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与花的絮语

2017-05-27高明英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7年5期
关键词:牡丹园油菜油菜花

春天来了,到处充满了春天的气息:暖暖的阳光,柔柔的春风,绵绵的春雨,悠悠的小草,绿绿的柳叶,惹人醉醉地笑;金灿灿的油菜花,粉嘟嘟的桃花,红通通的杜鹃,黄彤彤的迎春花,红艳艳的映山红,淡雅的兰花,散发微微的香;飘扬的柳絮,放飞的风筝,踏青的游人……那是一幅幅美美的春暖花开的画卷。

只有在这个季节,才可以在大自然体味春泥的清新,春风的和美,春意的韵味,春景的盎然生机和春天的款款深情;也只有在这个季节,方可静心地感悟春天,欣赏春天,珍爱春天。

1.油菜坡与油菜花

小时候,家里很穷,我们那个小山村,没有油菜坡,更没有油菜花,所以我表妹至今记得很清楚,说一斤菜油家里要用几个星期。至于上学,那更是一件奢侈的事情。能上到初中,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那至少是家里的宝。那个时候,只要可以上学,就是很幸福的,不渴望还有点别的精神享受。直到十八年前,我上了师范,我才知道自己知识的狭窄。我也第一次从上了保康一中的同学那里知道,保康有一个很著名的作家,每年回保康讲学,他出生在油菜坡。记忆里,似乎油菜坡很近,又很远。想象中,油菜坡该是长满了油菜花,至少有一大片山坡都是。

后来,在晓苏的乡村系列小说,大部分都以油菜坡为背景,各类各态的人物,丰富多彩的故事都存在于油菜坡。我终于知道,油菜坡那是一个精神源头,油菜坡盛开的油菜花,是晓苏朴实无华而又执著旺盛的文学理想的象征。

再后来,我嫁于了那个有油菜坡的小镇。千百次地经过油菜坡,回去的时候我看看;上班经过的时候,我再看看。我大概知道,油菜坡应该是在黄坪那上面的山坡上,这么近距离的看,更增添了油菜坡的几分神秘与神圣。

我大概没有想过,有一天,我会站在油菜坡。我会穿着有八厘米跟的高跟鞋,跟着两位摄影爱好者,在小雨霏霏的午后,踩着的乡间小道,去拜访一代文学大师在油菜坡的故居。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行走在油菜坡,我想起了杨万里,想起了他的这首这油菜花的诗。恍惚中,我似乎看到了一个穿着灯芯绒衣裳的少年,背着军绿色的书包,行走于油菜坡的乡间小路,行走于油菜坡的油菜花间。

这里的油菜花不是大片大片的,是一小块一小块的,虽小,却也黄得金灿灿,金子般的色彩衬托着碧绿的田野。花的盛开,为乡间增添了几分妖娆。从此,山有了魂魄,水有了神韵,田间布满花儿香。

满山遍野的油菜花,捧起一朵,那淡淡的香味便萦绕在鼻尖、脑海、心田。这时,微闭双眼、凝思、回味,心早就醉了。

一定是在远方,在梦里。仿佛眼前所有的植物都活了,仿佛所有的油菜花瓣都站在面前跟我说话。

这世间,凡是花的事,都是很美的事。

我喜欢油菜花,油菜花开了,我倚在花丛里,无论是自拍,还是摆拍,都是油菜花正烂漫时,我在丛中笑。

我喜欢油菜花,油菜花开了,我可以穿了红色的,或是白色的衣服,往油菜田里一站,我就是独一无二的风景。

眼前,油菜花开的正旺,美得给人无限想象;花谢了,他会长籽,籽熟了可以榨油给人们食用,他的一生都是奉献。再想想生于这里的文学大师,为家乡这群爱好文学的孩子,他倾其所有,小心呵护。且不说我们读的书都是送的,还有那送书背后的鼓励与希望,送的是书,封装的很精致,却有沉甸甸的分量。总是为别人想得太多,对自己的恩怨忽略不计,对于有文字情结的人来说,很多个说不出的细节,可以感动到哭。

也许,这个世界,所有深情都是用来被辜负的。而今年的这个春天,我终没有辜负我的心。在这个小镇栖居12年后,我终究还是来了,油菜花,我来了,我来看你来了。我来看你,你正好盛开,这,就很好。

有人说,很多东西是会变的,但一个作家的情怀是注定的。我想这情怀也许就像油菜坡与油菜花。

2.三月桃花开

朋友发来照片,天气晴好,她站在一树桃花下,笑得很惬意。仿佛那一树桃花是为她而开,想必心情也是好到了极致。

我说,最近我在看一个电视剧,你猜是什么?“十里桃花?”她几乎秒答。没有记住电视剧完整的名字,却记住了十里桃花。也是,电视剧里的十里桃花,短短桃花临水岸,轻轻飞红点人衣,那情那景,美得一塌糊涂,想要不记住都难。

桃花真的是少有的、很特别的花,每每听人说红花需要绿叶衬,虽然很多时候仅仅是一个比喻,但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到桃花,想到它的灿烂。春天一来,几场春雨过后,桃树似迫不及待,还没长叶,便先有了花蕾,一个个含苞待放缀满枝头。没几天,桃花就开了,朵朵灿烂。当绿叶随后长起来的时候,桃花便开始慢慢地凋零了,一片片地飞落,铺了一地。此时,徜徉于桃林,闻着桃花那淡淡的香味,好像见到了阔别多年的旧友,亲切熟悉。

我非林黛玉,但这个时候,难免会想起她,她大抵也是爱花的,才会怀着忧郁凝重的心情去葬花。而我,愿意在这个三月,拾了花瓣,再让它下一场桃花雨,而我在片片飘舞的桃花下,心情明朗而愉悦。

三月桃花开,宛如相思,朵朵娇艳,朵朵醉意浓。挑好了日子,约了你我,虽做不到“三月桃花,两人一马,明日天涯”的那种自由豪迈,但无论是田野山间,还是桃园,在树下一站,皆是好风景。

我工作的校園里,也有一片桃花,是一小树一小树、朵朵鲜艳、仅供观赏的桃花。自我发现这片桃花,每年春天,我都会等在树旁,拿手机拍了桃花的模样,留存着,等第二年花开之后,站在同样的位置,拍了同样的照片,放在一起,看了又看,看哪里又长出了新枝,哪里又发了新芽。如此这般,便如同对一个心上人,每年在他的生日,存了照片,等到来年,拿出来对比,看看他换了件什么新衣,脸上是不是又添了道皱纹。如此初心如旧,数年不改。

那年,那个春天,那场最美的遇见,是在一个桃花满山坡的地方。在那个相当孤僻的山寨,会很自然地想起陶渊明来,想到他的世外桃源。“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我想,大约这世间,没有一个人不爱桃花。三月和桃花似是生生世世的恋人,因有了三月的到来,桃花才开得缤纷妖娆,桃花也会把三月装饰得绚丽多彩。我想,离了其中的谁,春天都显得不完整。

三月,我倚在桃花树旁,着了素衣,若我笑,是否如那一樹桃花,灿烂如你心中的模样。

3.四月牡丹香

听说第二天可以去牡丹园赏牡丹,我激动得半夜还在网上浏览关于古人写牡丹的诗篇,等找到觉得最喜欢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诗句时,我却伴着这些大气凛然的诗篇入梦了。

可能是这句诗里提到京城,所以在我的梦里,武则天和牡丹的神话故事重演了:武则天挥笔写下“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放,莫待晓风吹”的诗句,要求百花斗雪竞放。第二天,武则天到御花园一看,除了牡丹花外,真的是百花斗雪竞放……梦到这里结束了,因为我醒了,我惊讶于这个梦,更惊讶于牡丹。想回到梦里,看看究竟为什么牡丹没有开,却再也回不去了,因为我再也无法入睡。

如果说“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是说牡丹带给人们的那种春光万里、姹紫嫣红、倾城倾国的美景,那么这个神话故事一定是说牡丹的高贵,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牡丹遵守自己的花期,不开则已,一开则倾其所有,终要开得倾国倾城、国色天香。

一路上,我还在纳闷:“牡丹园的牡丹不会真的没有开吧?”这话当然只能在心里想想,怕说出来招来别人笑话。因为这个季节,牡丹怎么可能没有开花?如果没有开,牡丹园的主人也不会热情地邀请我们来赏牡丹了。

到了牡丹园,我才觉得一路的辛苦没有白费。此时的牡丹,虽然没有初开时的那份娇嫩,却仍在枝头怒放,颜色是那么鲜艳,那么唯美。一阵微风吹来,满满的一园牡丹花枝叶颤动,如同五彩的花海,波光闪闪,煞是好看。紫斑牡丹的点点紫色点缀在白色的花瓣中,像是大自然的绣女,在这里日夜兼程绣出了一朵又一朵美轮美奂的牡丹。

据说,保康是中国牡丹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这里的野生牡丹种系占世界野生牡丹种一半以上,且分布广、花色全、面积大,堪称“天下第一,举世无双”。野生牡丹多生长在悬崖峭壁、林下、灌丛及荒草之中,品种花色有深红、粉红、纯白、浅紫、黄紫等等,属世界罕见。

还听说这片牡丹园曾有一株紫斑牡丹株高2.8米,冠幅4.1米,最多时一次开花368朵,是名副其实的“牡丹王”。

站在牡丹园里,我再也想不起什么诗句,只觉得牡丹是独特的。好的东西存在于心里,是没有办法表达出来的,最美好的诗篇也好,最顶尖的摄影师也罢,都描绘不出心里的那道风景,都塑造不出大自然的那份独特美。

有人说,喜欢一朵花会去摘花,爱一朵花,就会给花浇水。我想对于这里的牡丹,我也只能说得上是喜欢了。因为这里的牡丹有了大自然的浇灌,它会更美;也因为,这片牡丹园的主人,他比我更爱这里的牡丹;还因为,忍到最后,在主人的默许下,我还是忍不住伸手去摘了几片花瓣……

保康,高山之间,白云深处,那些红的、粉的、紫的、白的,芳香四溢的牡丹花瓣,在我的心里,一片一片地绽放…

海子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春天来了,春与花终会有一场长长久久的絮语,我怀一颗年轻的心,正期待。

(高明英,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现居湖北保康。)

猜你喜欢

牡丹园油菜油菜花
菜花谣
油菜花
油菜花开
春日踏青喽
河北省保定市:太行深处秀美花田
蓟州牡丹园
中国国花园园林植物配置调查研究
油菜花开
如何翻译“香菇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