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品社课教学选取教学资源的策略研究
2017-05-27居法元
居法元
摘 要: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教材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这正是课程的综合性的体现。教材所涉及到的知识面广,知识容量大,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然而,也正因为如此,仅凭已有的文本资源难以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品社;教学资源;选取方法;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3-023-2
一、依据教学目标选取教学资源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同时也是教学的归宿,它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着教与学的方向。新课程要求针对教学内容确定相应的三维目标,也就是说,我们的课堂教学所确定的教学目标不应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还应更多地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也就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探究历程和探究方法,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提升。因此,教师在备一节课时,首先必须清楚通过教学,能使学生在哪些方面有所提高,通过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中每一个教学环节,从众多的教学资源中选取恰当的内容来参与设计教学环节,而且,教师在选择教学资源时,要考虑到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那么,紧紧围绕三维教学目标就是选取课堂教学资源的重要策略之一。
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教学资源都从不同的角度直接影响着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所以,依据三维教学目标从众多的教学资源中选取恰到好处的资源参与课堂教学当中,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达成教学目标。
二、依据学生的情况选取教学资源
教育是儿童的教育,课程是儿童的课程,教育向学生生活世界的回归受到国家课程改革的关注。这就要求课堂教学要尊重儿童经验,把儿童从大人世界的控制下解放出来,把儿童的教育交到儿童的手中。《品德与社会》课程就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的,这充分表明《品德与社会》课程本身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
在现代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执行大纲的灵活性,学生应当有选择教学内容的自主权,一切教育活动应围绕着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来进行设计,从而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才会使学生真正做到“乐学”、“好学”,并且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自我,完善自我。然而,学生主体性的焕发与提高也不是空泛的、抽象的,是要通过各条途径加以落实的,其中课堂教学活动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主要条件,那么利用什么教学资源来设计教学活动也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这样才能有利于发挥和提高学生的主体性,以促成学生知识内化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以下几个方面是教师在选取教学资源时应该考虑的:
1.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选取教学资源。
学生生活于火热的现实世界和社会实践中,生活于自然中。学生和他的生活的世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教育不能让学生远离现实世界,课程不能成为隔离学生与现实世界交往的屏障。《品德与社会》课程为学生开辟了一条与他们生活的世界交互作用、持续发展的渠道,倡导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和体验。让学生在体验和探究中不断成长,不断成熟,不断完善。
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选取教学资源时,应该紧紧地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教学回归生活、高于生活、指导生活的课程理念。例如:在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中的《衣食来源》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没有直接把五谷的实物(稻子、麦子、谷子等)呈现给学生,因为虽然这些粮食作物真实地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之中,但是学生很少能接触到,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远,如果在课堂教学时呈现出来,学生会很难辨认得清楚,考虑到这一点,教师在教学时呈现了:馒头、窝头、豆腐、米饭等这些学生经常见到的、经常吃到的一些主食,学生看到这些食物感到非常亲切,这时教师再提出问题:这些食物都是用什么原材料做出来的呢?经过学生的猜测之后,教师分别拿出与主食相对应的“五谷”,这样就引导学生认识了“五谷”,有效地达到了教学目标。可见,教师选取教学资源时,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充分为学生着想,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升对生活的认识,从而真正做到课堂教学为学生的生活服务的课程目标。
2.依据学生的发展选取教学资源。
进入21世纪,为了加快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步伐,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这就要求我们新世纪的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在智育方面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是推进品德与社会课素质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的,它强调学生的学习和科学家的发现只存在程度的差异,而没有本质区别。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像科学家一样,发现各种关系,获得原理。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对一眼就能看到的东西是不感兴趣的,而对藏在其后面的奥妙却很感兴趣。小学生心理的主要特点是:好奇、好新、好动、好学、好胜,针对这些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设计各种探究式教学活动,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切实确立“每个学生都具有丰富的创造潜能”的理念,尊重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式学习实现从被动的接受学习向自主发现、主动探究的创造性学习转变,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潜力,促进他们的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这是我们矢志不渝的追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体现探究学习的特点,其中,教师在选取教学资源的环节中也要注重体现探究学习的特点,不要把所有学习内容都以结果性的学习资料呈现给学生,要留给学生探究的空间,基于这一点,教师在选取教学资源时,要注重教学资源的探究性。例如: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中的《我们的民风民俗》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选取了我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居住的吊脚楼的图片,蒙古草原上的蒙古包的图片、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当地的人们为什么要建造这样的房屋呢?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仔细观察图片,探究房屋与当地环境的关系,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思维主动地获得了知识,同时也锻炼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三、依据教学内容选择呈现教学资源的方式
在品德與社会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精准地选取教学资源,而且还要恰当地选择呈现这些资源的形式。在传统的教学中,学习材料主要是以文字陈述的方式呈现的,并需要老师作细致的讲解,学生通过听讲获取知识,而在新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学中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有效学习,当然,呈现学习资源的形式也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程度,恰当的资源再配以恰当的形式才能使其真正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其最大效用。例如:在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鸦片的背后》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选取了一段《林则徐虎门硝烟》的电影片段,让学生观看后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通过观看影片中的硝烟的场面,有了自己的身临其境般的感受,这时才能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样的内容,如果教师只是用一段文字来呈现“林则徐虎门硝烟”的场面,哪怕这段文字描写得再具体,形象,也不如影像资料更生动、直观。所以,教师在选择教学资源的形式时,应该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用对比的方法感受不同形式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可能产生的不同的教学效果,最终准确地选择教学资源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