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党校如何做好决策咨询
2017-05-27邵能
邵能
摘 要: 随着党校“教学、科研、咨询”一体化战略推进以及积极发挥党校在党委政府决策中智库功能的要求,这给地方党校教研人员拓展事业和发挥才干提供了新舞台、新空间,既带来了挑战,也提供了机遇。本文就地方党校如何做好决策咨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决策咨询 创新
中图分类号:D2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2-0335-01
根据《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决策咨询是各级党校的一项重要职能。地方党校决策咨询工作必须要要贴近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贴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践、贴近广大干部的工作需求,进行深化研究;要牢固树立实践导向、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任务来谋划,来选题,来调研,积极开展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和创新性的研究工作,做到理论先行、理论引领、理论聚力、理论破题;坚持思想领先、应用为主、理论本位、专家治研、项目带动、统筹发展。只有这样,地方党校决策咨询工作才能有生命力。
第一,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研究选题至关重要,好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服务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是党校教学、科研、资政工作的“生命线”。决策咨询报告的最终目的和价值追求就是要让建议和意见进入领导决策或者变成党委、政府的政策,这一“政策性”特征决定了资政工作必须始终围绕大局来思考、谋划、推进和落实。资政工作的“针对性”特征决定了资政工作要注重对基层实际情况的研究,即重中之重是如何把握“下情”的问题,如果“下情”不明,资政工作就无法接地气。为此必须,一要关注工作“重点”,围绕工作重心“抓重点、重点抓”,只要选题精准、破题独到、结题及时,就不难出成果;二要关注群众“热点”,热点是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只要抓住了热点就抓住了本质和要害;三要关注工作推进的“难点”,难点工作往往是大家都感到头痛的工作,只要有解决难点问题的实招就是帮了工作的大忙;四要关注社会“焦点”,着力思考解决焦点问题的万全之策;五要关注不易受到重视的“疑点”,让疑点问题引起党委、政府的警觉,做到防患未然。
第二,创新决策咨询报告调研工作方法。在实践中,我们党校系统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调研好方法,如召开调查会、研讨会、走访调查、蹲点调查、典型调查、实地考察等。这些方法具有感受直接、体验深刻、互动性强、人情味重等优点,应继续坚持。与此同时,还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拓展调研渠道,创新调研方式。要积极使用统计调查、问卷调查、抽样调查、网络调查等现代方法,提高调查的效率和质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加工,为调研乃至决策提供快捷、全面、翔实的信息数据﹔综合运用经济学、社会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以及规划与优选、预测与评价、计算器仿真等方法,对已掌握的调查材料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系统研究。只有把传统调研方法和现代调研手段结合起来,才能增强调查研究的科学性和时效性,提高调研工作的效率和调研成果的质量。此外,调查研究既是科学,更是艺术。搞好调研工作,必须在实践中做有心人,不断积累经验、丰富技巧、提高能力。
第三,打造一支紧密的科研团队。由于研究的综合性、政策性和操作性,决策咨询研究更强调团队的协作,更需要集思广益、头脑风暴。作为基层党校教师,要重点用好“三个团队”:一是校内团队,包括校领导、骨干教师,校内团队主要是按照学科专业,知识结构,年龄互补要求,组建决策课题小组,形成稳定的理论研究力量,以便于長期关注重点领域。二是校外团队,包括职能部门、业务单位的领导和专家,校外团队主要是根据课题的需要,有针对性选择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和专家,他们主要关注政策层面和操作层面的问题,来弥补党校教师的实践和实务短板。三是学员团队,包括党校各主体班次的学员,特别要用好中青班学员,他们学历层次较高、年富力强、思想活跃、敢于创新,又都是职能部门的业务、管理骨干,把他们整合进研究中来,可以提高研究的针对性、操作性、前瞻性。基层党校教师要在学术资源相对紧张的条件下,提高研究的质量和水平,需要主动借助“三个团队”的力量,有效整合“理论研究、实务操作、政策研究”资源,形成“以我为主、多方参与、集体攻关、协同创新”的决策咨询研究机制。
第四,决策咨询报告质量是地方党校决策咨询工作的“生命线”。必须把出高质量成果作为地方党校决策咨询工作的“生命线”。高水平、高质量、能够切实解决问题的成果是决策咨询的生命之所在。必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精心组织开展面向改革、面向决策、面向实践的重大课题研究,把中央精神与改革实践中的问题有效地连接起来,把地方党委政府关心关注的问题与研究工作者的兴奋点有效地连接起来,紧扣热点、难点问题,举全校之力进行深入调研,联合攻关,形成高质量的应用对策成果,进入决策,服务实践。这是地方党校做好决策咨询工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