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构建和谐社会的视野探索高校思政工作
2017-05-27张煜辉
张煜辉
思想政治教育是符合当今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高校思政工作在新时期下要紧紧把握住“培养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人才”这个标准,积极开展高校思政工作。在开展工作也中注重把握科学技术带来的机会,提高思政工作开展的效果。
一、高校思政工作在新时期的定位
构建和谐社会是建立在我国国情的基础上的,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要充分协调好人、社会、自然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不仅需要雄厚的经济基础,也需要人们有良好的社会心理。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中的重要部分,高校是培养大学生的重要场所。因而,高校要将教育目标放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心理上。
此外,当今被成为“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对于高校学生,网络成为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的來源。互联网发展虽然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高校思政工作在新时期要有准确的定位:有效利用互联网优势,将其作为为大学生传播正确思想观念的媒介,始终将培养符合和谐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作为高校思政工作的重点,积极应对互联网带来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教育成为符合和谐社会发展要求的综合性人才。
二、高校思政工作在新时期存在的问题
(一)价值观偏差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市场经济占据了主要位置[2]。经济效益的高低成为能否占据市场的决定性因素。受此影响,高校学生的价值观也开始出现了偏差,一些学生大谈金钱主义,认为钱才是万能的,使得为社会无私奉献等理想信念慢慢淡化。
(二) 生活方式多元化
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更加注重物质享受,生活方式也逐渐多元化。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娱乐性、美观性等,一些学生摒弃了勤奋节俭的优良作风,开始了穿金戴银的奢靡生活。
(三) 互联网使用
互联网的兴起,真正实现了全球一体化,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再受时间、地域、语言、种族文化差异的影响。但互联网上不乏一些反动腐朽的信息,冲击了我国的传统文化。一些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被扭曲,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影响,从而阻碍了和谐社会发展进程。此外,互联网作为一个虚拟网络,将很多高校学生“囚禁”其中。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被文本与符号取代,人际关系变得淡薄,阻碍了人们的情感交流。
三、高校思政在新时期开展的策略
(一) 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互联网
高校思政工作者要认清互联网在高校学生中的广泛使用这一事实,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互联网,占据主动位置。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对网络内容进行筛选与过滤,将不健康的网站进行屏蔽;重点关注是否有人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发布不良作品,对校园网络进行严格的监控,阻止不良信息进入校园。高校教育者要充分的利用校园网络,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如:动画、音乐、沙画等方式进行先进文化的教育与宣传活动。高校教育者要注重及时更新网站信息,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思政学习平台。保证信息的时代性、准确性,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 重视大学生需求
充分了解到高校学生这一年龄段的特点及他们的自身需求,将他们的需求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起来,能够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高校工作者要认识到学生有物质需求,并不是因为学生摒弃了“勤俭节约”,而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条件,也要适时提醒学生注意理性消费,树立学生良好的价值观与消费观。此外,高校思政工作者要注重学生的内在发展需求,如:理想、情感等方面,以朋友的身份开导并帮助学生。
(三) 推陈出新,积极探索
高校思政教育者,要以培养学生为己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要尊重学生,保证学生的权利,确保学生的地位高校思政教育者要推陈出新,积极探索,与时俱进。努力建设符合时代发展特征的高校思政机制,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技术手段,将德育教育作为重点工作内容,将高校、家庭与社会联系起来,全方位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心愿,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符合当今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构建和谐社会需要高校思政教育者充分利用符合时代特征的互联网技术,以高校学生的需求为核心,推陈出新,积极探索,使高校思政工作不断地向前发展。
(作者单位:新疆塔里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