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丢弃过去才能感到幸福

2017-05-27

家庭医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旧事照相机外界

人到老年,总有些丢不下的东西。比如陆放翁就念念不忘“但悲不见九州同”;《儒林外史》中老吝啬伸两指头不闭眼,到死都不忘聚财。有了萦萦在怀的执念,就有了萦绕不去的历念。于是,那滞留难消的旧事,总是固执地涌上心头,让人不能释怀。比如,有的人感到自己的人生不如意,总是感叹自己在事业上的不幸,懊悔以往的错误决策,抱怨人生的坎坷。比如前些时遇到一位多年不见的女同学,老来婚姻失败,孤身一人,于是整个下午都在滔滔不绝地述说儿时父母的偏心,成人后自己对家人的付出和弟妹的不悌,以及丈夫的不忠……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有八九。然而人到老年,却总是忘却不了痛苦的往事,就等于时时刻刻在你的脑海里再现那些不愉快的画面,让你持续地生活在仇恨、懊悔、抱怨等负面情绪中,不知不觉中伤害着你的身心健康。

《庄子》书中描述的至人,就在这方面为老人树立了一个典范。虽然外界事物纷至沓来,影响着你的心灵,但至人的用心好像一面镜子,过去出现过的映像不会留存,不需要清除出去;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事情,不会主动地迎上去映射(不将不迎);当下发生的事情,虽然会映射在镜子中,过去了却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应而不藏)。所以,至人能够战胜外界事物的影响而自身不受损伤。

随着生活的富裕和文化的普及,照相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之一。大家都喜欢随时随地将自已生活中美好的畫面拍摄下来,留存给以后回忆和欣赏。但谁都不会在照相机里留下自己不幸时痛哭流涕,或失败时沮丧面孔的画面。人心不是照相机,不会有选择地按下快门,于是幸福或痛苦一股脑儿存下。然而,无论过去的幸福还是痛苦,如今都已是历史。既不代表现在,更不预示未来。所以,老人养生,应当像镜子一样丢弃过去,活在当下,享受眼前的美好与快乐。这对于健康长寿是非常必要的。

要想用心如镜,必须注重自己的修心养性。庄子所言的至人,就是修心养性达到圆满境界者。镜子本空,所以才能映射当下的画面且应而不藏。人到老年,过去的经历中总有刻骨铭心难以丢弃者,这就沉淀下来构成执念,影响着你的当下和未来。心中没有执念,才能摆脱过去,真正的明了自己当下的念想,且过去了就不再联想。

其实,类似的说法在传统养心方面多有论述,比如《金刚经》中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说你不要固执于旧事而执念难除;明代洪应明《菜根谭》说“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过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其义也是如此,只是不如庄子说的那么透彻。养生诸君不可不明。

猜你喜欢

旧事照相机外界
外界诱惑大 让你转钱必有诈
农耕旧事十二韵
城郊旧事
How photography was developed
城南旧事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设计的外界包容性分析
秦地旧事
最早的照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