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风景线”
2017-05-27何家票
何家票
流金岁月
一阵风吹来,尘土四处飞扬,风停之后,楚雄公路局的护路工人朱天胜用手抹了一把汗,灰尘与汗水混在一起,脸虽然脏了,但路变得平坦整洁了。
在车来车往的路途中,护路工人那身橘黄色的衣服,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楚雄公路局党委书记普品高说:“护路工人有着同龄人一样灿烂的青春和梦想,但他们的岗位在公路上,所以无论刮风下雨,都能在公路上见到他们繁忙的身影。”
《雨露阳光》是普品高以护路工人为原型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他在这本小说的后记中写到,写这本书就是要让人们看到了一群群艰辛的公路人,一条条风雨中的道路,同时也能看到穿过乌云的阳光。文艺与写实的结合,让护路工人的形象跃然纸上。
“宁淌一身汗,不让公路烂。”这不但是楚雄公路局的传统,更是一种承诺。楚雄公路局工会主席冯建平说:“五十年代,楚雄公路局禄丰分局把砂石路养成了‘土柏油路,禄丰分局养护的公路达到了九十二万车次无大修的记录。”
正因为如此,在1959年全国群英会闭幕式上,周恩来总理亲手给楚雄公路局禄丰分局授予了一面锦旗。
一晃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就过去了,在楚雄公路局的陈列室里,这面经过岁月洗礼的锦旗,仍激励着楚雄公路人奋力前行。
在楚雄公路局的陈列室里,老式的电话机、撮箕、铁铲等护路工人的用品,完成自己的使命之后,静静地卧在陈列室的柜台里,把养路工人的辛苦岁月变成了一种永恒的记忆。
《永远的滇缅公路》组画是楚雄公路局机关工会主席赵兴荣的作品,在这组油画中,赵兴荣以抗战时期滇缅公路为起点,分两部分描绘了这条路的历史。
在第一部分中,主要描绘抗战爆发时滇西各族群众抢修滇缅公路时的各种情景。
在第二部分,赵兴荣又把画面转向新中国成立后,以楚雄公路局为着力点,描绘了公路人发挥“铺路石”精神的画面。
在前后两段油画中,就是一部楚雄公路局的浓缩史。
开心农场
一边是繁忙的公路养护工作,一边是职工自己构建的乐园。
楚雄公路局工作人员利用闲暇时间,将站内伙房闲置土地充分利用,改造成现实版的“开心农场”,每一个站所就有一个绿色的新天地。
菜地里,茄子、西葫芦、辣椒、西红柿等蔬菜一行行、一垅垅,生机盎然。大家在这片田地里尽情享受着从开垦、翻地、施肥,孕育、生产到收获的全过程。
“开心农场”不仅丰富了职工的“菜篮子”,节约了生活开支,更为职工打造了“绿色、环保、低碳、时尚”的健康生活。
在这片“开心农场”里,楚雄公路人在体验劳动乐趣的同时,享受这个独特天地带来的欢乐,也感受到了同事之间情同手足的兄妹之情。
“吃着自己种的蔬菜,感觉好吃。”在楚雄公路局各分局的养护站,一名职工开心地说。
去年上半年,楚雄公路局养猪263头,养牛7头,鸡、鸭、鹅数千只,开辟菜地60余亩。
一平浪站所养了一头毛驴,去年,这头毛驴产下幼崽,职工还在微信平台上分享收获的喜悦。
2016年上半年,楚雄公路局就补助下属单位15万元开辟开心菜园。
在楚雄公路人的眼里,同事間关系就像一家人一样融洽。
有家人的地方就有温暖,这话放在楚雄公路局恰如其分。
杨逢春是楚雄公路局的职工,1997年患尿毒症,同年实施肾移植手术。手术后,一直服用抗排异药物。
近年来,移植的肾慢性排异加重,病情持续恶化,目前已出现尿毒症症状,加上高血压、高血糖等综合症,从去年开始,杨逢春多次住院透析,个人承担药费近3万元。他的妻子已经退休,儿子正在上学,面对杨逢春因病造成的经济困难,楚雄公路局给他了无私的关爱,为他送去了5000元的帮扶金。
大姚分局的职工陈明旺,2014年因患病多次住院,检查出患有膀胱癌,2015年做了切除手术,平均每个月他要1600元的药费。
之后不久,他儿子又查出来患上白血病,父子俩每个月的费用就要4000多元,危难之际,楚雄公路局为他送去4000元的帮扶金。
白慧娴母亲是楚雄分局连汪坝监测站的职工,去年,白慧娴考上西南民族大学,楚雄公路局给她4000元的奖励。
“职工生病有人管,孩子上学不用操心。”在陈明旺的眼里,楚雄公路人在收获快乐生活的同时,也享受着快乐工作。
安居之梦
2014年,楚雄公路局局长张文林到禄丰分局杨家庄调研示范所站建设时说:“一定要让职工有自豪感和幸福感,要将示范所站建设得有模有样、有形有质。”
2015年,随着挖掘机铁铲一挥,南华分局的棚户区改造危旧房拆除工作正式开始。
“建盖了30多年的这几幢老房子终于拆了,南华分局的面貌要彻底改变了!”退休职工刘光华喜上眉梢。
机遇随时都有,关键看怎么把握。
面对站所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楚雄公路局抓住棚户区改造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一举改变了双柏、南华、禄丰三个分局的职工住房。
双柏分局、禄丰分局、南华分局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住房569套,共计6.9万平方米,这些新房的建成,圆了职工期盼已久的住房梦,被职工称为最大的惠民工程。
牟定分局完成了小区停车位改造,楚雄分局对办公楼、户外文化长廊、庭院文化进行精心打造,永仁分局新建了羽毛球场。
各单位分别投入资金为所(站)、增配办公家具和生活设施,为职工提供了舒适的工作、生活及娱乐环境。
在焕然一新的办公楼前,永仁分局老职工姚国红激动地说:“从没想过我们的办公环境有这么大的变化,工作之余还可以去球场运动一下,还能在花园里散散步,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中工作,工作起来劲头十足!”
去年,楚雄公路局挂钩扶贫兔街村委会的扶贫任务,公路局干部职工逐户访贫问苦,并为贫困农户制定脱贫计划。
在困难户何开龙家里,发现何开龙家里竟然连基本的床铺都没有,一家人就睡在地上。
了解情况后,楚雄公路局为其购买了两张钢架床以及床上用品,让何开龙一家告别了睡地铺的日子。
之后,公路局又投入4万元,为其建盖了一幢砖混结构的小楼,总共3个房间,实现了何开龙一家的安居之梦。
在兔街村委会,29户贫困户中,其中有11户贫困户家在公路局的帮助下,像何开龙一样住上了新房。剩下的贫困户正按照脱贫方案稳步推进。
科技之美
在公路养护工作中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公路养护职工,有时为了查看一座桥的受损情况,要从很远的地方调来专用的桥检车,特别是在护坡检查中,用人工检查需要几个小时,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而且成本很高。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让效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
楚雄公路局从信息化建设着手运用新科技解决了这个问题。
楚雄公路局信息中心主任李云峰自己组装无人机运用到公路养护管理中检测桥梁及高边坡,一般的桥梁的受损情况通过无人机就解决了,一些高边坡人工上去要一个小时左右,无人机几分钟就上去了,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获得了较好效果。
李云峰说,无人机在地质灾害中还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在道路中断的时候可以派无人机先进入灾区检查。
在实际运用中,李云峰和同事们还创新了无人机拍摄,他可以做到在行车中遥控无人机,不用停车就可以把一条路拍完。
他说,用无人机代替人工工作,既省时、省事,还很有乐趣。
在公路局信息中心的大屏幕上,李云峰指着几处用无人机拍摄的图片说:“你们看这座大桥,如果人工检查需要几天的时间才能完成,但用无人机之后,十多分钟就可以检查完毕。”
在信息中心的建设上,公路局先期投人300万元,建立了信息化应急管理中心,并为公路局下属各单位建立了分中心。
超限运输管理综合信息系统也是由李云峰开发,包含了超限运输管理检测系统、超限运输黑名单联网治理系统等内容。
按照原来人工采集数据,对一台超限车进行检测、处理,最快也要11分钟,这个系统投入运用之后,只需要1分钟就能检测、处理完毕。
这套系统还能实现远程监督和督查。
在信息开发过程中,李云峰还研发了黑名单制度。
只要出现恶意冲卡的现象,车牌号会被列入“黑名单”,下次再进入联网的公路治超网点,系统就会提前预警,这辆车因什么原因被列入黑名单,只有接受处罚后才能恢复正常。
黑名单的推行,让治超工作中出现的恶意冲卡、聚众闹事等突出问题得到了遏制。
这套信息化建设系统,就是李云峰和两名同事自己开发出来的,从购置产品到安装调试全部自主完成。
如果让外面的公司承包完成,这套信息化系统要上千万元的资金,但在李云峰的鼓捣下,300万元就完成了。
去年5月,云南省交通工会专门设立了“李云峰职工创新工作室”。
责任之重
“石头下来了,快跑!”伴随着安全员杨城的一声大喊,大大小小的落石从高边坡上滚落下来……这是楚雄公路局副局长蒋立军与指挥部人员检查双新线水毁现场时发生的一幕。
虽然人员撤离及时,但落石还是砸中了一辆项目部的保通车,保通车的后窗砸出了一个巨洞。
去年7月,双柏县境内突降暴雨,导致省道国道227线双柏至新平水塘公路改建工程沿线发生不同程度的水毁险情。暴雨还造成路基缺口20余处,塌方量合计8700方。
当天晚上,由于河水暴涨,导致底马桥、大岔河桥的拆除重建或加固工程而临时搭建的施工便道2道被全部冲毁,损毁长约60米,新修桥梁还未完工,还不能满足车辆通行要求,致使交通中断。
由于双新公路沿线地质破碎,公路路基、边坡等受连续强降雨侵蚀,山体滑坡、边坡塌方等情况继续发生,水毁造成的路基缺口增加到79余处,塌方量增加到了12500方。
灾情发生后,楚雄公路局、双新公路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水毁值班领导小组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抢险工作,召开现场会议对抢险保通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调集保通人员和保通机械迅速赶赴现场进行抢险保通,实施24小时交通封闭,对社会过往车辆实施劝返或绕行。
在封闭道路的第一天,20多张车辆被堵在了易双线交叉路口,双新指挥部立即安排工作人员对被堵车辆进行解释,并劝导让其绕行;但已经等待了10多个小时的驾驶员情绪激动,工作人员只能再次耐心解释,并拿出手机上拍摄的现场图片、视频给驾驶员看。
通过耐心劝导最终还是成功劝返了许多车辆,在南布河料厂,洪水来势汹涌,由于石料厂地势较低,为避免12万方石料被冲走,保通人员把石料厂原来的便道改为排洪沟,及时把洪水从排洪沟里排出,挽回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由于底马桥、大岔河桥的临时便道完全被冲毁,已经无法修复,保通人员尽快对桥头搭背进行回填,為放行后车辆安全通行做准备。
与此同时,公路局信息中心还派出两架无人机对7个大型灾毁现场进行评估测绘,特别是在灾害路段,水毁塌方路段,协助保通人员全面观察险情,排查出现的和即将出现的安全隐患,同时采用三维建模技术对每个灾毁现场进行三维模型建设。
同样是去年9月,受持续强降雨的影响,安楚高速公路K114+600处发生严重塌方,通往昆明方向交通中断。
楚雄公路局每天投入挖掘机6台、装载机9台、施工车辆12辆,保通人员60人,民工70人,“白加黑”“人歇机不歇”地连续奋战了三天三夜,及时处理各种突发性事件,全力保障公路的畅通。
阿开燕和郭雯雯两位女同志高烧39度时仍坚守岗位,直到安楚高速公路通车,G320线保通压力减轻后,才到医院检查治疗。问起为何不请假,她们笑着说,这么大的车流量,这么重的保通任务,我们怎么能离开?
这样的抢修镜头,楚雄公路局的干部职工随时能遇到。
在这样的精神氛围下,楚雄公路局机关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连续4年被中交企协表彰为“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化建设卓越单位”。之后,云南省文明委授予其“学雷锋活动示范单位”的荣誉称号。
楚雄公路局精神文明建设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文明之花在莽莽彝山中绚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