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耀集团智能化变革支撑企业“走出去”战略

2017-05-27路沙

中国信息化周报 2016年50期
关键词:汽车玻璃福耀走出去

路沙

2016年,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耀玻璃)的“汽车玻璃智能工厂试点示范”成功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福耀集团总裁助理陈胜坤介绍说:“试点项目将进行多方面的突破,包括高附加值玻璃产品开发及关键工艺技术突破,核心装备的智能化与国产化,提升设备互联技术及信息安全等。”

除此之外,福耀集团牵头联合清华大学、汉得科技、福耀机械共同组建了“产学研用一体化”四方创新联合体,并成立“院士工作站”、“智能制造研究中心”、“信息化集成中心”,全面开展智能制造新模式的研究和应用。

“通过试点项目的实施,公司将形成从产品、生产和服务全面的智能化,并构建大数据平台,形成与客户的全面协同服务能力,提供汽车玻璃全套解决方案。”陈胜坤如此说道。全面的智能化变革

作为宝马、奔驰、宾利、路虎等知名汽车品牌的主供应商,福耀玻璃在同一生产线上生产的智能玻璃往往需要达到数十种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从抬头可视到去冰除雾,从隔音降噪到无极调光;从结合军用飞机HUD投影技术将仪表盘投射到前挡玻璃,到针对雨天设计的憎水玻璃;从去冰除霜除雾的镀膜加熱玻璃,到降低噪音干扰的隔音玻璃,再到让边窗透明度自由变化的无极调光玻璃,福耀在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同时,需要在同一生产线实现智能生产和高效切换。

福耀玻璃通过“技术领先、智能生产”两大战略,搭建数字化的连接通道,打通研发、生产、管控、销售等各个环节,构建了“定制化产品、自动化制造”的全新“福耀模式”,从而打造出中国制造业的工业4.0范本。以一个年产数百万套汽车玻璃车间为例,高度柔性的生产方式可以在同一条生产线上实现数十种不同汽车玻璃的生产,制造工艺不是太复杂的玻璃品类切换通常只需1小时,一个车间一年可以生产上万种不同的汽车玻璃。从下订单开始,客户定购2000片汽车玻璃最快仅需1天即可完成,实现了“多品种、小批量、高效率”的柔性生产。

目前,在福耀的浮法玻璃车间,已经难以找到体力劳动者的身影,自动化的流水线和机器人协作,稳定地生产。柔性生产的本质是不断消化和满足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客户对于品质、设计、语言表达的要求。

在这个过程中,所面临的关键挑战就是让数据流动的自动化,需要实现对用户需求——订单信息——产品开发——工艺规划——生产制造——使用维护过程中的人、原材料、机器的每个加工动作和行为自动、实时、全面的记录,实现生产全流程各环节数据的自动采集、自动传输、自动处理、自动执行,让正确的数据、在正确的时间发送给正确的人和机器,从而解决了柔性定制生产带来的生产不确定性、多样性和复杂性问题。

另外,福耀智能工厂通过工业互联网技术让生产过程中的隐性数据显性化,也就是把生产加工、物流等各个环节的隐性信息,借助传感器、物联网网关、工控机等设备采集出来,之后通过高可靠的工业网络传输至生产管理业务系统(如MES系统)。最终,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生产业务系统将数据价值变现,使“数据”转化为具有决策依据的“知识”。

在提升制造柔性化、智能化和高效率的同时,福耀还在试图让自己遍布全球各地的工厂更加紧密地联网,与客户和供应商更加无缝的信息化对接也在积极推进。

“福耀已经不仅是制造,我们所做的是制造服务业,与上下游产业链正在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格局。”福耀集团总裁左敏解释说,以往福耀可能仅仅为客户提供一片片的汽车玻璃,而现在提供的是包括各种安装配件的汽车玻璃总成,甚至安装服务都已经由福耀负责。

全球化战略部署

如果说创新驱动是福耀玻璃持续引领风向的强大引擎,那么,坚持国内市场、国际市场双轮驱动,则是其逆势上扬的持久保证。大步“走出去”,已成为近年来福耀玻璃的耀眼表现,也是“中国制造”真正实施全球化战略的典范。

2011年6月,福耀挺进俄罗斯,在卢卡加州投资2亿美元设厂。设计产能为年供应300万套汽车安全玻璃。2013年9月,项目一期100万套汽车玻璃顺利投产。这一步,使福耀成为俄罗斯汽车市场主要玻璃供应商。

2014年,福耀又启动美国项目,总投资6亿美元,这是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美最大投资项目。该工厂建成后将形成450万套汽车玻璃+400万片汽车配件的生产能力,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玻璃单体厂房。项目一期已于2015年底投产,通用、克莱斯勒等整车客户的订单络绎不绝。

2014年7月,福耀收购世界汽车玻璃巨头PPG公司旗下芒山工厂,包括土地、厂房、两条生产线等。经过1年的设备升级改造,其中一条生产线已投产。第二条生产线的冷修改造完成后,可生产满足汽车玻璃要求的各等级浮法玻璃,年产量可望达28万吨。

2016年,福耀在继续完成美国项目二期建设、建立研发中心的同时,还将在德国建立包边工厂。届时,福耀在全球将拥有福建、上海、美国、德国四大设计中心。以此为依托构建全球制造基地,福耀将实现全球客户需求与供应的即时对接、互联互通,进一步做大做强。

全球化布局,支撑了福耀更高起点再出发:过去,海外市场收入占比不到一成,但目前福耀已有三分之一的收入来自海外市场。

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提到:“我们‘走出去,肯定是要去赚钱的,不可能做亏本买卖。以美国项目为例,虽然美国制造业的人力成本占整个生产运营成本的四成多,但水、电、地皮、天然气等能源成本只有国内的五分之一,到全球最主要的几家汽车制造商“家门口”设厂,可降低原料供应、生产和运输等成本。这样形成产业配套,大大降低了成本。”

猜你喜欢

汽车玻璃福耀走出去
奥巴马制作《美国工厂》,福耀大喜临门
适用于高衰减汽车玻璃的电子标签方案与应用
福耀玻璃可提高分红比例
福耀定力
哪一款汽车玻璃膜安全又隔热?——5品牌汽车玻璃膜对比测评
福耀:为美国汽车做好漂亮玻璃
超薄复合汽车玻璃的设计及其防护性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