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促进初中生英语水平的全面发展
2017-05-26李盛芳
李盛芳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逐渐增强,对外交流与发展的机会越来越多,因此对于人才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英语作为通用的语言工具,于是对于新时期人才的基本要求就是具有全面的英语运用能力。在英语教学中促进学生英语学平的全面发展是当前的主要任务,但是就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来说,教师教学方法选择的偏差、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低迷,都是导致英语水平提升有限的原因。本文主要从多方面来探讨促进学生英语水平全面发展的策略。
关键字:初中生;英语水平;全面发展
英语是初中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考考核的重要科目,引导学生学好英语尤为重要。并且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英语都有极大的用处,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的英语思维与综合能力的发展并不特别理想,教师的教学效率也有待提升,致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始终还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广大教师都在想方设法地琢磨教学,希望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那么我将针对初中英语教学,浅谈如何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长远发展。
一、加强词汇记忆
词汇是学习英语的基础,任何的观点与情感如果需要借助英语来表达,那必须要以词汇为载体组成句子来传达。可见,学好词汇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必要前提。但是在英语学习中,词汇是学生最不愿意学,和老师最容易忽视的部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 每每学生提到学习单词就是一脸愁容,学生总认为学习单词是一项没有技术含量的任务,无法体现自己的学习能力,并且单词学习有见效慢、周期长的特点,加之学生总是运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单词,最终致使学生在学习单词方面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对教师而言语法等知识的教学本就是繁重的教学任务,在课堂上再来专门教学单词自然不现实。于是教师要借助其他有效的时间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单词,同时传授记忆单词的有效方法。比如教师可以在早自习或晚自习的时候,抽出部分时间引导学生识记单词,拿出具有代表性的单词从造词法、读音记忆法等方面来举例讲解,引导学生在自己识记单词时能够从这些方面下手。并且要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方式,利用智慧把单词记忆与科学的方法结合起来。从单词的结构、读音来实现理解记忆,同时掌握猜测生词的技能。
二、培养阅读与写作的习惯
阅读与写作是英语考试中分值最重的项目,并且也是在实际生活中非常具有实际用途的技能,对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工作效率都是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提升学生阅读与写作的水平至关重要。但是由于阅读与写作涉及到较多方面的知识,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也比较高,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成效比较有限,学生阅读与写作的水平还停留在较浅薄的层次。我认为,阅读与写作是与学生的课余生活非常相关的事情,因此培养学生阅读与写作的习惯,让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不经意地拿起一本英语读物来阅读,提笔写下一篇英语美文,将能实际地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的水平,比起传统的刻板教育更见成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教师能够在每次阅读教学课后,为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英语读物,或者定制一些日常的阅读任务,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觉地进行阅读。同时,学生根据自己感受,用英语写一篇读后感。这样的方式既能提升阅读水平,还使写作水平得到了同等的发展。
三、注重听说结合的练习
英语是一门语言的学科,不管怎样都不能抛弃它作为一门语言的特点,要引导学生能够利用英语来进行交流,表达观点与情感,所以教师要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全面发展,切记不能忘记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口语表达能力与听力总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听说结合的练习,既是一个一举两得的过程,同时相比单独地练习成效更大。我发现,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都是把听力练习与口语练习分开,练习听力时就狂刷听力习题,练习口语时就竭尽全力地朗读与背诵。这样的方式不但浪费了时间,收到的成效还不够明显。所以实践证明,只有将听力练习与口语练习结合起来才是有效的方法。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置合理的情境,教师再选择两个学生根据情境进行即兴对话,再不做预设准备的时候直接进行练习,锻炼学生的口语思维与听力。这样的方法相比刻板的对教材按部就班更具有可行性和实效性,有效促进学生听力与口语表达的水平。
四、结语
以上是本人的浅薄见解,总而言之,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在今后的发展之路上会走得更加顺畅,取得更高的成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对教学方法进行严密的考究,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尽可能大的进步。同时在课外学习与积累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促成学生自主学习英语,加强对英语知识的积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得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風霞,何雪娟.学习策略与英语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 [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1).
[2] 杨丽兰.初中生英语学习策略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