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足迹检验在刑侦案件中的勘察重点和应用

2017-05-27张广茂

中国科技纵横 2016年22期
关键词:实际应用

张广茂

【摘 要】足迹是现场勘查的主要凭证,但是由于现场环境较乱,样本足迹不标准,导致足迹检验职能不断弱化。同时由于很多人员思想认识不足,不能加强现场足迹保护,尤其是现场条件差的凶杀案件勘查中,增加了破案难度。本次主要对足迹检验在凶杀案件中勘查的重点和实际应用进行分析,希望可以成功破案,减少不良损失。

【关键词】足迹检查 凶杀案件 勘查重点 实际应用

足迹检验可以帮助警方迅速定位犯罪人的年龄、性别及基本特征,能够及时锁定嫌疑对象,促进了凶杀案件的侦破,具有较强的应用的价值。但是受各方面因素影响,此种勘查方法不能得到有效应用,必须及时对其进行分析。

1 案例分析

案例1,李某被杀死亡在室内北侧卧室中,经过现场勘查发现,房屋门关闭,未发生门锁撬压。李某尸体位于主卧床前地板上,头北脚南呈仰卧位,未穿鞋。在卧室客厅、抽屉等存在明显翻动痕迹,留有大量血手套印。室内本色木地板留有大量血液。在卫生间出现血足印,周边残留大量滴血。尸体旁边留有一双凌乱的拖鞋。

分析足迹勘验:第一,客厅地面有清楚的灰尘鞋印,足长26厘米;第二,客厅门外鞋面存有血迹;第三,鞋柜中的鞋摆放整齐,鞋面无血印;第四,两个卧室中均有大量血鞋印,鞋纹检验发现,与客厅门外一致;第五,采用四甲基联苯胺法显示出全方位地面,客厅门口发现李某尸体和周边均出现相同的血袜印,经过排查可知,为死者所留。

现场足迹分析:首先,客厅地面灰尘鞋印与本案具有很大联系,经提取发现,鞋印与报案人一致,排除灰尘鞋印嫌疑;第二,犯罪分子入室后更换了拖鞋作案,与死者关系熟悉;第三,现场主、卧等个地方出现翻动迹象,为谋财迹象;第四,现场留有两种血鞋印,可以判定犯罪为两人作案。犯罪过程中,受到李某反抗,拖鞋脱落,后在门外更换了一双拖鞋;第五,血袜印分析可以判断为,作案人男性、升高1.74米,较胖。根据足迹破案情况分析:经过周围询问,锁定了犯罪嫌疑人,最终经过DNA鉴定确定了犯罪者,迅速破解案件。

案例2,某年5月份,某小镇出租车个体司机蔡某被杀死在某村子内,犯罪现场较偏僻,距离村庄较远。经过现场勘查分析,现场有明显搏斗痕迹,遗留大量带血衣物、手机、扳手等物品。死者位于汽车尾部,呈仰面状、颈部被电线紧紧绕住,为窒息死亡。经过对车周围状况比对分析可知,搏斗处和尸体周围出现明显皮鞋足迹,与死者足迹对比,不是死者。足迹长25厘米,半跟式,鞋底出现严重磨损,花纹隐约可见。案发后周围群众到现场围观,导致现场足迹紊乱,增加了技术人员勘查难度。为了迅速破案,侦查人员开始扩大范围,采用迂回跟踪法定位犯罪嫌疑人足迹,经过勘查发现,在距离现场50米之外的农田中出现了半跟式足迹,足尖持续到4千米。技术人员在距离农田3千米的地方装有犯罪嫌疑人留有的装现金的牛皮纸信封,信封上鞋印与犯罪现场相同。

分析现场足迹:第一,从半跟皮鞋可以判断鞋印为犯罪嫌疑人所留;第二,现场足迹和压痕 分析犯罪分子在1米7左右,体态轻盈,体力较好,年龄带25岁之间;第三,信封留有的后跟鞋印为受害人所留,可以作为认定依据。

经过上述调查分析,并走访周围群众。将某村民于某抓获。经过分析可知,于某在6日离家外出,在其住所找到了棕色皮鞋,鞋后跟花纹与案发现场匹配。于6月15日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交代了案件处理过程。于某外出办事,在回来途中逼迫于某取出钱财,蔡某不从,对其实施殴打,用扳手殴打头部,并用电平线缠手颈部置其死亡,并抢走死者所有钱财。

2 案例体会

足迹检查是一种根据足迹判断犯罪嫌疑人特性的方法,具有较强的稳定向, 促进了案件侦查的进展,同时可以根据犯罪足迹和嫌疑足迹比对分析,促进案件侦查进展。此种检验已经成为成功侦破案件的主要方法,与指纹鉴定、DNA等勘查方法具有同等科学性。

从证据分析来看,足迹提取了较高,已经成为众多法庭公认的犯罪勘查方法。此种检测方法的采信结果比DNA低,没有单凭足迹宣判案件,从诉讼可信度上分析,可以更好打击犯罪。

在案例1中可以利用足迹检验科学合理的分析案件发生过程,不会被案件表象所迷惑。该案件中提取的鞋印较多,如果单纯凭借鞋印多少判断犯罪者数量,就会产生判断失误,只有反复勘查和分析,才能抓住犯罪者遗留的特征,进而判断犯者人数。

案例2中,主要从现场周边取证分析,已经成为突破案件的重要步骤,由于农村地域宽广,土地较松软,所以必须充分考虑足迹,而且天气因素也会对足迹质量造成影响。在实际分析中,必须全力追踪,寻找有利物证,对其进行科学化分析,给案件侦破提供线索和数据。时也要充分利用理论知识,大胆猜测、积极思考,联合群众力量共同探讨并解决问题,提高案件侦破速度。

3 结语

足迹检验已经成为目前凶杀案件勘查中的重点内容,可以直接定位犯罪分子,是一种科学的案件侦查手段。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只有充分发挥各方面力量,科学、规范的进行足迹检验,才能得到法律的认可,加快案件侦破速度,减少不必要的财产和人员伤亡。

参考文献:

[1]钟新文.犯罪现场足迹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疆警察学院学报,2015,(04).

[2]鐘新文,王喆靓.对足迹检验技术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J].净月学刊,2015,(02).

[3]唐培飞.足迹勘查重点及检验在凶杀案件中的作用[J].法制与社会,2014,(12).

猜你喜欢

实际应用
航空气象服务中多普勒雷达的应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