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会辩证分析(上)

2017-05-27冯慧敏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6年21期
关键词:鹿群香菇露珠

冯慧敏

【话题导入】

辩证是老子哲学中的“祸福相依”,是孙子兵法中的“以柔克刚”,是古代医学中的“同病异治”,是传统艺术中的“以少胜多”。辩证思维是现代科学的主要理论工具,是解开宇宙之谜的一把金钥匙。写作议论文,当然也不能缺少辩证分析。在议论过程中,辩证分析,就是要从事物的两方面入手,或一分为二认识事物,或比较异同,或从侧面与正面、个别与整体的关系思考。辩证分析有助于全面认识,揭示事物特征,提出准确的观点。

【技法梳理】

辩证分析是使论证深入的关键,而影响同学们辩证分析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没有按照形式逻辑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出现了低级错误;二是不会用辩证思维的方式去分析,论证肤浅。故写作议论文时要想辩证分析,就要先学习哲学原理,即坚持用辩证法的全面观、联系观、发展观“三观”来进行分析论证,从而对事物做出正确的、合乎事理的评价。

其一,学会全面地分析问题。任何事物都由矛盾组成,有不好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既要看到矛盾中肯定的、主要的、正向的一面,也要看到否定的、次要的、反向的一面,这样才能全面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否则,就会说“一头话”,进入以偏概全的误区。譬如人多力量大或人多力量小,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人多力量大或人多力量小,而是要区分不同条件下、不同环境里的不同情况。在人浮于事或内耗很大的地方,责任分散,职责不明,当然是人多力量小;在众志成城的情况下,当然是人多力量大。关键在于同志、同心、同力,这样人多力量肯定就大。反之,则力量当然就小。这样分析说理就不是形而上的,而是一分为二的,因而能使人信服。

写作议论文时,一定要对问题进行全面分析,避免只从一个角度、一个侧面谈问题,从而导致片面化和绝对化。如习作《酒好也怕巷子深》的开头:“‘酒好不怕巷子深这句古话,用以提醒人们重视商品质量,不搞‘假、冒、伪、劣等歪门邪道,无疑是古今咸宜的金玉良言。但是如果把话说绝对了,认为只要‘酒好,一切‘巷子深等外部条件都可以全然不顾,‘皇帝的女儿不愁嫁,那就大错特错了。”作者写“酒好也怕巷子深”,先写“酒好不怕巷子深”,肯定商品的质量对商品的重要性,接着指出只重视商品质量,不重视“巷子深”等外部条件的影响是大错特错的,并据此在后文展开深入的论证。开头一句“酒好不怕巷子深”看似废话,实则不然,正是有了这一句话,使读者觉得作者是在全面审视问题,辩证地分析问题。

其二、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要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分析和它有关的其他问题,既要正确分析和区分前人的成就和不足、是与非、功与过等,又要分清什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什么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等。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避免孤立地、简单地看问题,说出“过头话”。即使是为了体现自己的观点而强调事物的某一方面,也不要把话说得太肯定、太绝对,否则就站不住脚。如:

美国一个自然保护区,原来有许多鹿群和狼群。人们为了保护鹿群,把狼全打死了。鹿群在尽享太平的10年里,由4000头猛增到4.2万头。但舒适的生活使它们运动量减少,体质下降,而后大量死去,剩下不到4000头。最后只得请“狼医生”。鹿群又处于狼群的围捕之中,恢复了生机。

我们可以“鹿群——狼群”的相互联系,阐明二者之间的关系,并由此展开论证。论证中要处处注意联系,注意事物间的相互作用,使联系成为文章的靈魂。

联系的观点作为一般的哲学原理,可以构成演绎推理的前提,帮助我们形成论点、论证论点。习作《从伐树种菇所想到的》指出这样一个事实:福建省尤溪县香菇生产规模越来越大,香菇的生产给农民打开了一扇“致富”之门。与此相关联的是,随着香菇生产的扩大,碎木屑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大片的阔叶林被砍伐了,甚至被砍伐殆尽。如何看待这一事实?作者写道: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孤立的事物是没有的,香菇的生产也不例外,最起码应具备生产香菇的原料。这样,作为香菇生产基本原料之一的阔叶林,自然就与香菇生产结下了不解之缘:要大量生产香菇,就必须要砍伐大片阔叶林,从而影响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作者分析了单方面扩大香菇生产的严重后果,并且指出:

经济要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产业结构。香菇的生产也好,阔叶林的生产也好,都是这个产业结构中的一部分,作为这个产业结构的领导者,就必须认真调查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对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措施作出统一的规划。

其三、学会用发展的观点分析事物。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在运动、发展、变化之中。论证一个问题的时候,如果采用静止不变的观点分析,就不可能揭示出它的内在规律,就必然违背事理,容易说出“到头话”。只有抓住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在发展中分析问题,才能把握问题的实质。2015年天津高考卷的作文题“范儿”,源自近年来社会上流行的词。我们可以用发展观来分析,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找到切入口。习作《“思变”岂待“穷”之后》一文,作者提出“‘思变岂待‘穷之后”这一论题后,在文章的主体部分中,用事实说话,先说德国足球的衰落,说明德国球队不“思变”,不求发展,最后而走上“穷途末路”;后说环境保护问题,这是“大而言之”,其着眼在于发展思变;最后谈自身学习,在未“穷”时应有“忧患意识”,要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不要在“穷”时再“思学”,这就“小而言之”,仍是从发展的角度来分析,使所分析的问题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说服力。

总之,辩证分析方法既是一面洞烛幽微的明镜,也是一柄锐利的解剖刀,它在议论文写作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必须引起同学们的高度重视。只有掌握了它,才能使论事说理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学以致用】

诗人埃米·罗厄尔的短诗《境》:“在枫叶上/露珠红红地闪烁/在荷花上/露珠有着泪滴似苍白的透明……”

赏读上面这首短诗,写一篇文章。要求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这是一首典型的意象派小诗,作者用“闪烁”和“苍白”表现“露珠”在“枫叶”和“荷花”这两种不同位置上的感受来反映人生。“闪烁”一词,把“露珠”的特点展现得鲜明突出,也凸显了“露珠”在实现自我价值时的自豪和成就感;“苍白”一词,却体现了“露珠”湮没于浑然一色之下时默默无闻的忧伤。同样是“露珠”,在枫叶上因为枫叶颜色的映衬而“红红地闪烁”,“露珠”是快乐的;小诗描写荷叶上的“露珠”“苍白的透明”,还用了一个比喻:“泪滴似”,“泪滴”这个喻体透露了“露珠”的沮丧、悲伤。如果“露珠”在这种情况下是快乐的,喻体肯定不会用“泪滴”。可见,这首哲理短诗采用对比手法,形象地揭示出这样一个道理:同样的事物在不同的环境背景下会呈现出不同特征。总之,判断立意是否切合本则材料,关键在于能否从三者之间关系(露珠在两种情况下的结果)切入。抓住了这一关键点,就切合材料主旨;否则就会偏离材料主旨。

猜你喜欢

鹿群香菇露珠
残酷的默契
小露珠
露珠
鹿群赛跑
香菇何首乌降血脂
圆斑鹿的等待
圆斑鹿的等待
如何翻译“香菇油菜”?
露珠
小香菇的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