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7-05-26毕庆

读与写·上旬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木棒三角形情境

毕庆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要培养好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激发学习兴趣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首要环节就是导课,如果一堂课开头开的好,就能先声夺人,造成学生渴望追求心知的心理状态,激发学习兴趣。

关键词:激发兴趣;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162-01

1.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及重要性

新课程标准中有"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主动自觉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掌握着学习的主动权。

1.1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愿意参与教学活动,创设一个好的问题,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创造愉快学习的氛围,又能促进学生主动进行知识探究。比如在学习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老师提出问题:三根木棒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吗?大多数学生毫不犹豫的说是,老师拿出三根木棒进行演示,居然不能组成一个三角形时所有学生感到很惊奇。当老师提问:如何才能三根木棒才能组成三角形?这时肯定能引起学生们的议论纷纷,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这样的问题情境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的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让学和乐参与其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世界的魔力和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1.2充分操作,实践,用玩的激情参与到学习中去。初中生的特点是好奇,好玩,好动,数学课堂教学中"投之其好"充分营造"玩"的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学习,积极参与到教学情境中,比如在教"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我事先告知同学们带几根小木棒(以书包能放进为宜)当我的"表演失败"后,同学们纷纷掏出他们的小木棒摆放后发现有的可以拼成三角形而有的却不能拼成三角形。这时老师适当提出满足什么样条件的小木棒才能拼成三角形呢?引导他们去比测量,比较,思考,总结出结论,这样同学们有自己弄明白的欲望,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3充分交流,辩论,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中学习。学生具有独立学习的能力是很重要的,但并不否认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在数学学习活动中,遇到难点内容,我让学生交流,认识,对争议问题进行辩论,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坚持对的,改正错的,而且在辩论中解决难题,强化认识。比如在学习一次函数的性质时对于常数k及其b值的不同,函数图像经过的象限,升降趋势不同,我让同学们3-5人一组,自己写函数,画图,并标明图像所经过的象限,升降趋势(要求:K﹥0,K﹤0,b﹥0,b﹤0,b=0,都要含有)课堂上,让他们各自代表陈述他们所得出的结论,(k,b与图像经过的象限,升降的关系)并举具体例子加以说明,然后把他们的结论均板书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加以说明,这樣,各个不同结论正确与否显而已见。这样反复强化验证,最后总结出一次函数的性质。刚开始同学们对图像作用很模糊,迷惑,经过共同合作,交流,辩论,验证,强化了对一次函数图像的认识,学生能正确而迅速的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

1.4充分应用、体验,使同学生明白他们是为了应用才学数学,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并不抽象,也不是遥不可及的,它就在我们身边,数学和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十分密切《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使学生懂得数学来自生活并是为生活服务的,如在教学多边形一章的《地板砖》有关内容时,我先让学生去街上出售地板砖的商店里,甚至到网上去了解地板砖有哪些形状(有规则的或者无规则的都行)还有去了解师傅是怎样铺地板砖的,课堂上同学们分别拿出一张自已收集到的地板砖的形状(用图纸画的),这时,问同学们:能作为板砖应该有条件的吧?有谁能知道,这时大家七嘴八舌,经过激烈争议,得出结论:铺满地面没有空隙,而且师傅是从某一点开始铺的,结论是只要能把每一点都铺满就行了,即几块地板砖一个角围着一个点的和刚好为360°,就这样在精彩的表演中同学们掌握了地板砖的特点。再次,布置作业对学生的兴趣的培养也是举足轻重的总用同一个班级的学生的基础,悟性都有差距,作业太单一,顾得了尖子生,会打击中差生的积极性,所以我把学生分为基础好悟性好,基础好悟性差及基础差悟性好,基础悟性双差三等,把作业也分为A.B.C三等,提高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实践证明,要使学生(特别是我们这种学校的学生基础差好动性强的特点)学习积极性持久和巩固,唯有不断激发他们学习兴趣(最好是直观性,动手性强),使学生自觉地去钻研和探索。

2.传统的教学、理性的思考,强化教学基础

2.1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我国传统数学教学方式,常用的问题情境的创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趣味性;(2)现实性;(3)开放性;(4)冲突性等。

2.2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为了能使最主要的教学内容呈现出来,避免学生走太多的弯路,教师在师生互动环节上多采用教师问、学生答的模式,教师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由学生得到答案。在教学中教师这样引入:(1)先给出实例;(2)与学生一起总结答案;(3)创设问题情境等。

2.3以活动促发展,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思维得到强化。在传统教学方式中特别强调"精讲多练"、"变式练习"。所以我认为传统数学教学中的课堂练习,即课后练习,并非没有有价值的活动。通过练习,使学生真正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它绝不是"机械联系"、"死记硬背"、"灌输式教学"等教学方式的典型,它能够以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强化。因此,数学课堂教学绝不能忽视强化练习的作用。

猜你喜欢

木棒三角形情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挑小木棒(节选)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能量几个长度
画一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