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撑起一片爱的天空

2017-05-27黄巧贤

师道 2017年5期
关键词:心理儿童学校

黄巧贤

在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占有不少的比例,且在不断增长。他们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这时候缺少了父母在情感上的关怀、在思想上的帮助、在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容易产生对事物的错误认识,在个性与心理上异常發展,导致终身遗憾。如何引导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学校肩负着重担,教育工作者迎接着挑战,需要多方努力,为他们撑起一片“爱的天空”。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爱心、是责任、也是义务。留守儿童本该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却无形中成了特殊的弱势群体。笔者所在学校地处广州郊区农村,据校内调查发现,约33% 的孩子是留守儿童。2014年到梅州兴宁市罗浮镇支教期间调查,全镇约92%的孩子是留守儿童。调查显示,越是偏远的山区留守儿童越多,因人口流动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一、“子不教,父之过”——儿童现状

(一)隔代教育——走向两极端

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一般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居多。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祖辈的教育存在两个极端,一是他们文化较低,思想保守,精力不济,教育方式很难为孙辈接受,造成孩子反叛的个性。二是祖辈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在物质上放任,较少在精神上管教,造成任性的个性。隔代监管和教育使农村留守儿童不同程度地产生心理问题,对他们的身心发展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在长期情感缺失和心理失衡的影响下,留守儿童易产生不良心态。

(二)自我认定——心理不健康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容易导致“亲情饥渴”,心理、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有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就会表现出“三无”症状:

1. 无法无天。在农村学校违纪学生中,留守学生占绝大多数,孩子行为不良,也无人管束,导致他们逐渐偏离健康发展轨道。

2. 无心向学。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处于一种无人过问的状况,祖辈重养轻教,导致他们的行为习惯较差,厌倦学习。据统计,75%以的留守儿童课堂上不敢回答问题。由于对学习失去信心,开始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

3. 无动于衷。由于缺乏父母健全的关爱和沟通,许多留守孩子长期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不喜欢与人交往,口头表达能力较差,胆小怕事,长期的自我封闭,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的性格内向、孤僻冷谈,对所有人和事都无动于衷。由于长期远离父母,留守儿童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导致其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有犯罪的倾向。

(三)缺乏照顾——安全不保障(略)

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四心”浇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少年儿童的成长与未来,对留守儿童更是时时挂怀,刻刻惦念,提出“要关心留守儿童”“让他们都能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农村留守儿童无论是学业、心理、健康、前途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从家长、孩子、学校等方面做出努力,让农村留守儿童能健康快乐成长。

(一)与家长交心

作为教师,应该加强与留守学生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虽然家长不在当地,但可以通过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与他们定期联系。对于临时监护人沟通可以通过家访、面谈等方式,达到真诚沟通、解决问题的目的。可以指导家长或临时监护人学会和孩子沟通的方法技巧,转变教育观念和育人方式,更多关注孩子的身心状况、学习情况、生活方式等,多鼓励孩子努力学习,提高教育孩子的水平,让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教师还可以建立访问记录表,对孩子情况作跟踪,以达到有效教育的目的。

(二)给孩子爱心

身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爱每一个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因为“爱”能使他们感受到心灵的震撼,在润物无声中感到老师胜似父母,学校胜似家庭。教师与留守儿童交流谈心,用爱心呵护他们,了解他们每时每刻的动态、想法,以便有针对性地帮助。

案例一:

在梅州支教期间,我任教的四年级,有一个全校最调皮的孩子小源,他的父母离婚,都去了其他城市打工,他跟着年迈的爷爷生活,爸爸只有过年才回来看他,平时不闻不问,自小没人管教。他天天欺负其他年级的学生,威胁别人给钱,抢人家的东西,用石头砸人的头,把别人的学习用品撕烂、扔掉……不完成作业,上课大吵大闹,影响同学们的情况更是天天上演。整个村子里的人都认识他,校长老师有时也对他无能为力,同学们更是避而远之。我经过深入分析他的特点,制订了一套教育方案:找出原因(家庭原因)——寻机靠近(共同兴趣)——付出时间(谈心交流)——树立威信(表扬鼓励)——以理服人(言出必行)——呈现效果(时间证明)……经过一个学期的耐心关爱,小源有了很大进步,作业基本能自觉完成,有时忘记,第二天立即自觉补做。上课经常积极举手发言,从完全不能读准一句话,到拿起课文能读通顺一段话;从经常欺负同学,没人愿意跟他玩,到大家都表扬他的纪律进步最大;从他与老师交流的各种逃避,到每天都粘在老师身边主动找话题聊天,帮老师做事……

启示:

“用智慧启迪智慧,用心灵感化心灵”,“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小源的身上可以看到,作为教师只要对留守儿童付出爱心,找出原因,寻找应对策略,相信孩子都是可塑的。爱孩子,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他们,并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的亲近和“爱”。

(三)让家庭关心

目前多数农民工文化程度不高,他们误以为教育孩子是学校和老师的事,作为家长没有多大的责任,只需要付钱给物就可以了。有的也认为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孩子自身聪明与否有关,反正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孩子教育得怎么样也无所谓,赶快长大出去打工挣钱就可以了。家长应该改变这些不正确的思想,明确教育子女,父母应该尽已之责。

案例二:

我曾教过一个一年级的学生——小东,他的父母外出打工,与伯父伯母生活,当他刚踏入陌生的学校就读时,完全不适应学校新的环境和生活,整天想妈妈,经常恐惧、烦躁、不安,不愿意上学,天天在学校门口哭,不愿进学校门。作为班主任,我一开始天天在学校门口哄他进校,进班,他坐在座位上也是趴着哭。此非常久之计,了解他的情况后,我给他在外地打工的父母通了电话,告诉他们小东在校的情况,并约定每天到校后让小东与父母通电话。他的情绪慢慢地安定下来了,能自觉进校。以后隔几天再通一次电话,后来隔一周,隔一段时间……小东渐渐地适应了学校的学习、生活。

启示:

作为家长,必须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承担起来,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必须定期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加强与孩子的亲情交流,搭建起留守儿童与家长沟通的桥梁。沟通的时间间隔越短越好,了解孩子的生活、教育情况以及孩子的心理变化。沟通内容力求全面、细致,沟通中父母要明示他们对孩子的爱与厚望,希望孩子能理解他们的家境与现状。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无暇的“翡翠”,只要心里装有父母和亲人的爱,他们就有积极向上的原动力,就会学得更棒,做得更好。

(四)促学校用心

1. 营造良好环境。布置舒适、健康的学习环境、校园文化,建立留守儿童教育机制,并纳入班主任工作考核中,班主任负责留守儿童的思想、学习、校内安全监管等,并定期与他们的父母及监护人沟通。

2. 心理健康帮扶。学校制定心理健康教育方案,教师充分利用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对思想、纪律、学习等方面出现问题的孩子制订心理辅导计划,定期开展心理辅导,做好记录,跟踪教育。做到细致入微,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力求对儿童的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帮助儿童健康、和谐发展。

3. 开展相关活动。学校除了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还应该开展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开展主题班会《我是个快乐的孩子》等,引导孩子快乐成长。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游戏《团结就是力量》等,增强孩子集体归属感,让留守儿童体会到在学校学习、生活的溫暖,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同学的包容。

案例三:

我在梅州支教期间,任教班级95%是留守儿童,他们的校园生活苍白,活动少,学习单一,缺少爱的教育。为此,我想方设法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播放音乐、电影提高他们的艺术情操。教他们摄影,培养多种兴趣。陪他们一起看课外书,提高阅读能力。与他们运动、游戏,增进彼此感情。关心他们的生活,给予更多的慈爱。加强安全教育,保证他们健康成长……不管什么时候,面对孩子们的微笑,我报以更灿烂的微笑。面对孩子们的苦闷,我耐心做好心理辅导。我的一举手、一投足,传递的更多是一种快乐,一种爱意,一种鼓舞。

其实,农村留守儿童单纯、可爱,如同一张白纸,只要教师给他们七彩笔,孩子们定会报以七彩的图画。留守儿童往往都是生活在亲情真空中的孩子,教师要把对他们的教育作为专项工作,常抓不懈,不仅要肩负教育孩子的重担,还应该充当他们亲人的角色,用爱心呵护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在温暖的集体中体会到生活的快乐。

(作者单位: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邹韵文

猜你喜欢

心理儿童学校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留守儿童
学校推介
六一儿童
心理小测试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六·一”——我们过年啦!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