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堂应注重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2017-05-27刘红霞
刘红霞
(西安市远东第二中学,陕西西安,710077)
摘 要:信息技术课程是集科学与技术一身的综合性科目,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它担负着使学生具备良好信息技术素养的教育责任。信息技术课堂实践性强是它的特点之一,我们在强调学生操作技能训练的同时,还应注重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笔者通过几年来的教学体验,注重了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本文介绍了与之有关的内容。
关键词:信息技术 学生 课堂 表达能力
当今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科学与技术突飞猛进,新的发明与创新层出不穷。信息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人类的交流变得无比轻松,知识的传递也变得迅捷无比。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一种现代文化,它和语言一样,是人类社会每时每刻都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起跑器在百米赛跑中十分重要,用的好与不好关系到能否撞线夺牌。信息技术就像起跑器…… 掌握它是振兴中华的需要。”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中国队总教练、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吴文虎教授的这番话更能形象地表现出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和学习掌握它的必要性。信息技术是学生学习、生活以及走向社会必备的一项素质,而我们的信息技术课程基础教育则应承担起培养这种素质的职责。
信息技术的自身特点决定了信息技术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实践性是信息技术基础教育的重要特征。但也就是这一特点使我们的教育只重视技术倾向,过分强调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从而使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在课堂上看似达到了“立竿见影”的实际操作效果,但在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与他人沟通,合作学习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教师在软件应用教学中通常都会采用“演示效果—演示操作步骤—学生操作”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一直都是处于接受者、观看者的角色,习惯于听老师讲,懒于说。长此以往学生对于一个简单的计算机现象或问题不能清晰、准确地描述,遇到计算机故障或操作问题时老师只能是通过学生在屏幕上指指点点的“描述”来“领会”;有些学生操作非常熟练,演示时只会操作、不会讲解;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缺乏师生、生生的交流和互动,造成课堂上信息交流不畅,教学效果不佳。这种现象和英语教学中的“哑巴英语”问题相类似,“哑巴计算机”问题已非常严峻。让学生在课堂上张口“说”,可以展示学生运用技术解决问题的角度和深度。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并训练学生準确表达信息、传递信息、交流信息,尤其是能准确表达信息技术课的专业术语、操作步骤、评价内容等,让学生想说、能说、敢说、会说,我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一些探讨:
一、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激发其语言表达的动力——想说
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有想说的情境和氛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灵活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生动的课堂组织形式来开展课堂教学过程。在“图片和调整图片”一课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掌握基本操作,又要让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操作,合理使用图片效果表达想法和意图。课堂上我以学生经常看到、用到的制作精美的生日贺卡、圣诞贺卡、新年贺卡等为教学素材,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的不同表现效果,分析贺卡的组成元素;尽量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探究式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心愿;以目标任务用图片传递心愿为实践内容,通过浏览老师提供的色彩鲜艳的图片素材激发学生创作自己心愿卡的兴趣和学习动力;鼓励学生在相互表达心愿的同时,讨论、交流在Word中用图片、文字如何展示、传递心愿的想法和做法;分析制作心愿卡会用到的计算机基本操作,思考完成作品过程中会遇到的困难等,最终达到“说”和“图”的相一致。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热情高涨地开始说、论、做、评,在此基础上老师因势利导利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开展作品自评和互评,交流心得和操作技巧。通过有效的课堂引导、教学组织,学生不仅掌握了基本操作,而且能加以灵活应用,在课堂活动中也给学生创造了“说”的机会,促使学生在“说”中主动思考、探究、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最终解决问题。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敢说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具有很强的操作实践性。老师在教学中要把学习的自主性交给学生。但是由于信息技术课的特殊性,容易导致学生的过分“自主”,也就容易偏离教学方向。学生在课堂上思想开小差、玩游戏,老师发现时又快速关闭窗口,其实学生的这种表现表明他本身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误,如果此时有过激的行为和语言都很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我们要对学生做到耐心、正确的引导,把学好信息技术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交给学生,要给学生必要的尊重,要注重并力争达到师生互相尊重。相互尊重是上好每节课的前提。
三、基础知识的积累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源泉——能说
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信息技术也不例外。我们在课堂操作过程中,学生虽然知道En图标的含义却说不出它是“语言指示器”;知道修饰字体快捷按钮的妙用却不知要在“工具”菜单中调出“格式”工具栏……有疑问时和老师的交流又只能亲手比画,老师也不得用“猜想”来领会学生的想法和问题。
四、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会说
教师通过各种形式锻炼学生说的能力和胆量。单纯的语言文字训练比较枯燥乏味,让学生结合操作目的进行演示讲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了能让学生有表达自己想法、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可以通过课堂上的教学系统来完成。
五、培养学生协作精神、鼓励学生相互交流,提高学生表达能力——一起说
任何一个人的学习和发展都不能离开群体。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我们应对学生加强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鼓励学生之间交流,鼓励学生多想、多看、多问。对操作过程、操作效果相互评价,让学生多角度、多方向、多途径地思考问题。用自己的操作经验去帮助、说服别人。有比较才有进步,取其所长补其所短。多种不同观点的碰撞和交流,更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提高,达到操作目的,计算机语言表达能力也随之提高。
总之,在信息技术课上学生的学习效果集中体现在资源的获取能力、信息的加工能力、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成果的表达能力上。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师努力给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力使每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能力,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每位学生都成为想说、能说、敢说、会说的“全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