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7-05-27郑路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7年5期
关键词:双师院校人才

郑路

一、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可以理解为有目的采取培养构造样式及运行的模式,这里主要包括教学设计、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等必要元素。对于人才培养,着重看待培养的关系及形式,我们可以将它归类到一个教育实践系统中,随着我们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发现,目前我们进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与用人单位双方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内容的综合,且该类培养模式已经逐渐走向成熟。

目前我国改制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这是一个校企联合互动的行为,以充分利用高职院校与企业资源的方式,取长补短,实现培养人才的目的;定向委培式培养模式,企业根据自身需求向高职院校“下订单”,通过签订用人合同,启动定向培养的教育模式,这样高职院校的职责更明确,企业的培养计划也更有针对性,双方共同促进人才的发展与提升,形成互利共赢;就业导向培养模式,基于市场需求的高职院校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向,调整课程设置,随时针对人才结构进行调整,从根本上,满足市场需求;五阶段培养模式,该种模式主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人才培养模式,分别从市场、分析、教学、管理及评价五个阶段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该种模式在我国高职院校也在被逐步实践中。

二、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分析

1.教育观念不明确

高职院校,顾名思义,是高级技术人员的摇篮,应秉承服务宗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放性的面对社会面向工作岗位进行人才培养,但目前我国部分高职院校还束缚于传统,将自身的培养模式限制在学术圈中,实际上这也是受了普通高等院校办学的影响,我们应该清楚的看到,高职院校应培养更多有一技之长的技术人才,而非基础知识扎实,而动手能力差的普通学生,可见,高职院校的教育观念还没有彻底向社会需求与就业导向相融合。

2.缺乏精准人才定位

目标决定发展方向,对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准确定位是高职院校发展壮大的重点,当下部分高职院校忙于升本攀比,追求的“本科”教育实际上与高职院校有结构上的差异和矛盾,我们的社会更注重人才而非学历,高职院校一味迎合大众反而失去了自己的特色。

3.专业存在不合理性

专业设置作为教学纽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产业结构不断调整,高职院校故步自封,还坚持对本科教育的模仿,不能够随着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等于浪费教育资源,高职院校的职业性被淡化,一些优势资源与就业关系也会因此逐渐瓦解。

4.师资力量待加强

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向来不乐观,截止2015年,我国高职院校专任教师仅有不到50万人,而在校学生已经超过1000万人,从数量上和结构配比上都是不合理的,值得一提的是,高职院校教师来源相对复杂,将近一半的教师没有经过培训直接上岗,且学历偏低,根据调查可知,目前10%的高职院校教师有硕士学历,这与国家规定的30%和还相差甚远,“双师型”的教师就更屈指可数,当然这与相关待遇与环境有关,总而言之,师资力量还远远不够,这对人才培养形成阻力。

三、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相关策略建议

1.提升对高职教育的投资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纵观社会发展的今天,人才的需求是永无止境的,高职教育对人才的培养直接关系着科技、经济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因此我国政府、教育机构应加大对高职院校的资金投入,提升实践教学设备购置力度,为高职院校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加强产学研相结合

高职院校与企业切实合作,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更有利于全方位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从根本上看,产学研教学培养机制是一条可坚持的创新之路,一些必要的中介服务业要加强建设,只有正确处理好院校与企业的关系,不斷加强产教结合,才能促使人才培养模式走上良性循环,促进祖国各行业发展。

3.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做好专业设置与内容调整

社会需要人才,市场需要人才,发展导致改变,高职院校也要接收并消化这一观点,时刻关注发展中的变化,做到与时俱进,我们的课程设置要针对这类变化,我们的教学内容也要更注重实践,更紧随就业方向,只有灵活的教育才能幻化更强大的力量,学生才能从中受益,教育才能更切实的为社会发展献力。

4.加强双师型教学阵容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根本,更是人才培养的本源,在给教师提供更好的环境与待遇的同时,要着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逐渐打造高素质队伍优化教师结构,双师型教师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更是考验一个高职院校进步的条件,我们要向更好的方向努力,让强大的教师队伍培养出更多、更专业的人才。

(作者单位:河南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双师院校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2018年全区新增“双师型”教师1107名
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职业发展初探
试论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政策保障
浅谈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