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定位”在哪里
2017-05-27徐丽霞
徐丽霞
摘 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信任和支持,那么家庭教育的”定位”在哪里?怎样使学校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对此展开探讨。
关键词:家庭教育;定位;学校教育
中圖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3-019-1
家庭是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这是不争的事实。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又有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前者是隐性的、随性的、体验式生活化的教育,后者是显性的、理性的、传统式集合化的教育;前者不受时空、条件的限制,具有弹性,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多样化;后者是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进行,具有刚性指标的测试,表现为很强的目的性;前者注重个性化的养成;后者培养共性,带着浓郁的集体主义的教育色调。对于任何一个孩子而言,这两种教育彼此独立,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存在一些问题。家庭教育最大的误区,我认为主要表现在“定位”上,定位不明确,职能不明确,该管的没管,不该管的又管得太多,致使很多家长“错位”现象严重。
孩子的教育,尤其是早期教育,我认为关键是两个东西:一是品性,二是习惯。前者是让孩子从小就意识到自己是个好人,成为一个自信的人;后者确保他一辈子成为一个好人。这两样东西正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现在,我们做父母的大都只有一个孩子,对教育的重视是不言而喻的,但他们没有把上述两个问题放在突出的位置,他们关注的大都是孩子的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孩子能识多少字,能背多少古诗,是不是能歌善舞,是不是能弹琴画画。社会上针对家长的关注点,开发出各种培训班。孩子从小就被迫接受各种培训操练,失去了童趣与天真;家长也参与其中,或当陪护,或当陪练,弄得身心疲惫。适当的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无可厚非。问题的关键是实施家庭教育时,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本不是其主要任务,更不能作为唯一的内容,从结果上看,这样做只能是劳民伤财,缘木而求鱼。
教育孩子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充满自信的人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家庭教育开始。如果一个人始终认定自己是个好人,那么他这一辈子就不大会在人格上、道德上出大问题。如果一个人在行为习惯上没有问题,不论他将来做什么,他就有可能走向成功。孩子是一张白纸,这张纸上呈现什么底色,绘成怎样的图画,关键在他的童年成长期,关键在于家长的构想、设计。这一点,我体会很深,我和先生都喜爱文学,我们家各种各样的书籍随处可见,在那个喜欢“奥特曼”的年代,我的儿子也不例外,但是,在我们的潜移默化中,儿子开始喜爱文学,而且一发不可收拾,更可喜的是,他从优秀的文学作品中知道应该做什么样的人,怎样面对失败、走向成功。
其实,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主要是学校教育的任务。家长可以配合学校完成,大可不必唱主角,越俎代庖。双休日,寒暑假,在匆匆的人流中,到处可见学生背着书包的身影,上午奥数班,下午兴趣班,到了晚上还不罢休,再加一场。这样做,不仅失去了学生和家长交流、沟通的机会,更为严重的是扼杀了学生的天性,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在孩子的学习中最强大的动力就是来自孩子自身的学习动机,如果孩子自己有着强烈的学习动机,那么他的自觉性、刻苦努力的程度都会很鲜明地表现出来,在学业上,子女是否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所得出的结果是大不相同的。有关研究表明:孩子的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父母的要求。家庭长者对孩子学习的看法和学业的要求,对孩子的学习动机的形成起着巨大作用,尤其对于天真烂漫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良好的学习动机更多是来源于外部影响,家长对于学习动机明确的孩子要使他们维持下去,因为学生的学习动机的维持具有短时性和易变性,很容易因为一件小事而改变。而对于缺乏明确学习动机的孩子,也可以巧妙应用奖励的策略,对于孩子在学习上付出的努力,取得的成绩,不管是多么微小,家长都应及时给予肯定的评价,还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不断地进行正面强化,这可以极大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功感,促进良好学习动机的形成。但要注意,对孩子的奖励一定要适度,过分的奖励反而会使孩子依赖于父母的表扬,或产生骄傲情绪,削弱良好学习动机形成的力度。
此外,家庭教育的属性也要求家长注意家庭教育的多样化、情景化、生活化。譬如:看到花草树木,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去做,尊重老人,和同伴们和睦相处,养成懂礼貌、讲卫生的习惯,今日事今日毕;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养成他好动脑、动手的习惯,对孩子的点滴进步予以肯定、鼓励。但是家长的自身形象也很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这比空洞的说教有用得多。孩子模仿最多的就是父母,因此对于家长来说,在孩子面前要做到慎言、慎行,家长一句随便说出的话,对于一件小事的处理,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良好品德的培养。身教胜于言教,这句话用在父母对孩子的品德的教育上是再合适不过了。一方面,家长必须在待人接物过程中正确使用礼貌用语,让孩子有一本活的学习教材;另一方面,家长要创造机会让孩子随时随地练习,逐渐形成自觉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孩子在公共场所的文明举止既显示出个人的修养,也反映出家庭的教育水平。所以,家长要特别重视并经常利用可能的机会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如电梯门口,看见先生给女士让路,家长可以告诉孩子这就是一种文明举止;饭店里,看见服务员举止优雅、热情大方地招待客人,家长可以告诉孩子这也是一种文明举止等等。电影《流浪汉》里有句弹词“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贼的儿子永远是贼”当然,作者对此事持否定的态度,我也不苟同。但是,长时间在教师岗位上,和从事各行各业的学生家长打交道,我觉得这句话颇有一点道理。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教育也会因此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