局限性,他们创造了焦点透视的原理。达·芬奇在他的著名画作《蒙娜丽莎》中运用了空气透视法,背景的山和水很自然的与前面的人物融合在一起,使画面能够完整和谐。拉斐尔的画以完善著称,他的创作大多是传统题材,而且他有非常好的绘画基础,不仅线条流畅优美,还有高超的平衡画面结构的能力,他有一种超凡的综合概括美的才能,这在他所绘制的大型壁画中有很好的体现。
西方的艺术家善于将自然科学中的原理与绘画相结合,善于运用透视学原理进行绘画,而中国的传统绘画虽然在透视方面有别于西方光影所表现的效果,但是历代的画家也曾对透视原理做过深入的研究。我国历代的绘画艺术多是运用散点透视法,画家强调画面的完整统一,庄子时空观思想中强调的整体意识也影响了中国古代的绘画创作。诗书画的结合是古代画家善于运用的一种方式,比如元代的作品,诗书画印这四个元素,在中国画中缺一不可。在《明妃出塞图》中,画家不仅勾画人物,还添加周围的环境来烘托昭君出塞的气氛,使画面完整和谐。总而言之,中西方的绘画在追求画面和谐统一方面有着共同的特征。
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中国和西方分别出现了仇英和拉斐尔两位绘画大师,本文通过对仇英《明妃出塞图》与拉斐尔《年轻使徒头像》作品中线的比较,可以看出线条在中西方所表现出的异同,并且学习到两位大师锲而不舍的绘画精神。新一代的学习者应当不断推陈出新,创作出更加有意义的美术作品。
注释:
①蒲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338.
②李春.西方美术史教程[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58.
③张玞.西方绘画史话[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