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操课程教学设计理念刍议

2017-05-27区峻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7年5期
关键词:体操目标内容

区峻

高校体操课程的体质教育价值观以体育的本质属性为出发点,即体育对人生物属性的改造和发展,基于此的体操课程价值观逐渐演化成为对人的生命和生物价值观的追求。当人类文明的发展使人的肢体趋于弱化,社会的发展需要强健的体魄时,这种以生物价值诠释体操课程的价值观,提高人的体质与健康素质是其主要的价值取向。可在体操教学实践中也凸显了一些问题,即体操对人类情感、心理、智能、社会适应和社会文化趋同性的忽视。而高校体操课程注重竞技价值观是以我国体育的战略发展为出发点的,在一段时间内都是从学校体育到竞技运动。高校体操课程设置目标和内容注重体育运动的竞技性,突出表现为体操课程学习、教学与训练、评价与考核都偏重竞技,以竞技性的标准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从体育发展战略的角度考量,这样可以为体育发展奠定较好的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基础。当然,这种竞技性的体操课程也弱化了体育的文化价值,无法满足学生心理、情感和个性等方面的全面需求。

1.高校体操课程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

高校体操课程的目标依附于高校体操课程目标体系之中,包括基本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其中的体育实践课和体育理论课主要解决的就是基础性目标。“健康第一”的内涵赋予了高校体操课程诸多内容,并将其视为目标的价值核心。体操课程则是在基础目标之上更注重发展性目标,而“以人为本”所赋予的对体操课程人文精神的传递,可视为课程目标的重点。高校体操课程教学的目标通过立体化、多元化目标的确立,促进体育功能的延伸和拓展,为体育的持续改进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具体实践中,就要确立体育的基础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如技能学习目标、体质健康目标、体育习惯改善目标等可以纳入基础性目标的范畴,而娱乐身心、心理干预等可以纳入发展性目标的范畴。但是各个体育教学目标要想得到有效的实现,仅仅依靠体育实践课程很难完全实现,所以需要对传统体操课程的知识内容结构、目标设置以及实现路径等进行创新和完善。

体操课程让学生对体操课程的本质属性、价值内涵和教学目标都有清晰的认识,通过对学生个体或学生群体的行为、情感和价值理念等的发展作用,丰富高校体操的教育与辐射功能效应,使课程目标最终指向人的关怀和发展,实现体育与人的和谐发展的文化空间和氛围,使学生明白体操精神和形态对指导文化行为和实践的核心价值,达到对体操的自觉实践和主动追求,这也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品质。从体操认知到实践,从理念形成到自觉创造,完成体操的创新和再生产,这也符合體育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

2.高校体操课程内容设置的理论思维

学生对高校体操课程的了解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不断发展过程中,高校体操课程始终在寻求与现代教育理念、社会发展水平和社会环境以及现代高校生思想特征的协调发展。高校体操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遵循体操的讲授、传承、创新和发展的基本原则,构建和谐、个性与多元的文化环境,要涵盖自然、人文、社会科学三个维度的理论内容。其中体育自然科学要涵盖体育与健康、体育卫生、心理健康、营养学等方面的知识内容。体育人文科学要涵盖美学、哲学、历史、伦理、体操等方面的知识内容。体育社会学要涵盖体育经济、体育管理、体育政治等方面的知识内容。但由于授课时间相对有限,教师资源的配置也相对短缺,所以课程内容的选择要有目的性、针对性、层次性,制定多元化的教育目标,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如体育哲学和美学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对体育与人、体育与自然、体育与社会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增强学生在参与体育过程中展示美、创造美和发现美的审美品位。

3.高校体操课程教学设计理念

其一,体操课程在初始阶段要求学生参与体育时达到自觉与自律,在参与阶段让学生理解体育就是最简单的生活方式。可见,高校体操真正是面向学生群体的,着眼于全体学生乐于参与体育,并从中体验快乐。同时,高校体操课程注重学生情感、个性和心理品质的培养,并非单纯的体育心理学知识体系的学习,而是通过生动的文化价值因素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和体育智能。体操课程通过学生共同体验,发展个性,进而增强其对体育的自我认知和理解。体操课程强调对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和体育素养的培养,通过体育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的体育基础和运动能力。体操课程使高校生的体育素养在原来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基于体操本身魅力对学生的天然吸引力。体操课程教学的效果没有体育实践课那样立竿见影,但体操吸引力的持续性效果是基于思想理念的主动性接受。课程教学价值本身就是一个逐渐释放的过程,使人的自然属性通过参与体育得到社会的最大认可。

其二,高校体操课程教学内容和目标设计强调普及和引导,普及是以全体学生为基础的。这些体操知识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与高校文化相关和衔接,其内容可以是刻意的、不在意的或完全不知不觉的,但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能唤醒人的记忆,特别是那些与体育有关的记忆,学生会欣然接受和认同,或勾起更深刻的情感体验。高校需要这些带着丰富情感体验的体操认同,因为这也是学生身份认同的文化符号。

其三,高校体操课程是体操课程的重要内容,把体操的价值观念和体育的本质属性紧密连接起来,旨在促进体操课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深入贯彻与落实。同时,高校体操课程理论与实践课程不仅要承担基本的体育功能,还要承担体操价值观念的传承责任,并对高校体操中的优秀内容发扬光大,促进优秀体育价值观念和体育精神的传播。同时,在体操课程教学中,要丰富教学方法和授课形式,提高知识内容的文化内涵与品质,使其成为营造高校体操氛围的重要标志。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体操目标内容
思维体操
思维体操
头脑体操
头脑体操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