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阴阳在陶瓷粉彩山水中的体现

2017-05-26何伟珍

景德镇陶瓷 2017年2期
关键词:粉彩阴阳笔墨

何伟珍

“阴阳”这个概念源自古代人民的自然观,阴阳对中国陶瓷山水画的影响很大。陶瓷粉彩山水画中的各种关系对比,都来自于阴阳的矛盾关系,“阴阳”的范围甚是广泛。

一、虚实对比

山水绘画的妙处就在虚实之间,虚实使得画面生动有趣。虚为弱,即为阴;实为强,即为阳。在粉彩山水画中,山 水中的近景与远景、高处与低处等都能够利用虚实来表现。绘画是创作者抒发思想感情的一种表达方式,绘画语言形式的表达,或刚或柔,都是在表现自然山川的丰姿。在粉彩山水画创作中,阴阳关系与之共存,如图(1)刚劲有力的石头、古松,线条实在,属于阳;虚无缥缈的云彩与远山,线条飘逸,属于阴。虚实在粉彩山水画中作为对立面存在,相互产生作用,不可缺一。中国山水画中有墨分五色“焦、浓、重、清、淡”,同样作为粉彩山水画中的主要料色珠明料,亦同样在使用上可以分出,“浓、淡、干、湿、枯”,层次不一样,在粉彩山水中才能够把空间表现得更加深远。虚实就体现在对笔墨的把握上,其中蕴藏着阴阳关系的思想。在表现浓淡时,是浓中有淡,淡中有浓,相互渗透。在虚实相互关系下创造意境深远的粉彩山水画作品,在不断变化中饱含阴阳变化之道。

二、疏密对比

唐代绘画理论家张彦远提出:“若知画有疏密二体,方可议乎画。”疏密对比不仅存在于山水画中,同样适合于花鸟画和人物画。在粉彩山水画中,石头、灌木、涼亭等,在画面上或紧凑或松散,都需要有节奏韵律。“疏”指的是物体之间的间隙大、分散。“密”是指事物之间间隙大、聚拢。“疏”和“密”是阴阳对立的,两者相辅相成。疏密是不可以分开的,倘若一件作品都是密密麻麻的,会让人有窒息的感觉;相反,如果整个画面都是稀稀朗朗的,没有重点,更难吸引人们的视觉。在阴阳的概念里,“疏”为阴,“密”为阳,两者运用得当,不仅使得粉彩山水画面节奏感强烈,还能够让欣赏者流连忘返。笔者在学习粉彩山水的过程中,经常听到前辈们说“疏能跑马,密不透风”,这说明疏密在山水画中的地位,“疏”的地方能够跑过去一匹马,而“密”的地方连风都吹不过去,虽然听起来有些夸张,但也需要大胆的运用。如瓷艺界泰斗人物王锡良的粉彩山水画,有些画面中仅仅一棵松一个人,同样能够使得作品栩栩如生。因此对于疏密的安排要做到意在笔先,在绘画的同时可以想象出画面的最终效果。

三、黑白对比

黑与白,在太极阴阳图中的两者颜色,黑色代表着阴,白色为阳。无论是太极中的黑白还是山水画中的黑白,有黑的地方就有白。黑白是最有含义的两者色彩,从现代的色彩学上谈又属于无色系类。中国水墨山水画主要由黑白组成,在画面中一笔一画都是黑的痕迹,没有墨迹的地方称为“留白”。其实黑白两者是相对来说的,同样遵循着阴阳的辩证关系。如图(2)在这件粉彩山水画作品中,石头、树、茅屋的形状都是通过黑色的朱明料来勾画出来的,而后在其基础上皴擦、点染来把握明暗关系,在每个物体之中,利用大小不等的面积来扩充空间。黑白对比中的白即是“空白”,相比较黑而言,白更难把握。看似没有形状的白,却需要表现出丰富的内容出来,空白地方或是烟雾缭绕,或是小溪淙淙,画面中要有无限的遐想,才能够使得粉彩山水作品具有气韵生动的美感。

在粉彩山水画中,具象的山石树木忌讳反复用笔,精湛的用笔,才能够使得黑白对比更加的有效果。清唐岱在《绘画发微?自然》提到:“体阴阳以用笔墨”。画面的白需要用笔墨来表现。惜墨如金足以表达笔墨在画面中的决定性地位。“知其白,守其黑”说明留白能够给人们想象的空间,是笔墨的延伸。在粉彩山水画中,黑白对比在阴阳对立统一作用下,尽情发挥用笔用墨,表现出变化统一的画面形式。世界万事万物都是在阴阳二气的作用下变化发展的,阴阳两者相互对立统一,相互转化,始终保持着自然平和的状态。陶瓷粉彩山水画在阴阳的作用下,虚实关系、疏密对比、知白守黑等相互制约,使得画面保持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和谐美。在粉彩山水画创作中,山水的气势就像练太极一样,柔中带刚,刚柔并进,向着相反方向去行走。在粉彩山水画中,一切事物都是具有生命的,小溪在淅沥的流水,云雾环绕着山头,行人正在赶往回家的路上,山水画就像是自然生活中的真实写照,极具生命力。

四、结语

阴阳在陶瓷粉彩山水画中,是浓淡疏密、黑白大小等的体现,中国的绘画讲究黑白,因为太极图就是由黑和白组成。因此阴阳对粉彩山水画具有指导性的作用,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研究,它能够给我们带来气韵生动,富有灵动性的粉彩山水画作品。

猜你喜欢

粉彩阴阳笔墨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2
阴阳合同(双语加油站)
舒克中粉彩陶瓷艺术作品
舒克中粉彩陶瓷艺术作品
笔墨厨神
法于阴阳
阴阳泛函
笔墨厨神
笔墨厨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