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教育培训的创新要点探讨
2017-05-27朱春萍
朱春萍
摘 要 在职业技工教育培训发展过程中,对技工类学生的教育、培养、发展要从传统的“一对一”教育模式中开拓出来,进一步培养符合时代需求和社会认可的技术性人才。针对技工教育培训中的创新价值、常见问题、发展要点进行探究,供同行业工作者借鉴参考。
关键词 职业教育;技工教育;工学结合
中图分类号:G71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4-0163-02
Discussion on Innovation of Technic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ZHU Chunping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
c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he mechanic student education,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have to be opened up from the traditional “one to
one” educational model, and further training in line with the require-
ments of the times and social acceptance of technical talent. This article has an exploration in view of the technic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innovative value, common problems, development points, providing references for the same industry workers.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technician education; combination of learning with working
1 引言
随着职教事业的飞速发展,在用人市场上,高级技师所占的比例逐渐提高。根据相关部门做出的统计显示,当前,我国高级技术人才所占有的比例不到35%,相比较西方国家,存有数百万的人才缺口。这一发展现状直接影响到社会事业对技术性人才的需求,技工教育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时代在发展,科学技术也在进行升级换代。在进行职业技工教育培训的发展过程中,对技工类学生的教育、培养、发展想要获得扎实的成效,就要从传统的“一对一”教育模式中走出来,进一步培养符合时代需求和社会认可的技术性人才。
2 技工教育培训教育体系的构建
在当前技工教育培训的发展体系中,传统的教育方式存在“面传心授”的发展状况,在教材设置、技工教育管理、培训内容的开发上,都偏向于教材内容的理论分析。在教育内容的完善性和科学性上,受三年制技工教育形式的影响,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学到的知识偏向于“理论化”,难以满足社会和人才单位的发展需求。基于当前技工教育培训体系的构建形式,主要呈现出以下几项发展特点。
技工专业能力的实践性 和其他专业学科不同的是,技工教育课程具备较强的实践性。这种教育形式打破了传统课程理论约束。技工学校引进很多先进的国外技术和设备,使技工类学生能够感受到工业、生产等各项发展条件下的学习教育活动。从整体上看,技工教育课程主要采用的是“大专业、小专门”的教学模式,主要倾向于某一专业的技术发展方向。
对于技工类学生来说,他们接受的教育任务主要是通过各项机械设备,充分掌握现有设备的操作手法、应用流程,从而借助于大中型器械,生产产品、服务企业。在技工教育体系的设计中,包含复杂的机械构造、烦琐的理论知识和抽象的构成解说。这些发展特点进一步组织形成综合的教育培训形式,通过多种教育培训模式,就能让学生走上岗位后在短时间内掌握高新技术。
技工知识发展的深入性 在职业教育中,技工学校着力于培养高级、中级技能人才。因此,在实践教学理论的对比上,技工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比例为1:1。在技工知识发展过程中,广大职业教师要将上机、模拟、见习、实习等手法融合在一起,对学生采用边学习边实习的教学培育模式,增强技工知识发展的深入性。如在讲授技工课程中的钢结构设计时,教师要把各种钢结构工程、典型结构工程的安装及相关知识以图形、模型的形式呈现出来,进一步展示技工知识的鲜明性,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技术课程中存在的结构、原理、维修等。
3 技工教育培训创新要点的价值含义
职业教育作为推动经济政治发展的重要人才基础,是满足企业用人需求的重要渠道。从职业教育的发展定位上看,在传统的职业教育过程中,技工教育难以逃脱“灌输式”的教育形式,不能够适应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人才培养的模式较为落后,究其原因,职业教育结构产业失衡、教学模式陈旧、课程和岗位对接不明确是重要的问题。
为了改变当前的不良形式,推动职工教育培训创新是一项新兴的教育理念。从发展环境上说,“创新”是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核心。技工教育培训创新除了表现为创新教育手法、创新教育形式,还包括通过各项教育发展策略,从而赢得全社会、家长、学生对用人单位的重视。在党和国家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环境中,很多技工学校和当地企业之间形成产业对接,发展新兴产业。要想有所创新,就必须结合职业教育的体制特征,大力推动特色职业办学模式,着力突破职业教育的发展瓶颈。
4 技工教育培训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随着国家职教事业的发展,技工专业教育培训得到重视。但是,从总体上说,我国技工发展队伍在培训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常見的问题,亟待相关工作者予以解决。
技工类专业招生生源不足 在职业教育中,提到技工类专业,人们往往会联想到“汽修”“车床”等电气化设备,普遍认为技工类专业多是脏、累、差的职业教育课程。这样的发展误解也造成社会、家长、学生对技术课程存在一定的偏见,导致技工类专业招生遭遇瓶颈,还有很多技工学员对自身专业的学习兴趣不足,存在抵触情绪。因此,技工教育在招生课程、生源拓展等方面存在发展局限。
技工学员就业率有待提升 从总体情况上看,我国技工培训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化的教育实践过程,但是很多职业院校的技工培训课程存在“片面性”,学校在学生实践操作过程中无法做到系统、科学、全面的培养。同时,受到高校大学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在技工学习中对理论知识的记忆较为深刻,但是对实践操作的掌握能力较弱,不能通过多项教育模式进一步强化自身的专业水平。
教育培训队伍缺乏动力 在职业教育中,“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有机融合。在进行教育培训工作过程中,学校缺乏一支专业的教育培训队伍,在师资力量和发展动力上都有所欠缺,表现为重业务、轻培训的教育模式。在职业教师队伍的发展成效上,缺乏一支系统和实践相结合的师资队伍。有的教师操作技术娴熟,但理论知识欠缺;有的教师实践经验欠缺,但职业教育理论丰富,缺乏正确的教育学习方法。特别是在教育培训经费的投入上,教育培训经费相对欠缺。
5 强化技工教育培训的发展创新
改变技工教育培训的教学形式 “创新”是技工教育培训的发展动力。创新能力作为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因素,是需要后天的培养和再教育的。因此,在职业技工教育过程中,广大教育管理者要始终贯穿实践操作意识,在教学模式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改革。
如在技工专业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采用阶梯式的教学形式,在一年级阶段,推行“基础化”的技工专业教学模式,夯实学生在图纸、操作、技术等方面的基础;在二年级阶段,进行“拓展化”的教育操作深入,使学生在具备较强的操作能力的同时,增加技工学习的各项发展形式;在三年级的培训课程中,要加深创新教学的组织发展形式,运用合作探究、创新发展等形式,使学生能够得心应手地运用各项教育培训方法。而在最为关键的创造性培养的研发上,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使学生能够尽快适应社会需求,满足人们对实际教学的各项要求。
增强技工教育队伍的凝聚力 为了进一步提升职工教育成效,在教育队伍发展中,广大教师要根据企业生产需要,将一些项目、专业知识渗透在课程教育中,进行工艺化的教育革新,使学生能够在一支师资力量完备的技术服务中感受到自身实践能力的发展。在职业教育发展的培训经费上,技工学校管理者要在每个学期增大支出。同时,要大力争取政府、就业中心等相关部门的资金政策扶持,让职业学校在具体的拨款中获得利益,使职业教育能够得到相应的政策扶持和资金融入。
实行教育和训练双结合 在职业教育的发展特色上,要推行工学结合、定岗教育的发展形式,进一步提升职業教育和职业训练的相互结合。并始终关注职业教育中的产业转化,从而采取“工作、学习相互结合”的形式,使学生能够在实践过程中感受学习中有技术、技术中有知识的思维理论。同时,要结合当前不同的“职业办学特色”,增加对学生的实训内容,使学校环境趋向于企业化,教师的讲述趋向技术化,教师、学生的角色趋向于师徒化,从而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连同在一起,为学生搭建良好的教育交流平台。
6 总结
综上所述,在技工教育发展中,为了进一步满足社会、企业对复合型技术人才的需求,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现状,通过有效的引导模式,使学生的成长能够沿着科学的发展方向进行,将技术教育培训作为开拓中心,使学生的专业能力能够得到提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技术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凌光,张学英,咸桂彩.影响我国高技能人才发展的经济因素分析[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13(4):39-42.
[2]毕结礼.发挥优势、提升能力,促进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工作创新发展,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工作回顾和展望[J].中国培训,2011(6):4-9.
[3]迟玉琴,邢珍莉.如何提高高级技工的培训质量[J].职业教育研究,1994(5):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