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

2017-05-27卞建华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创新

卞建华

摘 要:新课改要的不是我们束缚于形式,而是形式与效果并重。新课改不等于不向学生要成绩,我们要将新形式与我们的课堂效果有机地结合起来,给我们学生一堂既生动活泼又收获颇丰的一堂好课。这样才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本真与目标,在继承传统特质的基础上发展新的内容与形式。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创新;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3-027-1

一、新教材的使用

很多的老师对新教材的评价是这样的:和老教材相比,现在的教材知识体系不清晰,怎一个乱字了得。就拿政治教材为例,《文化生活》这本书新课改后,第四单元作了很大的改动,就独立的课时来看,还能说的过去。但就整个单元来看,之間毫无连续性,在教师构建体系的过程非常的困难。想必大家也听说过这样的评价。实际上这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的老师不是简单地把教材中的知识传播给学生,我们要对现有的教材进行处理,学会能动地、灵活地使用教材。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适当地增加和删减内容,要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样做才能够将我们有限的教材进行无限的延伸,从而充分利用我们的教材,把教材上的知识内容内化成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明确

以前的教学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最高教学目标的。这样的教学目标早已经过时了。我们现在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方法,教会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甚至包括生存方法。这给我们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目标。知识的教授固然重要,而我们现在更加看重他们的应用能力,如果学生的能力提高不了,那么高分自然就失去了它的意义。能力是如何体现的,这里包括了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终生学习的能力,不能让我们的学生离开了老师就什么都不会了;其次是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我们的老师一直都扮演着一个吃力不讨好的角色,一堂课下来内容讲了不少,学生也听了不少,学生累了,老师更累,可是我们又知道学生究竟学会了什么,只是一台“复印机”而已,现在我们提倡的是课堂上精讲精练,把更多的课堂时间留给我们的学生,让他们在探究中学会知识的迁移与运用,这远比我们不停的讲45分钟来的更有意义。最后,怎样才能将这样的教学目标完成呢?简单的一句话,就是课前多准备,课上少受累,课后多体会。这既是对我们的学生提出的要求,也是对我们老师提出的要求,既要改变学生的学法,也要改变老师的教法。这是一种思维模式的改变,是对传统的政治课堂的颠覆。从知识的传承到能力培养的转变,是凌驾于机械的应试能力之上的,但二者之间并不矛盾。

三、课堂形式与课堂效果并重

如今的课堂教学应该怎么样,我们的老师说:在课堂上我让学生讨论了,也让他们合作了,这该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了吧?那么新课改的精神是这样的吗?的确我们的课堂需要讨论,也需要合作,但是我们不能只是将新课改流于这些机械的教学形式,要多问问自己,这讨论、合作究竟对我的课堂教学有什么用?有多大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才能组织有效的、科学的活动呢?

首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必须贴近、符合学生生活的实际,活动的内容必须以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作为基础。在讲到《经济生活》中价值规律的时候,恰巧是西瓜下市的时候,我设计了以下情境:一个瓜农在西瓜摊前打出了半价销售的招牌,由原来的每斤八毛钱降到现在的四毛钱,这是为什么呢?同学生七嘴八舌,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由于气候的变化,人们对于西瓜的需求量减少了,改变了供求关系,供大于求时价格自然下降了。这样一来不仅教会了学生们价值规律的内容,也教会了学生实际的生活经验,不是一举两得吗?这个内容讲完了,学生们掌握得很好,也能够将价值规律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其次,要让我们的学生拥有独立思考的时间,我曾经听过一节课,这位老师也是煞费苦心地进行了情境设计,可是我奇怪的是,当他提出设问后,没过一分钟就让学生来回答。结果可想而知,学生答不出,答案还是老师给,这是学生的错吗?不知到大家注意到没有,我们的学生根本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们会认为想与不想一个样,最终老师会给出正确的答案。老师也有苦衷,我们的课堂时间不够,课堂要加大密度,没时间给学生思考。殊不知学生没有了积极性,我们的情景设置就没有任何意义了,最后还是走到老路上去。当然不仅要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我们还要对不同的学生又不同的要求,要允许他们答错,我们所要做的是筛选、判断。而不是让他们等着我们口中的答案,坐享其成。

最后,新课程要的不是我们拘泥于形式,而是形式与效果并重。新课改不等于不向学生要成绩,我们要将新形式与我们的课堂效果有机的结合起来,给我们学生一堂既生动活泼又收获颇丰的一堂好课。

四、评价方式

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我们的要是要转变评价方式,要进行鼓励式教学。很多人没有真正的体会到其实质。我们在课堂上听到了“你真棒”,“你很聪明”,有时确实摸不着头脑,就连我们的学生也是一样。一节课上,老师经过对商品的概念解析后,提出这样的问题:妈妈为你织的毛衣属于商品吗?学生回答:是。老师:为什么?学生:因为这是劳动产品,同时我也用我的感谢进行了交换。学生们哄堂大笑,老师给出的评价是:很好。的确让人费解,后来得知新课改要求是不能批评学生的,要以赞扬为主。真是哭笑不得,这和我们以前一味的惩罚有何区别。所谓鼓励教学不是漫无目的的鼓励,如此这般是与我们的新课改的要求不相符合的。对学生们而言,无度的赞扬与夸奖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因为鼓励式教学的目的是更好的完成我们的课堂教学。不加思索、漫无目的的赞扬不仅仅不能够培养学生们正确的价值的取向,往往会造就一个不够严谨、行为习惯随意的学生。这样就是去了鼓励式教学本身的意义。在何种情形下、何种状态下,去鼓励、夸奖学生是需要我们去探索、思考的。当然无论任何形态下,只要是能够唤起学生的自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适当的鼓励都是可取的,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猜你喜欢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创新
高中思想政治课创造性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研究
浅论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