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课堂教学推进内涵发展

2017-05-26张玲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7年5期
关键词:恩施市全市教学质量

张玲

恩施市围绕立德树人总目标,努力推进教育内涵发展,按照“总体部署、分步实施、区域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聚焦课堂教学改革,着力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新的提升。

紧紧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个生命线,推进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2013年,恩施市在恩施州率先通过教育部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评估之后,市教育局迅速将提高教育质量摆到教育工作核心位置,聚焦课堂教学改革,着力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全面构建起教育局长负总责,分管局长具体抓,基教、师管、教研、督导等职能科室全面参与、各校校长具体实施的教育质量提高长效机制,形成分工明确、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各校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切实规范学校管理、深化课程改革、实施有效教学、强化评价考核,促进全市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市教育局还把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纳入教育目标责任考核的主要内容,每年进行一次综合考评,重点以初中毕业考试、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普通高考成绩等为指标,通过与上年学生学业成绩合格率、优良率、高考一本上线率及各科平均分的比较分析,对全市整体教育质量进行客观、真实的评价,全市初步形成了有一定办学特色和基于公平、提升品质的发展内涵。目前,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达100%;初中入学率100%,初中三年巩固率99.07%,中考各项指标综合考评跃居全州县市前列;高考上重点本科线人数逐年增加,实现了“八年八提升”的目标。恩施市职中被教育部评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把握“德育为首、落实常规、改革创新”三个关键词,多维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在确立了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推进教育内涵发展的目标以后,恩施市从课堂教学入手,引导教师把功夫下在课堂教学主阵地上,坚持德育为首,改革创新,聚焦课堂教学,发起了以全面建设高效课堂为标志的课堂教学改革。

创新德育工作方式方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了使高效课堂建设顺利推进,恩施市注重学校德育工作创新,把“德育为首”落到实处。首先重新修订了《恩施市中小学德育工作条例》,使之更加適应高效课堂建设。其次,创新德育内容和形式,完善德育工作体系,健全德育机构和德育管理制度。再次,加强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注重课程育人,将德育与高效课堂建设紧密联系,以“四项教育”、学校文化建设、班队活动、书香校园建设等活动为载体,强化德育效能,始终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动力,营造文明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

尊重教育规律,狠抓教学常规的落实。教育内涵发展是以遵循教育规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原则,以提高质量、促进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发展。良好的教育教学质量来自于优质课堂教学,教学常规是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是教学全过程中应该遵循的最起码的规范。在抓教学质量时,恩施市始终把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挺在前面,将教学常规的落实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前提。根据学情修订了《恩施市中小学教学常规》《恩施市中小学教学常规实施细则》,确保依法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定期组织教学常规专项督查,将学校和教师落实课程标准和教学常规的情况与校长、教师的绩效挂钩,确保教学常规落到实处;每年召开中小学教学质量分析会,对各学校教学常规“常态化、制度化、精细化”落实情况进行总结。

聚焦课堂教学改革,着力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在狠抓教学常规落实的同时,按照“总体部署、分步实施、区域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借鉴发达地区经验,聚焦课堂教学改革,着力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市教育局选定恩施市一中、小渡船中学和恩施市实验小学作为高效课堂建设试点学校,为全市课堂教学改革探索经验。通过试点,探索出市一中“235”、市实验小学“361”和小渡船中学“学—教—练”课堂教学模式。在三所试点学校较为成功的范式基础上,市教育局组织专班,认真总结经验,精心编制了各学段高效课堂读本、导学案提纲及操作说明在全市推广。推广与高效课堂建设相关的学校新型管理制度,指导学校建立起与课改相适应的学校管理体系;推广高效课堂建设的操作方法,让广大教师具备课改必须的基本教学手段,以试点学校尹应睿、宋光荣、田祥珍等一批名师的教学示范引领基层教师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革;推广与高效课堂建设相适应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和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将新的教学模式与评价方式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同时,以“千百十”赛课和“送课送培下乡”等活动为载体,在全市推进高效课堂建设。

强化投入、师资、制度、教研、技术五大保障措施,有效助推教育内涵发展

强化投入保障。落实优先发展战略,改善城乡办学条件,为教育内涵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016年,全市教育投入达14.29亿元,占GDP的比重达7.63%,高于全州平均水平。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投入10亿元新建了恩施市特殊教育学校、硒都民族实验小学、恩施孝感幼儿园、思源实验学校、龙凤初中、龙马民族学校和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同时,全市通过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改薄”项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民族地区基础薄弱县高中建设工程等,极大地改善了城乡办学条件。

强化师资保障。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课堂教学改革的成败关键在教师。全市教育系统通过开展“全面关爱,精准帮扶,做仁爱之师”系列师德主题教育活动和“厚德兴教 丹心育人”党建品牌创建活动,评选“恩施名师”308名,让名师成为全市高效课堂建设的培训者、示范者和推进者。从2014年开始,全市先后对中小学校长、教研员、督学、教学校长、德育校长等进行集中培训,依托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院校开展高端研修,极大增强了课改执行力、指导力。采取教师住校跟岗、新教师岗前培训和分学段、分年级、分学科、分角色、分课型等多种形式的分层培训,有效提高了教师的课改实践力。采用精准帮教、师徒结对、送课下乡、集体备课、案例解析、课改微信群等一系列便于教师学习交流的方式,及时解决了课改生成问题。尤其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市教师奖励性补贴和绩效工资的发放,从2014年起,将全市教师绩效工资标准提升到年人均2.6万元,将全市教师的政府目标责任奖等年终五项奖和高中学校教师的绩效工资全额纳入了财政预算,有力地调动了全市教师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探索创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积极性。

强化制度保障。注重创新教学管理机制,出台《恩施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高效课堂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恩施市教育局关于推广试点校经验,加快推进各学校高效课堂建设的实施意见》等5个推进、指导、管理和评价高效课堂的规范性文件,形成完备的高效课堂建设管理制度系统。同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采集全市课堂教学监测数据进行教学质量分析、诊断,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特别是注重发挥教育督导对课改的管理、指导和服务作用,根据学情变化及时调整责任督学,围绕高效课堂建设建章立制,促进课改工作向纵深发展。

强化教研保障。建强研训阵地,使教研员成为课改的引领者。2013年,组建了恩施市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中心,成为全市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支撑力量。建立教研员和课改专家包片蹲校制度,督促、指导学校开展高效课堂建设。全市完小以上规模学校,建立教科室,负责学校高效课堂建设并以对口帮扶的方式指导辖区内点校的课改工作,开展以课例为中心的备课、研课、磨课、送课和赛课活动。教研工作全力服务于高效课堂建设,有力的助推了课堂教学改革,成为教学质量提升的加油站和助推器。

强化技术保障。信息技术设备和资源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的重要标志。2014年,恩施市被确定为“湖北省首批基础教育信息化试点地区”,财政投入6000多万元用于“三通两平台”建设,成功探索了“同体式、支教式、协作式”同步课堂应用模式,2015年入选国家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市一中、龙凤初中、施州小学被确定为全省“数字校园”试点学校,恩施市被确定为湖北省“教学点网校”试点市。到目前,全市依托教育信息技术建立起“大校带小校”城乡学校共同体机制,19所优质中小学与19所农村薄弱学校、28个教学点形成“三大带三小”(大校带小校、大手牵小手、大课连小课)发展格局,整体推动全市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系恩施市教育局局长)

(责任编辑 杨万军)

猜你喜欢

恩施市全市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浅谈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以湖北恩施市盛家坝乡小溪村为例
恩施市基层就业创业工作的对策
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与探索——以恩施市屯堡乡为例
恩施市中心医院:真心服务体现品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