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小说阅读指津

2017-05-27陈海峰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7年5期
关键词:聋子上善若水家村

陈海峰

《菱荡》以其诗意的语言,秀美的画面,质朴的人物、淳厚的民风浸润读者心灵,展现“诗化小说”的独特风格,是现代抒情小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单从小说架构上分析,作品情节的弱化給喜欢故事的读者带来很大困惑,那到底如何读懂作品内心呢?如果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赏读,也许你会有所领悟。

一、观自然风景

“陶家村在菱荡圩坝上,离城不过半里”交代位置,写菱荡外围是陶村,且离城很近,暗示菱荡不仅滋养陶村的人们也是城里人喜欢的去处,为下文洗衣的场景做铺垫。

“菱荡属陶家村,周围常青树的矮林,密得很。走在坝上,望见白水的一角。荡岸,绿草散着野花,成一个圈圈”写菱荡四周是常青的矮密林,这恰到好处的遮挡,让菱荡好似躺在舒适的摇篮里,既享受阳光、清风,还能眺望远近的山峦和农田,这个佳处还有白水,阳光下河水泛起的粼粼波光,使人想纵身一跃,变成一尾鱼,尽情享受欢愉时光。再放眼望去,岸上绿草丰茂,野花点缀其中,这如同美丽的花环镶嵌在菱荡四周。

“太阳已下西山……坝上庙的白墙,坝下聋子人一个”,跳跃的文字,勾勒出夕阳、青天、绿水、白墙、一人组成的悠闲、疏朗的水乡景致,大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境。灵动、舒缓的菱荡令人怦然心动,作家愉悦心情跃然纸上。作家对菱荡的赞美、向往之情溢于言表。

二、品田园生活

小说没有完整情节,但有细腻的细节,它们构成的一幅幅剪影,是探寻作品内核的一个关键。

洗衣图:“太阳落山以及天刚刚破晓的时候,坝上也听得见她们喉咙叫……野花做了她们的蒲团,原来青青的草她们踏成了路”,无论黄昏、黎明,都能听到菱荡传来女子洗衣喧闹声,歇息的嬉笑声以及此起彼伏的捣杵声,平凡人家日常生活气息扑面而来,令人陶醉。更让人沉醉的是空气中弥漫的野花、青草清新气味。青天白水间的辛劳全被青山绿水的秀丽和芬芳一一洗去,欢愉和满足的嬉笑声让乡间生活充满乐趣。作家的歆羡和赞叹荡漾在朴实的文字背后。

耕作图:作品简单几笔点染出聋子种田、卖菜、摘菱角的劳作画面,勾勒夕阳西下挑水浇菜的生活镜头。聋子静静劳作、默默付出,与洗衣的喧闹形成对比,凸显出菱荡宁静、和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令人陶醉。

私语图:张大嫂和女伴在菱荡里洗衣嬉笑并且泼辣大胆撩起衣角乘凉的对话场景让作品充满浓郁的人间烟火味,得知挑水的是她们口中的聋子后,不惊不慌,还放心的说了一声:“聋子”,毫不设防的心让暖暖亲切感弥漫在菱荡清香的水面上。菱荡的静美和自由令人向往。生活在菱荡周围的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恬静自足的生活,在这个如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里有一位卑微的乡下人,他就是作品主要人物——陈聋子。

三、悟上善若水

读者难以在浮光掠影中识得陈聋子美好心灵,深入细读方能体会作家对这个平凡乡下人的钟爱。平凡并非是没有深度,恰恰相反,他身上闪现着平凡人性的美丽光辉,寄予作家一种理想和追求。

陈聋子的勤劳诚恳、淳厚朴讷。他是二老爹家十几年的长工,“城里人并不以为菱荡是陶家村的,是陈聋子的”,看出他是菱荡辛勤耕耘的“主角”,他的勤恳朴讷让晨昏劳作的洗衣女子“熟识并喜欢”他,面对打趣他也从来不愠不恼,“他无话回,笑是笑的。菱荡圩的萝卜吃在口里实在甜。”微笑的空气里,可以咀嚼出陈聋子淳厚善良的情意,“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在这里充分展现。

陈聋子的坦荡磊落、淡然超脱。他用默默付出成为二老爹最信的人;用静静奉献成为城里人最喜爱的人;用坦荡超然成为张大嫂口中亲切的“聋子”。他静静付出的姿态就像默默奉献的菱荡一样,在日出日落的水乡里用甘甜的清澈滋养着人们。

陈聋子的心明眼亮、幽默智慧。“轻易不见他说话,别人说话他偏肯听,大家都嫉妒他似的这样叫他”可见他并不聋,只是话极少,倾听的姿态让他具有洞察世事的心,练就智慧达观的眼,成为人们“嫉妒”,实质是赞美的对象。文中只有三处聋子的语言:一是开头“他说:‘张老头子摆渡,不是要渡钱吗?摆渡依然要人家给他钱,同聋子‘打长工是一样,所以决不能升天”,他用智慧洞察世事,体现超人的深刻见地,聋子心明眼亮。

二是“聋子就咕噜一句:‘你看街上的小姑娘是多么好!”,聋子送菱角被大狗伏在左右肩头吼叫的时候没出一声,只是搂紧篮子,等到小姑娘出来替他解围时,“牙齿都笑出来了”,这个细节是震撼人心的。聋子绝不伤害对他吼叫的狗,写出聋子心地的纯净善良。“你看街上的小姑娘是多么好!”体现聋子在静观默想中是非分明,绝不含糊。

三是结尾处“聋子眼睛望了水,笑着自语—— ‘聋子!”,这个神情和语言描写意味深长,写出他对人们戏称他为聋子“拈花一笑”,充满超然达观的会心又体现亲切幽默的禅意,看着水的眼里盛满笑意,在菱荡的柔波里,温柔的享受人们给予的信赖。这脉脉流水和静静聋子形成一种会心的默契,“上善若水常处下,至德本在百姓家”,聋子用“大智若愚”诠释了“上善若水”的自然自在。

这是勤劳诚恳、淳厚朴讷、淡然超脱、智慧幽默的聋子,是水乡仁者,是生活乐者,是“上善若水”的智者,是“拈花一笑”的禅家……

塑造这样一个平凡又有深度的卑微人物,寄予了作者对那种平淡自然、怡然自乐、了无心机,宁静美好的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猜你喜欢

聋子上善若水家村
城郊经济“围城”——申家村“弃工务农”现象解析
上善若水
幸福像花一样开放——蒲城县闫家村的金银花海
上善若水(之三)
上善若水
袁家村,休闲农业的2.0时代
上善若水
聋子伯伯
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