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专项演练
2017-05-27
不可貌相的火龙果
□祁云枝
十多年前,当我第一次在超市水果区看见火龙果那怪异的长相时,吃了一惊。不禁在心里暗暗描摹它妈妈的长相,该是高高大大的热带雨林植物吧。
第一次看到火龙果树时,又吃了一惊——火焰般炫目的火龙果,竟长在霸王鞭上!大概是火龙果孩子太大、太重,妈妈们的躯体全都耷拉下来,趴在简易木架上,不堪重负。只有艳红或青绿的火龙果,霸气地从绿茎中探出头来,注目我的惊讶。微甜爽口的火龙果,竟然是仙人掌科植物霸王鞭的水果!这浑身长满刺的家伙,竟然可以结出人人爱吃的水果!
其实,仙人掌科植物所结的果实,我第一个吃到的就是火龙果。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怎么也不会想到它们的母子关系。
北方人或许对霸王鞭不熟悉,但对仙人球都熟悉吧。嫁接仙人球的砧木就是霸王鞭——嫩生生、胖乎乎的绿茎上,有三四条突起的棱角,棱角上遍布着坚硬的刺,如同传说中“霸王”手里挥舞的鞭子。
老家在巴西、墨西哥等中美洲热带沙漠地区的火龙果,在经历了高温、干旱、多风的磨砺后,逐渐练就了一身绝妙的生存技能。霸王鞭所做的第一步,是将浑身上下的叶子变身成坚硬的刺,一来,可以减少水分蒸发;二来,能够抵挡沙漠动物们饥渴的嘴巴。
接下来,霸王鞭将自己的根系长度变短,让其伸缩范围变广,目的是在下雨时,收集更多的雨水。不仅如此,它还努力长出气生根,以吸收空气中更多的水分。靠着这些游龙般的气生根,霸王鞭可以轻松地爬上岩石、沙堆以及任何超过它们身高的物体,竭力收集阳光,汲取攀附物体上的营养,然后贮藏在自己厚厚的肉茎里。
遇上干旱,这些存货,就派上了用场。
沙漠里,白天气温太高,对于霸王鞭来说,选择白天开花,高温灼伤的不仅仅是娇嫩的花朵,还包括传宗接代的伟业。那就夜晚开花吧,霸王鞭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晚上7点开始,看似笨拙的霸王花苞徐徐打开,如玉如冰琢出的花瓣,一点点绽放。花朵很像昙花,是多层喇叭状,花蕊姣黄,花瓣洁白,花香雅致。只可惜,一朵花的美丽,只能维持一夜,天亮时便默默凋谢萎蔫。
刚刚爬上枝头的火龙果宝宝,是青绿色,隐在无数绿茎的中间,并不起眼。随着果实的长大,红色逐渐增多,当整个果实变成艳丽的玫红色,就是火龙果对沙漠动物们的宣告:“点心出笼了,快来享用吧!”它要用这些点心来换取种子的传播。
火龙果的悉心设计,体现在果实的每个部分:“点心”的外表看似有鳞片,其实是光滑的,让动物果腹;将黑色细芝麻粒般的种子,散布在浆状(胨状)果肉里,丝毫不影响味道和口感。即使部分种子被动物的牙齿磨碎了,火龙果也在所不惜,因为每个果实内含有数千乃至上万粒种子,前赴后继。不仅如此,火龙果还让种子具备了“穿越”功夫,能够在动物的肠胃内走一圈,而不被消化。于是,用火龙果填饱肚皮的动物,打着饱嗝转悠到其他地方便便时,就替火龙果远距离播了种,还顺带施了肥料……如此这般,火龙果代代相传。
现在我国南方乃至内地,都可以看到缀满火龙果的植株。不同的是,在原产地,火龙果靠蛾子和蝙蝠传粉,而在内地,必须要仰仗辛勤的果农。
火龙果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不仅调动了沙漠动物的积极性,人类,也逐渐成为它传播大军中的一员。
(选自《知识窗》2015年第12期)
1.第二段画线句中的“竟然”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2.第五段中说的“绝妙的生存技能”有哪些?
3.第九段中的黑体词“穿越”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植物的“分身术”之谜
□王贞虎 周 周
所谓“全息胚学说”,就是说生物体每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在化学组成模式上与整体相同,是整体成比例的缩小,也就是说世界上每一种生物都具有“分身术”的“魔力”。
淡水水螅的母体上有时会长出一个个芽,这些芽,脱离了母体依然能独立生活;涡虫可以通过无性横分裂的方式繁殖,断裂后的每一段都能发育成一个完整的新个体;水蛭的大部分体节,都有相同的内脏和相同的结构,每一节都是一个特化胚胎,所以把水蛭切成段就会长成两条新的水蛭……
动物界的“分身术”多如牛毛,植物界的“分身术”更是数不胜数。
马路边的棕榈树,它的叶子,由薄扇似的叶片和长长的叶柄组成,仔细观察一下叶子的整个外形,当把它竖在地上与全株外形相比时,你会发现,它们的外形是多么的一致,只是大小不同;一个梨,它的外形与它的整体果树形吻合。行叶脉的植物,它们都是从茎的基部或下部分枝,主茎基本无分枝;相反,叶脉为网状的植物,它们的分枝多呈网状。
大仙人球上长着许多的小仙人球,但都是能够独自“发育生活”的“全息胚”,把它们取下来移栽,就会长成新的个体;蟹爪兰,它的每一节变态茎都是特化的胚胎,栽种到土壤里,就能从叶片边缘长出一个个幼体,有根有叶,“胚”性十足。时下很火的多肉植物,分离出一片叶子,放在土壤表层,就会慢慢地生根,成长,最后长成和“母亲”一样的独立个体,然后,还可以继续分离,成长……
竹节海棠的一片落叶,也能在地上生根发芽,这显示了植物叶子的胚胎属性。杨树的叶子,从形态上就可以看出,它是发育程度很高的全息胚,实际上一片叶子就是一株扁化了的杨树。针叶树的针叶呢?也是这样,只不过发育程度很低。植物的根茎和块茎同样都是特化的“全息胚胎”,像生姜、美人蕉、马铃薯等,都可以利用根茎或块茎来繁育植株。
那么,這些植物为什么会产生“全息现象”呢?
我们知道,就像一个鸡蛋的卵细胞——蛋黄受精后能孵化小鸡一样,生物的受精卵或起始细胞都包含有生物体的全部信息,能够发育成新的生物体。生物体上的一般细胞,就是体细胞,也含有生物体的全部信息,有潜在发育成新整体的能力。植物体上的许多细胞,都可以人工培养,使它们在培养基上发育成完整的新植株。不过,由于受到整体的控制,它们在发育过程中便会发生特定的变化,最后特化为生物的一个组成部分。比如在植物体上,会成为一张叶片,一只花朵,一个分枝;在动物体上会成为一个器官,一个节肢等。
根据植物全息的这种规律,人们已将它应用于农作物的生产。例如,将马铃薯块茎上的芽眼切下做“种子”,分别以“蛇皮粉”“跃进”等5个马铃薯品种的块茎为材料,将它们的芽眼切块成远基端芽眼和近基端芽眼两组,进行种植比较试验。实验结果显示,以远基端芽切块制种生产时,各个品种均增产,平均增产达19.2%。
(选自《奥秘》2015年第12期,有改动)
1.本文的标题是“植物的‘分身术之谜”,为什么第二段写水螅的“分身术”?
2.本文是从哪些方面对植物的“分身术”进行说明的?
3.请用简练的语言解释植物的“分身术”之谜。
“脑控”成为科技新宠
□吴佳荃
科技电影中主角用意念移动物体的场面时常让人心潮澎湃,如今这已经不再仅仅是一种幻想。科学家通过对大脑这一人体最重要的器官的不断研究,开发出了多种“脑控”科技产品,充分发挥了大脑的指挥功能。
英国一名设计师日前开发出一种脑控独轮车,工作原理是骑车者佩戴一种由脑脉冲控制的特制护目镜,通过蓝牙技术与独轮车动力系统保持即时联系。一旦前方有障碍物,护目镜检测到脑脉冲的变化就会自动发出减速或停车指令,保证骑车者的安全。这种独轮车是依靠环保电池驱动的,每次充分充电后可以骑行4小时。
美国国防部的一个实验项目开发出了一种传感器,植入瘫痪患者脑部后就能够用意念操控机械手臂,大大便利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这项技术依靠一个由数百个接触点组成的4毫米传感器实现,每个接触点对应大脑中特定的位置,能够即时“解码”从脑细胞和神经中传来的信号。信号被传递到电脑之后,由特定软件对照人体运动模式进行解码分析,并生成操作机械手臂的代码。
无独有偶,韩国高丽大学的研究小组也致力于帮助瘫痪人群获得活动的能力,为此他们研发出一款先进的外骨骼机器人。这款外骨骼机器人通过脑电波接口测量信号并读取用户的脑电波,再由信号处理系统筛选出正确指令并给信号分类。最终,通过匹配分类脑波与大脑发出的信号,确定外骨骼机器人的运动方式,完成用户的指令。
巴西世界杯开幕式上,一名残疾人利用脑控技术完成了开球仪式,让全世界观众共同见证了脑科学技术的发展。这项脑机接口技术近期也有新的发展,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装置来远程控制机器人,旨在帮助残疾人士探索未知区域。测试者需要在脑中植入芯片,或者戴上布满金属片的脑电头套,通过脑电波变化来指挥机器人的行动。
由此看来,国际脑研究组织将21世纪称为“脑科学时代”不无道理。目前人类对大脑的研究仍然是有限的,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相信未来脑控技术将在更多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年12月12日)
1.本文的標题有什么作用?
2.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3.请仔细阅读本文中介绍的几项“脑腔”技术产品,归纳其基本的系统结构。
4.最后一段画线句中的“此”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