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林业智库惠及民生
2017-05-27
在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自然保护区研究监测中心,华朝朗细心地检查线路,这些线路的背后,连接的可能是一组组数据,也可能是一个个项目,它们都是华朝朗的研究成果,凝聚着他的心血和汗水。
身处知识经济时代,“做一个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人”一直激励着华朝朗。在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自然保护区研究监测中心,华朝朗长期从事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与评估、保护规划与成效评估、信息化建设等工作,为全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野生动植物与湿地资源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对华朝朗而言,周末、晚上加班已成为常态,他总是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尽管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但他立足本职工作的同时,每天仍坚持利用1~2小时业余时间自学,充分利用接触省内外专家较多的优势请教,野外调研时勤记录,遇到问题刨根问底,锲而不舍。通过几年坚持不懈的学习和积累,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大大提升,成长为本领域知名專家。
2007年以来,华朝朗投身国家公园等创新保护模式探索与实践之中,主持编制了《云南省国家公园发展规划纲要》,起草了《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技术规程》等7个国家公园地方标准,参与了建设评估以及体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编制;主持编制了《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规划纲要》、《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等。积极探索国家公园、极小种群物种、近地保护等新的保护模式,目前云南的试点、示范已被上升为国家战略或行动。
2009~2010年,牵头完成了《云南省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云南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两项成果经正式发布,被新闻媒体广泛报道,评估结果被省政府正式采用。
2013年,参与各县区湿地生态功能指数研究,成果被直接用于《云南省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实施办法》。
2014年,参与“云南省建设生态文明试验示范区战略研究”,成果经院士专家信函呈送党中央、国务院,获李克强总理批示。
2015年,参与中国亚洲象生存状况与保护对策调研,调研报告由省政府上报国家;受省财政厅委托,参与森林、湿地、生物多样性三个专题的生态服务功能外溢价值研究。
此外,他还主持或参与编制了《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规划》、《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纲要》、《云南省森林旅游发展规划》、《滇金丝猴云南省保护行动计划》、《云南省湿地生态监测规划》等近20个全省或区域性保护规划,以及南滚河等10余个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为指导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2年至2013年,华朝朗协助省林业厅组织实施了全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首次摸清了我省湿地资源的面积与空间分布状况,并向社会公开发布;目前正在组织实施全省第二次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泥炭沼泽碳库调查;主持或参与完成了哈巴雪山等7个保护区科考及全省重要森林风景资源编目调查。充分利用自己的信息化专业背景,积极推动建立了全省保护区、国家公园、湿地资源、濒危物种等数据库。组织实施了云南省原始林资源调查监测关键技术研究、持续干旱对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估及对策研究、建设项目生态补偿研究等课题。
目前他主编专著2部,副主编专著3部,参编专著5部,发表论文20余篇;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云南省哲学与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4项,全国林业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7项,院科学技术奖23项受聘为国家林业局自然保护区管理专家库成员、省湿地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省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委员、省林业厅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省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评定委员会委员等10余个“智库”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