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记叙文写作之状物(一)

2017-05-27黄国荣

作文周刊·八年级读写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道题蜘蛛蜗牛

黄国荣

1.学会仔细观察动物,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动物。

2.借助所叙述的某种动物的行为来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1.本类作文与写动物的说明文有着本质的区别,笔下的动物应该是在人物活动的场景中所观察到的对象。通过观察该对象的活动得出对人的启示,进而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2.所选取的动物应该和抒发的感情有相通之处。通过写动物的行为来激活人物的情感,从而达到精神上的升华。

3.在表达方式的运用方面,要做到叙述、描写与抒情相结合。要讲好故事,更要在细节描写上下功夫,所抒发的情感应该是不留痕迹,水到渠成。

蜗 牛

□晏智祺

“叶子90分,吴立92分……”我快步走上讲台,拿走试卷。唉,错了一道题。不过老师都说错了不要紧了,我还是不要去想了,反正我是全班第一。我现在在班上可谓风头正盛啊。想到这里,我的嘴角不禁又微扬起来。

雨过天晴,班上的男生都爱上了捉蜗牛这项活动。一下课就成群结队去操场。他们会用一种透明玻璃瓶装着蜗牛。我便向一位男生“讨”了一瓶,美其名曰“观察蜗牛的习性”。我动了一下瓶子,看见蜗牛整个身子都缩进了它的小房子里。心想:“真是个胆小鬼。”

空荡荡的教室里,我坐在座位上,拿出眼镜布仔细擦拭眼镜。余光中,我看见蜗牛小小的模糊的身影正在慢慢地向上爬。我继续擦着另一只镜片,那个小小的身影却始终没有离开我的视线。它爬行的动作很慢,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量,头上的触角不停地颤动着。

为了看得仔细些,我戴上了眼镜。这只蜗牛并没有因为我的注视而停下脚步。距离瓶口已经不远了,它看起来好像很累,每往上爬一步都要喘几口气。“嗒”的一声,蜗牛掉到了瓶底。我心里一叹:“终究是只蜗牛,等会把它还给那个男生算了。”我转身拿起了作业。

“啊,终于写完了,不过试卷上的那道题我还不会呢。要不我再想想……还是算了吧,反正明天老师会讲。”我眨了眨疲乏的双眼,准备放松一下,目光转向了窗外。绿叶繁茂,已挡住了窗户的大半。不经意间,我又瞧见了那只蜗牛。它又爬了上去,整个玻璃瓶内壁布满了黏液。终于,它找到了一条更便捷的路径,爬到了瓶口的周围,只差一步即可到达瓶盖。可能是累了,它歇了很久,才继续爬最后一步。又是“嗒”的一声,蜗牛再次掉了下去。我心里闪过一丝同情,于是伸手揭开了瓶盖,可蜗牛还是一动不动。我只好任它“自生自灭”,同时静下心来开始思考那道难题。

一阵悦耳的鸟鸣唤醒了深思的我。我下意识地扭头一看,蜗牛已然不见,唯余一道浅浅的痕迹。而我,也快解出了那道题……

我也要像蜗牛一样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任风吹干流过的泪和汗。总有一天,我会有属于自己的天!

点评

本文用了很多笔墨写蜗牛的活动,但并不是一篇纯粹描写蜗牛活动的文章,而是借助于作者眼中的蜗牛,来寻找到一种生活的启示:努力再努力,才能找到自己的人生出口和成功方向。作者的学习态度经历了一个变化,由暂时的满足到更高的希望,这都是源自于蜗牛的启示。在写法上,作者巧妙地把这个认识过程与蜗牛努力获自由的过程穿插起来,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结构非常紧凑。文章的亮点有两点:一是描写非常细腻,蜗牛的动作描写与作者的心理描写结合得非常微妙;二是文章的结尾富于哲理,正能量十足,有画龙点睛之妙。

请你观察一种动物,描写一段其活动的场景。

思路点拨:1.要将动物的活动置于人物的观察之下来写,对所写的动物应作细致描绘,并伴有人物的心理活动。

2.要把描写与叙述、抒情结合来运用,目的不在于表现动物本身,而应该借对动物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

示例片段:“唉,这次考试又考砸了。”我望着天空叹息,想着父母对我的种种期望,不禁失神。

我和往常一样来到郊外这间废弃的小屋——當我遇到不顺之事时我都会来到这里。我的情绪很低落。在一阵恍惚中,我看见角落里有一只蜘蛛正在结着一张硕大的网。

这是一只黑色的腹部很鼓的蜘蛛,我总觉得这样的蜘蛛一定是有毒的。我想避开它,可是一种恶作剧的想法占据了我的头脑,我想戏弄一下这只蜘蛛,这样做或许我的心情会好些。我找了一根小木棍,轻轻拨动这张网。蜘蛛以为网住了食物,竟然爬过来觅食,我拿走小木棍让蜘蛛扑了个空。我重复着这样的动作,蜘蛛并没有如我想象的那样有任何埋怨和恼怒的动作,它一次次地爬过来,发现什么也没有后又爬回它的隐藏点。不知是第几次了,一阵凉风吹过,使我的心平静了许多。就在这一刻,我似乎明白了什么,默默地回到家……

——黎晨枫《蜘蛛》

猜你喜欢

道题蜘蛛蜗牛
误会
小蜘蛛冻僵了,它在哪儿呢?
蜗牛说
小蜗牛
蜗牛(共3则)
大蜘蛛
蜗牛
Q博士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