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充满生活的气息
2017-05-27谢丽蕴
谢丽蕴
新的语文教学要求我们除了在语文课堂上和课本中学习语文外,还要从生活中学语文,从生活中吸取语文知识。遵照这样的要求,我一直努力将语文教学和生活相融合。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感受生活、参与生活、再现生活,在生活情境中理解语文、运用语文,把生活经验理论化,把语文知识生活化,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此,我做了如下探索研究:
一、阅读教学渗透生活体验
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不同的生活背景和认知水平,挖掘教材内容中的生活素材,寻找语文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有机联系的切入点,使学生自主学习,乐于探究。我在讲授《孔雀东南飞》一文时,在最后一课时设计了一个问题让同学们讨论、探究:导致焦仲卿和刘兰芝爱情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刚开始,同学们只是干巴巴地说,是社会制度,封建礼教所致。我继而启发他们: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假设焦仲卿和刘兰芝就生活在你周围,什么原因会导致他们的爱情悲剧?经过思考以后,同学们开始发言。有学生说,是因为他们两家门不当,户不对,焦仲卿是朝廷里做官的人,而刘兰芝只是一般人家的女子,焦仲卿应该和“非富即贵”这样家庭的女子成婚。有学生说,是因为他们结婚好几年了,都没有孩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嘛!这让焦仲卿的母亲心里很不舒服,所以百般刁难刘兰芝,我们村子里就有这样的例子。有学生还说,是因为他们二人都生长在单亲家庭里,性格上都有缺陷。焦仲卿家里只有母亲,没有父亲,所以母亲很强势,对儿子要求严格,久而久之,养成了焦仲卿懦弱、对母亲言听计从的性格;刘兰芝家里也只有母亲,母亲对女儿宠爱有加,从媒人提亲时,她母亲的话“老姥岂敢言”就可以想象,刘兰芝在娘家就养成了我行我素、倔强的习惯,所以嫁到焦仲卿家后,让焦仲卿的母亲觉得她“行动自专由”,老人说话没有了权威,等等。同学们发言积极,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在同学们基本陈述完自己的观点以后,我趁热打铁,又提了一个问题让他们思考:你如何评价焦仲卿和刘兰芝的殉情?有了刚才那个问题的铺垫,同学们能很快地将这个问题融入生活经验去思考、回答。有学生说,他们这样太自私了,他们成全了他们的爱情,但让双方的老母亲承受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巨大悲伤,这让两位老人情何以堪!有学生说,他们这样太不负责任了,儿子为老人养老送终是天经地义的,焦仲卿作为家里的独子,他离开了人世,将来他的妹妹出嫁了,誰为他的母亲养老送终呢?有学生说,他们这样做太武断、太不成熟了,他们可以先离开家一段时间,等焦仲卿的母亲情绪缓和一点,他们再说服她同意让他们在一起,这样既可以争取自己的爱情,又让其他人不痛苦,何乐而不为呢?……一个问题牵出了这么多的思想火花,这么多的生活体验。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教学,有利于语文课真正走进每位学生的心灵世界,在他们心灵深处形成主动求知与探索的热切欲望,学生会时时把语文与生活联系起来,用课堂内学到的知识去观察社会,观察生活。
二、课堂活动融入生活体验
知识源于活动,没有主体对客体的活动就不可能产生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和认识。教师要把讲台变成舞台,让学生充当生活中的角色,将语文与生活、学习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新学的知识源于生活,这将有利于激发学生认知的兴趣和情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1.课前演讲。语文课堂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形式。我注意精心组织开展,使其成为联系课堂和生活的纽带。我坚持组织学生轮流每节课前作5分钟演讲,并要求内容要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学生从中交流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观察、思考和困惑,如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房价贵问题,物价上涨问题,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我在其中予以点拨和引导,从而增强学生观察社会生活,并作理性思考的能力。2.课堂表演。课文的精妙之处可以通过表演的形式,加以直觀理解,以加深认识。让学生参与课堂表演,既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比如,《荆轲刺秦王》中荆轲行刺秦王的场面,学生通过扮演荆轲和秦王,能更好地理解秦王的惊恐、风度尽失和荆轲的临危不惧、大义凛然。语文课文中许多精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片段,也可让学生积极表演,激发兴趣。如《故都的秋》中,都市闲人闲聊时的对话:“唉,天可真凉了——”“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让学生仔细揣摩、表演,就能感受到作者对那浓郁的京腔京味的喜爱、怀念。3.让学生当“小画家”。学生喜欢通过绘画直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将语文还原为图画,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能够为学生提供再创造的条件。例如,教学《滕王阁序》一文时,在赏析完第二、三段的景物描写后,我设计了一项教学活动:请同学们画出刚才跟随作者到滕王阁见到的美景。学生参与热情非常高,都能将文本中的内容在图画中展现出来,绘画基础好一点的同学在文本的基础上还融入了自己的想象,自由发挥了一下。学生通过画画,不仅在头脑中再现了作者所见的美景,而且在感悟语言的同时获得了再创造的条件,使自己的个性在绘画中得到张扬。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生活,才使得语文课堂如一渠活水,源头不断。
三、写作训练融入生活体验
近几年,新材料作文是高考作文的主要类型,它广受好评,主要因为它限制较少,学生可以自由决定文体、题材,自主立意,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写作能力,但这也要求学生自己要有一定量的素材积累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否则,学生也无法自由发挥,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所以写作教学应该是将生活引入到写作,将写作课程向生活开放。叶圣陶先生指出:“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我一直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具体是这样做的:要求学生每周记两篇随笔,一篇必须写自己身边发生的或观察到的人和事,有时候会规定主题,比如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等节日,要求他们观察父亲或母亲一天的日常,然后记下来。刚开始,学生觉得每天的生活都差不多,没有什么可记的,坚持下来,他们就发现,只要用心去观察,常规的生活也会有不一样之处。比如,今年国庆节后一位学生的观察随笔中这样写道:和父亲站在一起掰玉米,发现父亲的鬓角已经发白,手指就像干枯的树皮一样,一直觉得自己上学很辛苦,现在才觉得父母太辛苦了,我以后一定要加倍努力,取得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也希望他们将来可以不这么辛苦!可见他不仅细致地观察了生活,而且有了自己的思考。另外一篇是生活素材积累,要求学生摘抄一篇社会上新近发生的热门素材,并写200字左右的感悟。这一训练不仅可以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而且可以培养他们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和思考能力。将生活引入写作训练,不仅可以扩充学生的素材积累,夯实他们的写作源泉,而且可以拓宽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生活经历。
课堂上的语文是有限的,可是生活中的语文是无限的。我们应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睁大自己的双眼,去发现、学习自己身边的、生活中的语文,搭起学生从“知识世界”通向“生活世界”的桥梁,让语文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在生活中学并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