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客教育的科学做法(四)

2017-05-26向世请

中国科技教育 2017年1期
关键词:电话机自然界例子

向世请

这一讲我们仍然继续讨论创客教育如何做。正如前一讲所述,创客教育的开端方式是开启创客或类创客的痴迷大门。这相当于我们让一个人对一件事感兴趣并愿意坚持去做。很清楚,这只是开端。领进门后,即开端后的接下来,更重要的和很自然地,这件事为什么要做,以及开始大致如何着手、如何做,就是我们要教给或者带给一个还没成为创客或者类创客的人的主要内容(早期的创客教育一定要顺着自然的要求进行,切不可违背规律)。

创客教育的奠基工作:促使孩子认清创新的目的本质

一个人明确为何做事,也就是认清目的,是其做事的根本动力。创客将来当然是要“创”,但为何要创,目的何在,这种坚持往下走的原始动力必须首先建立。所以,在创客教育的早期阶段,通过各种方法让孩子明确为何进行创新,就是在为他今后的创客之路奠定根本的基础和方向。只要真正明确了目的,一个创客就可以不断地设定阶段目标。在阶段目标逐渐完成之后,自然最终达成目的。

一开始让孩子、低龄学生甚至是成年人明白为何创新是很难的。单纯的概念解释无法说明创新究竟是什么和为什么。因此,想以单纯的讲解创新本身概念的方式达到认清目的的结果是不太行的,必须采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这里提供一种简单的入门引导方法(事实上此方法对从未进行过创新的人都管用,哪怕他是成年人)。即在孩子还没有明白和早期无法明白究竟为何而创新时,可以首先从涉及人的本原性的一些最简单的东西出发,特别是从身边和生活中孩子能够直接体会和感受到的内容出发,以简单的方式过程启发引导孩子们的底层认知,最好可回归到人与自然界的一些原始状态图景展开启发。

人是生活在自然界中的,所以人的最本质方式是和大自然在一起共生共存。最早的原始状态下,人自身的单纯能力十分有限,为了在大自然中生存得更好,人自然会希望能够用某种方式得到方便、改善或者实现的结果,于是就慢慢进入制造一些人工物品的进程。人工物品当然是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物品,都是依靠人自身做出来的。但既然是自然界没有的,要做出来,就必须有一个人工的“创设并制造”的过程,而且先是创设,然后才是做出来。这种过程本身当然也就是创新的演变过程。创新有了各种人工物品后,人虽然没有改变世界,但改变了与世界的相处方式,就可以实现原本自身做不到但依靠人工物品却可以做到的事情。

由此,创新的目的本质就可以归结为让人在自然界中变得更有能力,让人自身可以在自然界中生存生活得更好、更方便、更可能、更……以如此或类似的方式启发最初接触创新的孩子或者成年人,是很简单易行的,很容易引发其明白为何要创新的原委本质,也就因此在其今后的创新之路上奠定了一直可能秉持原始的创新初衷和底层思维的基础,并以此激发牵动自身的创新,修正自己的创新指向,坚持自己的创新方向。无论今后创新什么,他都懂得最终应该到达什么地方,究竟是为了什么。也因为有了这一点,他会更愿意去创,更努力去创,在创的过程中如果遭遇挫折也会简单地实现坚持。

具体地,在实际的早期创客教育中,为了达成启发认识创新目的本质的结果,教育者可以列举许多人工物品的发展历史过程,通过由头及尾、由始到终、由前到后的讲解,向孩子清晰地表述某一人工物品是怎样经历创新、做到后来逐步和依次改变人的生活的。

典型例1:车的发展历史过程

人们最初只能依靠双脚走路,走的距离和速度都十分有限。为了逐步提升距离和速度,人们不断地设想并创造了不同的车。图1给出车的发展历史示意简图。在不同的车的帮助下,人们的移动距离和速度逐渐得到了提升,这逐步扩展了人的活动范围,同时逐步减轻了人自身的运动要求,使人渐次获得了方便性、能力性等的极大改善。很明显,人为了更能走远、走快,制造和创新出了车这一人工物品,并使其逐步改善改进。

典型例2:电话机的发展历史过程

从最初贝尔发明的电话机,到后来的拨号电话机、程控电话机,再到后来的移动电话机、手机,最后到今天最新的智能手机,人们不断地设想并创造了不同的电话机,而且今后还将可能创造更新的电话机。图2给出了电话机的部分发展历史示意简图。很明显,电话机被作为人工物品创新出来然后依次改进改善,帮助人们实现了通话乃至通讯的逐步方便、通讯能力的逐步加强。

事实上,我们可以任意选择任一种人工物品的发展历史作为案例,通过联系它对人与自然界某种关系的改善改变,让未来的创客或者类创客感知和认识创新的目的本质。只要例子合适,并且依据同样的阐述方式,完全可以让孩子从身边或者生活中简单的人工物品的变迁就能朴素但深刻地理解创新的目的本质。

在舉例的过程中,例子是否具备合适性一般考虑三个方面。一是例子本身具有明显的过程变迁性,这一变迁是由于其中都有着人工作用于例子物品的改变,即能找到人工形成变化的影子;二是例子中物品的逐步变迁隐含着清晰的渐次变化逻辑,即有着何样的思路和道理在影响变迁;三是例子中的人工物品有着典型变迁节点,可对应说明每一步所对应的人生活的改善。有了这三个方面,只需简单地看图识事,即可很容易地让人理解人工物品的创新或者人进行的创新本身究竟做了什么,带来了什么,从而最终归结到创新究竟是为了什么。

对于很多学生而言,以什么样的例子讲解同时也具有将其引向何类人工物品创新的领域和方向的可能性。比如,以汽车的例子可能将其引入汽车领域的创新,以电话的例子可能将其引入通讯的创新,等等。在引入的早期,尽量采用通用的例子是较好的。这样可以让孩子明白创新的共性意义,而非完全使其局限在某些特定的领域和范围(特别提请注意,在早期使孩子明白创新的共性本质其实是十分核心的。因为无论今后创新什么物品都需要首先明白究竟什么是创新,以及创新的共性目的是为了改善人自身与自然界相处的能力。这样任一个孩子在今后创新的关注点就会丰富很多,不同的孩子也就会自然关注不同的创新点。这与兴趣不完全是一回事,因为其中存在一个先入为主、接触什么往往进入什么的可能性。如果是这样,接触不到的领域就往往具有得不到创新的可能)。

另外,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越小的孩子越应该采用简单易懂的人工物品的简单变迁过程进行启发,否则会因为其不能准确识别其渐次的变化和带来的好处而导致启发失败。

原则上讲,采用更多的例子和不同程度的例子才能更好地将孩子引导至思考创新本义的可能性范畴。所以,准备更多的例子,并且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和节奏不断地启发孩子,会一步一步地强化孩子对创新的理解深度和广度,从而为今后的创客教育奠定扎实的基础。

在这样的创客教育奠基工作完成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引导孩子“制造”人工物品,真正开始创客的“造物”学与创旅程了。

猜你喜欢

电话机自然界例子
盘点自然界中你没见过的怪异生物
盘点自然界最土豪的动物
如此乐观
猴哥来了
漫画
商界求生
太啰嗦电话机(下)
同声翻译电话机
太啰嗦电话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