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的运营管理模式
2017-05-27邹峰毅
邹峰毅
摘 要: 文化的本质要求就是创新。在国家大力推进公共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总分馆制模式给文化馆提供了新的活力和生命力。本文从文化馆的运营管理现状展开,对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的运营管理模式进行探析,分析总分館制建设的运营管理模式实现途径,浅谈总馆与分馆统筹整合资源,各司其职,科学运营管理,建立共享的特色文化服务模式。
关键词:文化馆 运营管理 模式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2-0086-01
文化的本质要求是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文化馆作为一个群众文化机构、文化的载体、文化的传播者、文化的创造者,必须适应文化本质的要求,如果自身的创造停滞不前,那么这个行业就没有未来。在此背景下,如何使文化馆可持续发展,探讨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的运营管理模式,对于推动公共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意义
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意义就在于能够合理统筹和整合区域内文化资源,科学管理各区域的文化建设,开展多层次文化活动,提供有特色的文化服务,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开展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有利于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公共文化活动中来,有利于文艺骨干、文化志愿者参与文化活动和建设,引领、辐射和带动群众参与文化、共享文化,提高当地的文化整体水平。
二、文化馆总分馆制的构建
构建公共文化馆总分馆制的基本框架,至少要有一个文化馆作为总馆,若干个文化馆、乡镇街道文化站或文化服务机构为分馆。首先,构建文化馆总分馆制布局要合理科学,加强对文化馆总分馆制的顶层设计,加强对文化馆总分馆制理论研究和制度设计,建立完善的文化馆总分馆制的建设、管理和运行机制。其次,要协调好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各相关方之间的关系,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的主导方要充分兼顾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各相关方的需求,协调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各相关方的利益,保证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的顺利运行。再次,文化馆总分馆制要有科学评估和快速反馈,建立完善文化馆总分馆制绩效评估、评价反馈机制,对文化馆总分馆制开展科学合理的考评和“群众满意度”调查,不断完善文化馆总分馆制的建设、管理与服务,实现文化馆总分馆制的可持续发展,在创新中谋求再发展,在服务中丰富自身内涵。
三、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的运营管理
1.文化馆总分馆制的运营管理模式
以淮安市清江浦区为例,全区33万人口,区文化馆设置在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区域中心,4个街道、5个乡镇共9个文化站,37个社区、42个行政村建有文化活动中心和村级文化活动室。长期以来,开展文化阵地活动,提供对外开放群众性的文化活动、文化艺术辅导和创作等均已形成扇形延伸、一呼百应的积极互动模式,为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提供非常有利的建设基础。
1.1总馆职能
担当公共文化馆总分馆制的领导者和发动者,负责整体面上的文化活动、重大活动的统筹、培育推广、培训指导、协调服务,以及文化资源建设与配送服务工作。
1.2乡镇(街道)分馆职能
负责本分馆的文化阵地活动、提供特色文化服务,负责本分馆正常运行的日常管理维护工作,反馈本区域群众文化需求和评价工作。由乡镇( 街道) 综合文化站承担乡镇( 街道) 分馆职能。
1.3村(社区)分馆或流动服务点职能
负责本分馆或服务点日常运行,提供特色文化资源服务、管理维护、文化项目交换等,负责本区域群众文化需求反馈、评价工作。根据服务人口分布和设施网络布局要求,可以由村(社区) 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其他公共设施、社会设施独立承担相应职能。
2.总分馆制的运营管理
2.1现有体制的影响
从建设主体看,建设主体的行政级别越低,其负责建设的文化设施服务能力也越弱。从管理单元来看,每一级政府都独立设置公共文化馆管理机构,负责本级公共文化馆的人事、政策、发展规划等,一个管理单元通常只有一个文化馆(站)。这种体制形成的格局在人事上带来的弊端是乡镇街道文化站人员或身兼多职或在岗不在职或在岗不在编或在编不在岗,占全区文化站70%,甚至导致社区(村)一级的文化公益性建设主体悬空。区域内文化建设发展的不平衡,不利于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整体发展。文化馆(站)建设主体众多,而又没有县区统一的文化行政管理,特别是人、财、物的县区统一的行政管理,必然造成同一个区域内总馆与分馆建设发展的不平衡。
2.2特色分馆与经济
促进当地的经济、文化、科技发展作为公共文化馆的主要任务,将总分馆建设与本地产业相结合,通过文化馆的专业服务来增强产业的竞争力。建立特色分馆,这主要由总馆根据当地产业优势、地域特点和人文环境确定,共同组成相互补充、配置合理的全地区文化资源和服务体系。政府支持本地经济发展,分馆与文化产业结合,不仅能够获得企业财政和资源支持,也能够获得更多的财政投入,为发展提供经济基础。
3.总分馆制运营管理当中的一些设想
3.1增加总馆的能力和权力
总分馆制的总馆通常是体系的业务中心,负责整个文化网络的核心业务,包括资源的整合、调度等,而其他分馆则在资源、管理、技术、服务等许多方面依赖于总馆。在总馆不具有行政管理权的条件下,它的业务能力成为其凝聚力的关键。因此,在构建总分馆的过程中,总馆首先要争取不同来源的建设和管理经费;其次,要争取对分馆人员的监管权或建议权。
3.2加强建设和文化服务能力
加强总分馆基础建设,能够为群众带来多样的文化活动并提供舒适的文化服务环境。整合当地资源,获得政府以及社会力量的支持,用这些资金来加强文化基础建设。与此同时,吸引优秀文化人才不断加强文化服务人员的自身素养,提升文化服务的整体水平。通过与当地的其他艺术团体合作来拓展文化馆服务范围。
结语
实施总分馆制是促进城乡文化服务均衡发展的重要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成果,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反映党的宗旨、符合中国国情、顺应人民要求,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是最能鼓舞中华儿女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凝聚全社会智慧力量投身文化建设,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唯一正确道路”。在国家大力推进公共文化建设背景下,必须明确文化的职能意义,创新和探索出符合社会发展、群众文化需要、可持续发展的文化馆总分馆制运营管理模式。统筹利用公共文化设施、社会设施,实现互联互通为途径;建立文化馆总分馆的特色文化服务,跨界整合,推进文化传播,实现城乡一体化,实现文化自觉;总馆与分馆职能明确、各司其职,科学管理、合理运营,不断丰富和完善文化馆总分馆制运营管理模式,推动全社会的文化传播,共享文化建设成果,为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