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传统师德理论的教育实践及现代意义

2017-05-27高培培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9期
关键词:现代意义教育实践

高培培

(德州市平原县桃园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山东德州,253100)

摘 要: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各行各业都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同样,纵观教育发展的几千年,我国教育从孔子传教、授业、解惑开始到当代教育教学系统的构建,教育领域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最重要的传承就是对于师德的传承。从中华民族传道德角度分析,中国古代的师德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传统师德 教育实践 现代意义

传统师德与当代师德是一种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当代师德规范的建立应该是对传统师德的“扬弃”,抛弃传统师德中不符合时代的因素,继承传统师德中的合理部分,更应该把传统师德回归到当代师德体系之中。从历史长河的发展来看,传统师德理论既是教育发展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又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 ,为学校文化的建设 ,学校办学理念的提升等,有着同样重要的现实意义。总之,要以批判的眼光看待传统师德,为当代师德的建立夯实基础。

一、传统师德理论的教育实践

师德是对教师道德的简称,指的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与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任务实践过程中必须坚守的道德规范与理念信仰。包括了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规范化协调自己与学生之间的社会关系等基础内容。而传统师德则是在古代、近代两个时期,中国教育呈现出的优秀的师德理论与现实人物。

(一)主动学习,善于学习

古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大教育家孔子的学习理念。孔子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这一理念的履行,对此,《论语》中有不少记载,如孔子入太庙,“每事问“(《论语·八佾》);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始我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我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总之,就是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实践过程中也要不耻下问,勇于虚心学习。

(二)尊重差异,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出自出《论语·为政》,讲述了有一次,孔子授课结束,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么?”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么?”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冉有走后,公西华奇怪地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孔子笑了笑说:“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大教育家孔子用亲身教学实践告诉后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尊重学生差异,做到因材施教。这一教学理念是我国传统师德的重要内容,也有这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举一反三,教授理念

俗话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作为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主体,教会学生具体知识的同时要锻炼学生的归纳式思维能力。正如孔子所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特别是在当下新课改要求下,要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培养学生自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不断提高学生自身能力。

二、传统师德理论现代意义

对于现代校园文化建设及新课改教学实践,中国传统师德理论和其实践经验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和意义。这种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突出表现在传统师德对于当前师德建设和教师角色定位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之上。

(一)终身学习,提升教学能力

经过研究可以发现,一个人知识总量的20%是可以通过传统在校学习中获得的,剩下的80%是必须在工作与生活中不断适应新的需要被动学习而获得的。在科学和技术瞬息万变的今天,人们的知识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要求,要想跟上时代变化的步伐,必须随时处于学习状态。而由于教师本身职业的特殊性,作为知识的传播者,终身学习理念从古至今都是对教师的基础要求。在“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观念的指导下,随时关注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是一个人民教师基本的诉求。从人民教师的角色要求出发,我们应该用学习去支撑我们教学生涯乃至生命。从国家教育功能的具体实行者角色出发,教师的不断学习既是关系到民族的复兴与进步,更是直接影响着每一位学生的终身。总之,我们应当努力抓住和创造各种各样的学习机会,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利用各种形式接受继续教育,与时俱进充实知识库。

(二)树立标准,行为道德化

成才先成人,其实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有两项主要任务,一项是以通过应试教育考试为目的教会学生知识,另一项是教会学生做人。实际上育人相比于教书更处于重要地位。在育人过程中,不能只能留在言语教学,更多的是要进行榜样力量。在一个人一生求学生涯阶段,在学校的时间远远超过在家中的时间,如果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那么学校教师更处于重要地位。洛克曾指出:“父亲应当以身作则,教导儿童尊敬导师,导师也应以身作则,使儿童去做他所希望他做的事情。导师的行动千万不可违反自己的教训,除非是存心要儿童做错。”由此可见,对于年轻人的心灵的培养,教师个人的榜样力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教会学习,教学方式创新

举一反三是传统师德的要求,同样对于现代教学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新课程标准改革之下,教学结果的考察不在局限于学生应试成绩的高低,更多的是要考量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高度。因此,在现实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为目的,对学生的归纳式能力、类比式能力、演绎式能力进行培养和训练。因此,当代教师在进行教学实践过程中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积极的找寻教育教学的新规律,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科学的教育观念,坚持在实践检验下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与创造性思维,不断引导學生实现全面发展,最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兴人才。

三、结语

学生阶段是每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因此这个时期的教师的师德风范对于学生人格塑造至关重要。正确的师德实践不仅可以使教师的教学工作事半功倍,而且还可以使得学生有一个优质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未来的人生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婧,邢维全.中国传统师德理论的发展脉络[J].教育研究,2012(11).

[2]李志巧.传统师德的现代意义[J].科技创新导报,2008(1).

猜你喜欢

现代意义教育实践
清末民初女子教科书研究综述
试论美德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应有之义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与探索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之我见
何谓教育理论联系实践
大班幼儿感恩教育实践与探讨
浅析居友的道德生殖原则及其现代意义
对高校传统音乐教育落实到教育实践的思考
顶岗实习支教学生评价问题探究
关于女性主义的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