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语气词的网络文化因素

2017-05-27王铭

中文信息 2016年12期
关键词:语境交际受众

摘 要: 随着网络文化日益广泛的传播,许多网络上的新兴语气词也随之而出现,有的还被带入了现实世界的环境之中使用。本文主要根据网络文化特点,分析了几点其对新兴语气词的影响。

关键词:语气词 网络文化

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2-0152-01

引言

语气词是表示语气的虚词,表示说话者的语气。随着科技、网络、社交软件的发展,网络用语对于现代汉语的固有体系造成了巨大冲击,新兴语气词也随之出现。这些语气词为人们的交流和表达注入了新的活力,伴随着越来越频繁的网络活动以及网络文化的发展,网络语言也跳出了虚拟世界的框架,走进现实生活。本文将着重探讨在这样一个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文化对于语气词的影响。

一、网络文化的特征

网络已经成为普通大众的另一个活动空间,成为重要的信息来源之一,其作用和渗透力还将不断扩大,概括地说,网络文化具有补偿性、极端性和大众性等三大特征。

网络是有着巨大吸引力的虚拟空间。在这里,人们可以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展现自己的优点。人们甚至会在网络文化这个虚拟空间中展现出完全相反的自我,做到平常生活中想做的却没有机会或者无法实现的事情。这就是网络文化的“补偿性”。

互联网放大了个体行为影响,聚合了个体行为能量。网络具有实时性、互动性和开放性,使得在极短时间内,数量巨大的人群卷入到讨论之中。原本一些分散在各处、被社会忽略的少数人聚集起来,形成了小的群体,并有着不断增大的趋势。这就是网络文化极端性的体现。

网络文化大众性的特点也十分突出,从互联网上可以及时搜集到大量信息,使得少数人对信息和知识的垄断难以为继。人们不再仰视专家和学者,而是将他们的观点与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比较、进行分析,从新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网络文化造就语气词的创造与变异

网络文化会给予一些语气词新的含义,由此衍生出很多新生语气词,这是网络文化对语气词最基本的影响——创造与变异。

网络是一个枝叶庞大的系统,各地的自身文化在被“提上”网络予人认识之外,也同时在网上被同化、融合、产生,甚至衍生成现实世界的文化。

网上交流的主要目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交流信息或实现人际交往。如今人們使用网络越发频繁,网络交流涵盖普通聊天,商务办公,娱乐游戏,视频对话等各个方面,因此由此可发生的语言变体就更多,其中自然包括语气词。就拿“呵呵”来举例,最开始原指笑或微笑,表示自己开心,是笑声的拟声词,但是如今“呵呵”已成为语气词大家族的一员。它初次用于网络时,也只是表达友好的,调节气氛的语气词,然而演变至今,“呵呵”一词现在主要是用在无话可说、尴尬时,表达一种无奈的心情。语气词在网络中的运用还具有随意、不够规范的特点,这与网络文化本身的特点不谋而合。对于大多数网民而言,只要能够准确达意就足够了,由此也造成了许多语气词的变异。

三、网络传播途径和速度对语气词的影响

在网络没有出现在人们视野之前,书籍、报刊、以及广播电视出现后的电视媒体是语言和文字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相较于古代的飞鸽传书、烽火报信而言,他们的信息量以及传播速度都已经成倍的增加了。但是,自从网络出现之后,语言文字的传播便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网络覆盖全球,把五湖四海的人联系起来,把想参与网络交际的人集中到虚拟的网络中,网络交际空间具有无限的 开放性,使得网络交际“时空无阻碍”。

网络作为一个庞大的载体,每个网民在网络上都能够自辟门户,成为信息的发出者和接受者。网络信道的传播速度也不是传统方式可望其项背的。因此基于网络本身的特点,文字与语言的传播速度有了质的飞跃。举个例子来说,我们想对某个社会事件发表意见并公之于众,从传统方式而言,我们可以选择字报刊上发表,然后等待该期刊的发行最后等待读者反馈再重复这一过程。而有了网络这个基本的载体,基于网络文化这较为公平的,门槛较低的文化标准下,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发表自己对某事件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态度,使用独具风格的语气,不需要等待编辑部的审核而即时生效。依仗网络传播的速度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将信息传递给更多的受众,高效率的反馈进一步将受众群体扩大。网络文化的自由性以及网络本身的高速传播会带给信息极高的变异率,语气词亦包括在内。网络文化极快的传播速度,极广的传播范围,便利的传播方式都给语气词的变异或者创新造就了条件。

四、特别的网络文化受众(用户)对于语气词的影响

网络文化受众(用户)有如下几个特点:

a.年轻一代是受众中的主体

b.包含各个阶层,地域分布广泛

c.网络上用户匿名

由于网络文化的受众主要是年轻一代,他们具备新时代的眼界同时也具备网络文化分享的条件,因此可以作为网络文化的主要受众。主要人群包括中学生,大学生,职业青年等,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接触网络使用网络语言,灵活运用电脑及网络传媒的方式。他们是信息、文字推送的主要动力。张扬个性的同时他们会主动迎合自己的需要来是自己的语言更丰满,语气更丰富。比如说,为了使自己的话看起来和听起来更加的“萌萌哒”,他们会使用“咩”来代替“么”,于是我们就能在网络交流中发现“好不好咩”,“怎咩了”这样的用法。同时由于这个群体所具有的青春与活力,往往会使网络上某一语气词红极一时,但又由于喜新厌旧是这个群体的特征,流行语气词往往也处于快速的更替之中。

网络文化的受众来自各个地域,各个阶层,这得益于网络的普及,同时也对语气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使用者来自于不同的地域,这就会造成交流对象并不局限与个人所处的地区,而是扩展到拥有不同方言和文化习俗的全国范围乃至不同语言的世界范围的现象。不同阶层所使用的不同语气词在网络文化中发生碰撞和交流,其结果就是网络通用的语气词的数量增多,不同文化特色的语气词发生碰撞从而亦会产生更多的变异。

最后,网络匿名的使用更提高了语境和交际主体的虚拟性。在网上所有的用户匿名进行交流,人们能将“本我”表现出来。匿名制掩盖了交际者的真实身份特征,简化了交际双方的相互关系,隔离了网络言语行为与现实行为责任的联系。网络交际中,言语行为通常只在虚拟语境中负有限的责任,而一般不承担现实责任。同时网络匿名制滤掉了现实语境的诸多要素,使交际者身份抽象化、交际双方的地位平等化、言语行为和责任分离,这就大大减弱了语境对言语行为的约束力,使得交际者心态更轻松,少顾忌。语境的宽松,交际者心态的自由,对网络言语风格有重要影响。交际者可以更大胆地进行语言创新,使自己的言语更新奇独特,富有个性。由此用户可以较为自由的在网络上运用语气词,创造语气词,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在这样的宽裕的环境下,对于语气词的限制便大大减少,这种“不规范”性促成了网络文化中语气词日新月异的发展。

五、总结

网络语气词比网络流行语更简单直白、容易上口因而广为传播,但许多人甚至并不明白一个语气词的来源与意义,只因在网络上频繁出现或者看到朋友经常使用。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因为这一部分使用者认为网络语气词可以表达自己的某种性格、情绪,或者体现自己能够赶上时代潮流。可见,网络语气词与其使用者的性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语气词——尤其是网络语气词的发明和使用,不仅是这个网络快速发展的时代的产物,也是很多青年人为追赶潮流,追随时代发展的产物。它最终是会成为汉语的一部分长期地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还是只是昙花一现的快餐文化,还要取决于网络文化的更迭。

参考文献

[1]俞国良. 社会心理学[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于根元. 网络语言概说[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1

[3]韩志刚. 网络语境与网络语言的特点[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1)

作者简介:王铭,女,汉族,(1999.11.8-),新疆拜城县温州大学拜城实验高中。

猜你喜欢

语境交际受众
情景交际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跟踪导练(三)2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