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的“时”与“天”
2017-05-27夏康全
夏康全
高中语文教科书有两篇文章是写项羽的,一篇是《鸿门宴》,一篇是《项羽之死》。读过这两篇文章的人对项羽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掩卷而思,会发出太多叹惜。
尤其是《项羽之死》一课,课后专设一题,有意引导学生思考:“项羽该不该过江东,历来意见不一。试就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多次听此课,凡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时,学生发言积极,讨论热烈,但意见不外乎两种:一种认为项羽应该过江东,此类学生大多用杜牧《题乌江亭》诗“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作为理由。另一种认为项羽没必要江东,此类学生多用王安石《乌江亭》诗“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作为理由。过与不过,把决定权全放在“江东子弟”身上,未免太偏狭、太简单。其实,过于不过,关键在项羽。项羽为什么没有过江东?这取决于项羽的“时”与“天”。
什么是项羽的“时”?项羽在《垓下歌》里唱道:“时不利兮骓不逝!”,这里的“时”即“时势”,当时战争发展的情况对项羽非常不利。那么项羽的“天”又是什么呢?在《项羽之死》一文中,项羽三次说到了“天”:一处是“然今卒困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接着一处是“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再有一处是“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三处所说之“天”应属同一意义,是什么意义呢?难道仅指“天命”吗?个人认为项羽所说的“天”有着丰富的含义,“天命”只是它的神话意义,是项羽为自己的失败无法解释找出的一个冠冕堂皇的说辞。其实,“天”有着更为现实的意义,这个意义项羽也是明白的,因为“卒困”楚军的不是“天”,而是刘邦的军队;使项羽“愧于心”而无颜面对的不是“天”而是江东父老,“愧于心”且惭于见江东父老的不是“天”,而恰恰是项羽自己。由此可见,在项羽心目中,“时”与“天”本质上是一致的,即都指当时战争发展的形势。
古话说“时势造就英雄”,但“时势”利用不好,也可能会毁灭英雄。那么,“时势”又是如何把项羽一步一步推上巅峰而后又一步一步把他逼入绝境的呢?不妨结合阅读《项羽本纪》全文,作一全面分析。
蓄势待发。蓄三种势:一是充分利用自身的良好素质,强身健体。高八尺有余,力大能举鼎,才气超过常人。二是胸怀远大,砥砺心志。当见到秦始皇渡浙江,游会稽时,则说:“那个人,我可以取代他”。三是练就超人之能。他不学书,不学剑,而学万人敌。在吴中,年轻气盛的项羽如龙游大海,腾云驾雾待有时。
势如破竹。一是响应迅速。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陈涉在大泽乡起义。九月,项羽与其季父项梁立刻响应,斩会稽首,得精兵八千人,宣布起义。二是发展迅猛。人数由八千发展到两万,再由两万发展到六、七万,进驻坝上时人数发展到四十万。三是所向披靡。项羽身经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经历的主要战争有:攻打秦嘉,秦嘉战死。攻打襄城,襄城投降。激战定陶,两败秦军,斩杀李由。救赵国,宋义不前,斩宋义,亲率大军,过漳河,背水一战,大败秦军主力。战纡水,大败章邯。攻破函谷关,直捣咸阳。项羽进军,一路摧枯拉朽,势不可挡。
势焰熏天。项羽在打败秦军以后,召见诸侯将领,当他们进入军门时,一个个都跪着用膝盖向前走,没有谁敢抬头仰视。自此,各路诸侯都隶属于他。就连最先进入咸阳的沛公闻说项羽要攻打他时,也大为吃惊,连续三次问张良 “怎么办?”最后只得依项伯之策,登门道歉,上演了一幕惊心动魄的“鸿门宴”。随后,项羽屠咸阳,杀子婴,烧秦宫,分封诸侯,自立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此时的项羽一言九鼎,势焰熏天,霸有天下。
势均力敌。这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也经历了几个阶段。势力此消彼长阶段:项羽分封诸王后,田荣不服,率先反叛,合并三齐。陈馀联齐,合击常山,复辟赵王。汉定三秦,并数遗书项王,表示“如约即止,不敢东”,以此麻痹项王。田荣被杀后,其弟田横收拾齐逃亡兵卒数万人,反城阳。项王忙于四处剿灭战火,兵力在战争中不断削减。而汉王则统率五个诸侯的兵力,队伍发展到五六十万人。战争互有胜负阶段:楚汉相争,先是汉王败多,汉王与项王战于彭城、泗水、睢水,均以惨败而告终。后来楚与汉战荥阳南京、索间,汉均败楚,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再后来刘邦又采纳陈平之计,离间项王和范增,范增走死,项王身边失去一得力谋士,大大降低了项王的势力。随后,楚汉数次相争,也几乎都是拉锯战。汉王拖而不决阶段:因彭越多次进攻梁地,断绝楚国的粮食供应,项王非常担心,项王请求与汉王速决,汉王则说:“吾宁斗智,不能斗力。”与项王打消耗战。取得相对均衡阶段:项王本已将汉王包围在成皋,占有优势,因汉王不出战,故项王嘱咐海春侯大司馬曹咎只围不战,自己则引兵而东,想先击败彭越,收复梁地,以确保粮草供应。大司马曹咎没有依计而行,而是不能忍受汉军之辱,中计,出战,大败。待项王返回时,局势已经发生大变,汉兵强盛而且粮食富足,项王兵疲惫且没有粮食。汉王派遣使者游说项王,项王乃与汉订立盟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出现一时平衡局面。
势转直下。正当汉王准备西返时,张良、陈平出主意说:“如今汉拥有天下大半,而且诸侯都依附于汉。而楚国将士疲惫,粮食已尽,这是天灭亡楚国的大好时机,不如趁此机会消灭它。如今让楚军离去而不攻打,这就是所谓的‘养虎自遗患。”汉王采纳他们的意见,并与淮阴侯韩信、建成侯彭越结盟,合击楚军。而此时,楚大司马周殷叛离楚国,以舒县的兵力屠戮了六县,发动九江兵力,随同刘贾、彭越一起会师在垓下,逼向项王,形势瞬息万变,局势急转直下。
大势所去。楚王军队驻扎在垓下时,将士已经很少,且没有粮食。古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旦军队没有了粮食,有军队也如同没军队一样。尤其是项王没有了宏大志气,不仅如此,而且高度紧张,当他夜闻四面楚歌时,大惊,错误认为汉军占领了全部楚地。于是夜饮帐中,饮而歌,歌而泣。项王泣,左右皆泣。如此哭成一团,士气何来?连夜突围,还有壮士八百余人骑马跟在身后,渡过淮河,部下壮士能跟上的只剩下一百多人。到达东城时,则只剩下二十八人了。而汉军数千人,已将楚军重重包围,项王大势已去。东城快战,也只不过是项王想为自己的失败添上华彩一笔而已。
势所必然。项王乌江自刎,应该说是势所必然。根据有四:第一、项王势穷力屈,不自刎则会被汉军所杀。第二、项王心已死,在东城被围后就说“今天一定必死无疑”,他心已死,谁能活之!第三、即使能过江东,汉军绝不会望江兴叹,一定也会打过江东,“宜将剩勇追穷寇”,置项王于死地而心安。第四、就是项王过江东而汉军不过江东,且江东父老兄弟爱戴项羽而继续让他做王,他又有何脸面再做王呢!日日见江东父老,时时愧疚于心,对于曾经势焰熏天的项羽而言,生不如死,不如速死。项王最后选择一死了之,实属必然。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不管项羽是过江东还是不过江东,必死无疑。因为项羽的“时”与“天”(即战争的发展形势)把他逼入了“死胡同”,踏入了“死穴”。过江东或许赢得一时苟延残喘,但也免不了一死,而且会死得很苟且、很窝囊,辱没一世英名,这不符合项羽的性格。不过江东,拼死一搏,会死得很壮烈、很大义,“长使英雄泪满襟”。真是过江亦死,不过江亦死,等死,何不战死而为鬼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