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做好留守儿童关爱工作
2017-05-26高杰
高杰
宜昌市点军区常年有留守儿童约500多人,接近在校中小学生总数的10%。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建立多种机制,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关心好、爱护好留守儿童身心健康。
完善组织体系,落实关爱职责。一是建立区级领导机构。成立点军区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区委、区政府分管教育的领导任正、副组长,区文明办、机关工委、工会、团委、妇联、科协、残联、教育、科技、民政、卫计、文体旅游、司法等13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全面协调指导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二是设立综合协调单位。在区教育局机关建立留守儿童关爱中心,安排两名工作人员具体联系各单位关爱工作事宜。三是落实村(居)专管人员。区委、区政府印发《关于做好教师到村(居)挂职工作的通知》,由鄉镇(街办)党(工)委具体任命,为每个村(居)选派一名具有丰富育人经验的教师担任教育副主任,专职负责开展家访和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村(居)教育副主任的任务是:负责建立留守儿童台账,给予亲情关怀;协调留守儿童与区直有关部门及爱心人士做好关爱工作;组织寒暑假期间村(居)学生实践活动。
坚持分类施策,把握关爱重点。一是积极联系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父母,责令其返回或确定受委托监护人,并对其进行教育、训诫,要求其依法履行监护职责,落实家庭监护责任。
二是对农村留守儿童父母暂时无法返家的,督促和指导其选择具备较强监护能力和监护意愿的亲属、朋友担任受委托监护人,并指导受委托监护人签订《农村留守儿童委托监护责任确认书》,落实委托监护责任。对父母双方均不具备监护能力的,及时督促留守儿童父母确定其他受委托监护人。
三是对父母一方外出另一方无监护能力状态,且暂时联系不上外出务工父母的农村留守儿童,就近护送至其他近亲属、村(居)民委员会或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临时监护照料,采取机构内养育、爱心家庭寄养等方式,为其提供临时照料服务。民政、教育等行政部门予以协调,保障兜底。
四是对于监护人家庭经济困难且符合有关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政策的,纳入民政及其他救助部门保障范围。
五是建立强制报告、控辍保学、户口登记、打击非法遗弃等制度。一旦发现农村留守儿童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或失踪、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或不履行监护责任等情形的,实行强制报告,依法处理,保证适龄留守儿童入学接受义务教育。严格落实农村留守儿童户籍登记制度,积极动员无户籍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主动到公安机关申请办理常住户口登记。对于遗弃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涉嫌遗弃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予以惩处。
领导带头家访,营造关爱氛围。在区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联合倡议下,全区各单位踊跃参与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分别以所在联系村(居)留守儿童和贫困家庭学生为主要对象,组织人员主动结对子、献爱心。从县级干部到机关职工,每人都联系帮扶了一名中小学生。
2016年教师节期间,在区委书记宋涛同志的带领下,全区24位县级领导、53个区直部门的机关干部分赴各中小学校,接送各自帮扶的学生放学回家,深入281个留守儿童家庭了解生活情况和实际困难。当天的“教师节,书记陪我去家访”微信发布点击量超过15万次,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2017年开展的“我为留守儿童过生日”活动一经推出,即得到社会各界积极响应。三峡电视台、三峡日报、三峡晚报等媒体迅速跟进,争相聚焦。
目前,全区530多名留守儿童和贫困家庭学生,全部有区直机关干部和广大教师结对关爱,并坚持了“每月一次电话问候、每期一次当面交流、每年一次家庭聚会”的关心关爱机制,经常性提供学习辅导、经济帮扶、生活帮助、精神抚慰、思想行为引导等志愿服务,使留守儿童生活有人管、学习有人教、成长有人导,营造了全社会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争取社会资源,搭建关爱桥梁。在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中,相关部门积极联系、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和爱心人士开展特色帮扶活动,架起了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育人的桥梁纽带。市民政局下属的“康乃馨社工集体”主动承担了桥边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每周安排近10名志愿者到学校与留守儿童进行互动。
区妇联组织开展的“爱心妈妈”志愿关爱活动,让25名留守儿童感受到爱心的温暖。全国优秀教师陈发喜开办的“喜伯伯爱心助学”网站,常年致力于困境儿童关爱工作,筹集现金资助学生200多名,资助金额累计200余万元,募集各种学习用品资助学生千余人次。爱心人士黄义海举办的“爱家儿童”活动,带领艾家小学留守孩子到军营和博物馆参观,召集艺术家和孩子们一起到磨基山采风,帮助他们排练节目,并成功登上了三峡电视台少儿春晚的舞台。土城中学退休教师、共产党员王正才,在土城村委会成立“爱心小课桌”,连续四年免费为100多名留守儿童辅导功课、组织文体活动,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快乐度过寒暑假。
在这些先进典型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主动参与到留守儿童关爱行动中来。2016年底评选出在关爱留守儿童、资助贫困学生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10位表彰对象(含个人和团队),授予首批“感动教育年度人物”的嘉奖,宣传这些发生在身边的好人好事,激励全区人民为关爱下一代贡献更多的力量。
开展家校共建,优化关爱环境。坚持硬件和软件提升相结合,不断优化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近年来,点军区抓住“全面改薄”实施机遇,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村中小学学生寝室和食堂餐厅环境,尽力保障留守儿童平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和公共服务的权利。以“培育阳光大气学生品质、打造城乡统筹教育新区”为目标,在各中小学校探索构建区域化课程,强化体育、音乐、心理、生活、礼仪等特色课堂教学,努力提高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各项学生文体活动中,有意识地为留守儿童增加展示的机会,通过举办“心向阳光”全区留守儿童大联欢文艺汇演活动,让留守儿童和帮扶人员共聚一堂,共同分享孩子们付出心血换来的成果;通过将宜昌“梦想城”设施搬到学校,让留守儿童参与“规划人生”等职业体验活动,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和希望。高度重视家庭在留守儿童关爱中的关键作用,尽力畅通亲情沟通渠道,指导留守儿童与在外家长加强交流。通过向留守儿童家长发出《致在外打拼的家长一封信》,倡导在外务工人员一周至少与孩子通一次电话,一个月至少和老师联系一次,一年至少与孩子团圆一回。
为强化对家长责任的教育,点军区组织职教中心开发家长课程,开展系列培训;同时,建立“点军家教”短信平台,每周向家长群发一条家教短信,让家长认识到健全的家庭教育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帮助留守儿童家长和监护人更加明确所应肩负的法律责任,学会怎样与孩子进行有效地交流与沟通。
发展地方经济,夯实关爱根基。让更多务工人员在本地就业,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要举措。点军区认真落实省、市关于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有条件、有能力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从源头上减少留守儿童数量。一是加大产业培育力度,全力支持本地重点企业扩大生产,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建设进程,不断拓展就业空间;积极扶持休闲观光农业、农村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加快发展,不断挖掘新的就业岗位。二是加强就业培训服务,常年开展“春风行动”“就业创业服务大篷车”等活动,组织开展家政、厨师、焊工、月嫂等就业培训,帮助务工人员提升技能水平。三是做好企业对接服务,采取主动上门的方式,积极向本地企业问需求、问岗位,重点向群众宣传本地企业的就业信息,尽力吸纳本地人群就业。四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竭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努力为农村家庭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作者系宜昌市点军区政府区长。本文系作者在2017年宜昌市新春第一课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专项行动启动仪式上的发言)
(责任编辑 杨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