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西藏“羌母”与日本“能乐”的对比

2017-05-27益西群珍

魅力中国 2016年38期
关键词:面具西藏日本

益西群珍

【摘要】中日两国一衣带水,除了政治经济上的相互交融,其文化在发展上也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其中日本的能乐和中国西藏的羌母,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同样作为古老的戏剧艺术样式,日本能乐和西藏的羌母的发展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发展轨道。相比于日本能乐的长足发展,中国西藏的羌母显得微不足道,那中国西藏羌母的发展是否可以借鉴日本能乐的发展形式,顺应时代的发展,进一步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中日两国相邻而居。除了政治经济上的相互交融,其文化在发展上也相互影响,相互借鉴。 如古典戏剧中,日本的能乐和中国西藏的羌母,二者都是古老的戏剧艺术样式,作为同是歌舞剧样式、有着诸多相同或者相似之处的戏剧形态,能乐和羌母的发展轨道却截然不同。的名录。而中国西藏的羌母仍鲜为人知,相比日本能乐的发展,显得微不足道。那么,中国西藏羌母的发展是否可以借鉴日本能乐的发展形式,以更好更快的方式,顺应时代的发展,进一步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探讨。

何为能乐

能乐,在日语里意为“有情节的艺能”,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日本传统艺术形式之一。就其广义而言,能乐包括“能”与“狂言”两项,两者经常同时同台演出,且一起发展起来、密不可分,但是它们在许多方面却是大相径庭。前者是极具宗教意味的假面悲剧,后者则是十分世俗化的滑稽科白剧。其实能乐是一个出现非常晚的名称,从平安时代中叶( 782 - 1185) 直至江户时代( 1603 - 1868) ,这种艺能一直被称为“猿乐”或者“猿乐之能”。而且,以日本南北朝為界,前期猿乐与后期猿乐面貌迥异,故现今日本学术界将前者称作“古猿乐”,而将后者称作“能乐”。

能乐起源于日本村落的忌神活动。一开始的能乐舞台没有幕,让演员和观众有种融为一体的感觉。能乐的演员也均为男性。作者滕军曾在一篇文章中写到:“能乐本身很难说是一种舞台戏剧艺术,神社中的祭祀神事才是它的最适宜的归属。能乐不是用于观赏的,而是一种神人交感的仪式。

能乐的面具,在能乐表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表演过程中,演员们不需要为了诠释角色而准备很多台词,只要通过动作和面具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即可。观看能剧的观众们也相信那一刻鬼神已降临在演员的面具上并心存敬畏地观赏能乐。

从日本能乐的不断发展进一步深思日本对文化方面的弘扬。日本能乐的演出,一开始只在宫廷进行,且表演者均为男性,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如今日本能乐的发展与传承实现了多元化,表演场所不再局限于宫廷或者寺庙,表演的目的也不仅仅局限于祭祀。男性不再是能乐唯一的传承者,越来越多的女性也获得了学习能乐的渠道,且日本能乐以势不可挡之势进入日本学生的课堂,甚至建立了日本能乐堂,并设立了字幕,供国内外的客人观赏并得到更好的了解,与此同时,日本还兴办了日本能乐博物馆等,进行能乐方面的宣传。

何为羌母

羌母,西藏的宗教祭祀舞蹈,其前身为各种文献中记载的“金刚舞”。相传该宗教舞蹈是在佛教传入西藏后与当地教派在斗争中逐渐发展形成的。该宗教舞蹈一般由戴面具的男性僧众在寺庙表演,期待通过表演让世人明白生死轮回的道理。

羌母的面具与藏传佛教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藏传佛教认为,生命是由一系列的连续不断的意识境界所构成。最初的一个境界是“生有意识”,最后的境界则叫“中阴”境界。如果在临终中阴阶段,亡者能认清佛光,便可证入法身且得到解脱;若未能,便经历七七四十九天的中阴境相,在此期间,就会见到愤怒部圣尊。这一阶段的神佛均凶猛异常,而那些未见过羌母护法神面具的亡者,都会因恐怖,害怕而错失救度的时机。

羌母的面具不仅作为整个仪式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不仅具有驱邪祈福的功用,更重要的是它在现世中充当着预知者的身份。世俗之人,若在生前观看过羌母,见过羌母面具,死后会在中阴中认得自己的保护圣尊,便会抓住时机得到解脱。因此,对于俗众而言,羌母面具的人性内涵在于它可以帮助观赏者平安度过中阴阶段,顺利得到解脱。对于寺院的僧侣来说,穿戴羌母服饰、面 具和表演羌母,是一件神圣和有意义的一种修行。因此,佩戴羌母面具,是僧侣在精神活动中与神灵的一种沟通方式。

能乐和羌母如此相似却又不同。从表演者来讲,日本能乐和中国西藏的羌母在早期发展中角色都是由男性扮演,随着时间的发展,日本能乐的扮演者渐渐从男性独占衍生成一种不分性别、全民可观摩学习的歌剧,而中国西藏的羌母扮演者仍未打破传统的僵局,表演者仍局限于男性僧众。从表演场地来看,日本能乐渐渐走出了宫廷的高墙,表演场地的范围随着时间的发展越来越宽广,甚至成立了能乐学习课堂,相比之下,羌母尚未走出寺庙祭祀的局限,加上虔诚的信徒们相信通过对神灵的供奉和召唤便可以驱邪逐恶,也相信这样的宗教仪式表演,能够起到理解生命的意义并积下现世的功德的作用。这种思想进一步加速了羌母的发展,但是在严格规范羌母的语汇、结构和表现程式的同时,也抑制了羌母的世俗化和现代化的发展,生涩难懂的词汇难以发展成亲民的大众文化为大众所熟知。总的来说,日本能乐在与时俱进及传承方面的举措相对成熟,而由于表演者及表演产地及的局限加上人们观念的差异,中国西藏羌母的发展和传承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作为邻国的中日两国,成百上千年来,关于文化的交流从未停止,纵观能乐无论是从它的起源,还是发展演变都可以说是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在世界各国日新月异、不断发展的今天,各国对各种优秀的艺术文化互相借鉴和学习的工作仍然还在不断的进行中,那我们是不是能借鉴吸取日本能乐发展和传承中的可取之处,发展羌母,保证其能够经久不衰并发展成为人熟知的亲民文化?这还需要我们结合当地羌母的发展做出甄别,希望羌母能够借鉴能乐发展的有利方式,在飞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和传承,同时也希望羌母这项古老的民族文化,能够被世界所认可并闻名于世。

猜你喜欢

面具西藏日本
探寻日本
天上的西藏
神奇瑰丽的西藏
漫画二则
面具给我的惊喜
面具中的鱼
徒步搭车到西藏 真正的说走就走!!!
日本神社
南瓜面具
日本混乱中迎接希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