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于心秀于笔
2017-05-27李晓云
李晓云
(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凌云中心小学,四川乐山,614000)
当前许多语文老师聚在一起谈论教学难点时,一定都会提到如何进行作文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这时经常听到老师们说:学生写起作文来不是无话可说就是说假话。在参加了乐山市市中区教研室在县小组织的农村小学教师习作教学竞赛后,我有了更深的体会:其实作文是个人情感的倾诉、表达与交流,情感是小学生作文的动力,只有情美,才能文美。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人是生来就怀着情感的核的,如果能好好培养,自会抽芽舒叶,开出茂美的花,结出丰实的果。”
一、对学生加强情感体验,使学生“慧于心”
“童心所及,处处皆文章;情感所至,下笔可成文。”学生感觉到生活是充实的、丰富多彩的,这时他的情感很容易被激发起来,产生兴奋、激动。一旦学生的认知伴随着情感,他们就会产生一股自主学习和表达的欲望,正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呢?
1.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在小学阶段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作文题目:《我最__的一次活动》《记一次春(秋)游》……面对这一类型作文,学生往往无话可说。究其原因,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有些城市学校根本就没组织过春游和秋游活动,学生根本无法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只好仿照别人的作文。而农村的学校普遍存在没组织过几次像样的活动的现象,学生没有真正投入地参与过活动。因此,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学生有话可说的前提条件,为学生情感体验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是学校与家庭应尽的责任。
2.细致地体验情感
要想把作文写得文美情深,能真实地反映作者的真情实感,作者本身就必須具有深刻地体验和细腻的感情。如何才能使学生的体验深刻而细致呢?
(1)角色体验,情感铺垫
(2)想象体验,情感升华
当学生学习写想象作文《假如我有一支神笔,我会__》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闭目遐思,身临其境,借助丰富的想象将朦胧的画面在脑中一幕幕呈现,这种过电影的方式最能体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这种简便易行的体验方式最适合想象作文,接着睁开眼睛,交流自己的感受、体验,使情感达到升华,学生想象得细致了,作文才能写得具体生动。
3.感受到“成功”的体验
写作需要动力为前提,成功的体验就是学生写作的最好动力,在写作开始前,组织学生在小组内畅谈自己写这篇习作的打算,让学生体会到表达的成功和倾听的乐趣;写作时,教师可个别指导学生、表扬学生,让学生体会到写作过程的乐趣;写作后,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体会到了写作成功的乐趣,那么这种成功的体验就达到了高潮。
二、分学段训练,使学生“秀于笔”
习作教学的当务之急是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教给学生习作的方法,使低年级学生乐于写作,中年级学生不拘形式地习作,高年级学生富有个性地写作。如何分学段地教给学生写作方法呢?
1.低年级段是儿童想象活动的敏感期,因此最佳习作训练形式是想象性写话和童话体写话。
例如教学课文《狼和小羊》后,引导学生想象性写话:狼扑向小羊后,结果会怎样?学生关注小羊的命运,会展开许多想象:小羊可能会被狼吃掉,也可能会被猎人或同伴救下……这时鼓励学生将结果写成几句完整的话。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指导学生如何把意思表达通顺,把句子写完整,但不必过分强调具体性。
低年级作文教学还有一个训练重点是看图写话,所看的图最好与童话有关,因为童话最能激发学生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也最能激发学生的想象,教学时应注意把握学生语言,鼓励学生将每一句话说清楚,这是构建一篇好习作的基础。
2.中年级段是儿童观察活动的敏感期,最佳训练形式是观察习作
(1)场景观察训练。教师可布置学生观察老师改作文的动作神情,然后将观察到的外部表现细致地描述出来,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学会了如何写一个人的动作、表情,接着引导学生想象:回忆老师的眼神,老师当时可能在思考什么?看老师的表情,老师可能遇到了什么情况?看老师批改的动作,这个学生的作业情况如何?再将看到的和想到的揉和在一起,一个精彩的片段就诞生了。
(2)动、植物观察训练。引导学生先对动、植物外表按顺序细致观察,再发散学生思维,鼓励学生想象它们当时可能发生哪些事。
(3)环境观察训练。学生可对自己的校园或者公园等进行观察,观察时老师要引导学生掌握观察的顺序,并选择自己认为最美的地方细致观察,然后把看到的写下来。
3.高年级学生思维进入敏感期,其习作训练形式应该从观察习作转向有明确表达需要的实用型习作。
这个阶段的作文要求具有的写作目的,学生要能根据写作目的展开合理想象,更合理地组织材料,同时也要求学生具有更的思考能力,以此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例如:《__我想对你说》,学生要根据作文要求将自己想说的话梳理一遍,确定主要想说的话,然后选择合适的口吻围绕中心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和独立见解。这一学段要注意避免学生重复别人的思想,生搬硬套别人的经历,鼓励学生用“活生生的语言”和创新精神表达自己“鲜明的思想”。
总之,只有让学生“慧于心”才能“秀于笔”,教师要把握好二者的联系,教学生写出自己“真情实感的作文”。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真正做到文美情深,达到教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