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出版“走出去”的发展现状

2017-05-27王建生

中文信息 2016年12期
关键词:走出去人才培养

王建生

摘 要: 本文以2012~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立项情况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国出版走出去的现状、对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立项学科、资助文版、出版社参与学术外译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进而依据当前国家实施的政策对中国出版走出去给出建议。

关键词:“中华学术外译项目” 学科分析 文版统计分析 出版社申报立项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2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2-0076-02

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设立于2010年,主要立足于学术层面,资助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以外文形式在国外权威出版机构出版,进入国外主流发行传播渠道,以增进国外对当代中国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推动中外学术交流与对话,提高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影响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资助文版涉及英文、法文、西班牙文、俄文、德文、日文、韩文等10种语言。

构建已过国际话语体系,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话语权是有力的支柱,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日益提升,世界了解中国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近年来,中国出版业不断积累经验,“走出去”的步伐日益稳健,成果日渐丰硕。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的资助为出版社社科精品图书走出去提供了更加宽阔的平台,各家出版社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这个项目中,版权输出持续增长,内容结构、语种结构,形态结构也不断优化,逐渐进入到国外主流发行渠道。

一、2012~2016年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立项概况

1.近五年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立项内容学科分析

从近五年立项的学科数量来看,中国历史(13.6%)、哲学(9.6%)、理论经济(9.6%)、政治学(9%)、中国文学(8.7%)、应用经济学(7%)等密切相关的12个学科得到了外译项目的重点资助,占立项总数的85.5%(见表1)。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研究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发展道路与发展经验以及体现中国社会科学前沿研究水平的优秀研究成果是外译项目的重点支持对象,可见国家在支持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和推广研究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重点成果为出发点,向世界推广中国,推介中国价值,让国外了解中国社会科学的前后发展,在坚持意识形态属性的同时,也更突出文化属性。

2. 2012~2016年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立项资助文版统计分析

根据表2的统计来看,2012~2016年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立项469个,其中英文版立项279种,占比59.4%。其他为韩文(71种)、日文(46种)、俄文(46种)、法文(8种)、德文(8种)、西班牙文(5种)、阿拉伯文(4种)、哈萨克文(1种)。从近五年资助的立项项目来看呈现增长的趋势,而且文版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2012年资助的文版为5种,到2016年已经达到了9种文版,以此可以看出国家对中国文化宣传走出去的大力扶持,通过多文版译书推广,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构建一国国际话语体系,让中华学术走出去,让世界发现中国、了解中国、认知中国。

二、2012~2016年出版社申報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立项分析

根据表3可以看出,出版社积极参与到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中去,近五年来共有33家出版社进行了立项申报,其中有6家出版社近五年每年都进行了项目立项申报,其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近五年共立项54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立项39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34种。外研社在2012~2014年立项申报不是很多,但在2016年该社申报立项了21种,可见该社加强了对中华外译项目的重视,2014年以来,部分出版社凭借自身优势,强势崛起,高等教育出版社,外研社,五洲传播出版社都是增长较快的出版社。

据国家社科基金公布统计数据来看,2012年~2016年期间,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立项数量五年内增长78.1%,出版社立项总数增长60.1%。从年度同比增长率来看,五年间全国立项增长率分别为-8.2%、28.4%、31.4%、15%,年平均增长率16.6%;而同期各出版社立项总数同比增长率分别为-4%、-9.1%、60%、15.6%,年平均增长率15.6%。2013、2014连续两年出现负增长,各出版社立项总数年平均增长率略低于全国立项增长率。从各出版社立项总数占全国立项数的百分比来看,2013年65.7%最高,2014年46.5%最低,近三年各出版社立项总数占比呈上升趋势,2012年至2016年间平均占比57.1%,说明各出版社作为中华学术外译的中坚力量,为中华文化“走出去”贡献颇多。

三、 依据“中华学术外译”政策对中国出版“走出去”的建议

1.出版社应认识到中国出版走出去的战略意义,避免走入误区

多年来相当数量的出版社认为中国出版走出去是政府的事情,与出版社无关,出版社参与中国出版走出去就是利用政府对外宣传的渠道争取政府资金,翻译出版一些我国对外宣传的图书,并通过一些海外机构出版发行卖几本书,盲目的认为承担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社会责任,这是非常错误的误区。中国出版走出去应体现在出版物通过版权贸易的形式,翻译成相应的外国文字,在海外发行,做到让中国图书/中国文化进入西方主流社会。通过实施中国出版走出去战略,加强和寻求出版的国际合作,提高出版社的国际竞争力,壮大自己。

2.加强国际出版队伍的建设,特别是人才的培养

中国是一个出版大国,但不是出版强国,国际影响力较弱,要改变这一现象,必须加强人才培养,主要是培养四个方面人才。第一,培养具有语言优势和丰富国际合作经验的国际编辑队伍。第二,培养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国际视野的优秀内容编辑队伍。第三,培养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队伍。第四,由国内外外语人才组成的译者与审校人员队伍。以“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为例,如果没有专业的国际出版人才,即使我国再优秀的学术作品也很难推广出去,被国外的主流社会所接受。

3.增强对出版走出去对象国的文化研究投入

图书出版带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各国都有自己的意识形态,人文风俗,应该加强对对象国的文化研究才能输出更合适当地主流文化更容易接受的文化产品,用各民族

4.整合国内优势资源,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出版集团

目前,国内各出版机构之间在国际市场上有时出现相互掣肘的现象,比如在内容选题上,出版社经常出现重复选题,没有形成 合力,通过整合避免这种现象出现。

参考文献

[1]杨庆存. 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起步与探索——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浅谈[J]. 中国翻译, 2014(4):5-7.

[2]姚宝权. “一带一路”视域下出版走出去的问题、优势与路径选择[J]. 中国出版, 2015(17):51-53.

[3]谈萧. 中国“走出去”发展战略[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猜你喜欢

走出去人才培养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