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闺阁昭传
2017-05-26屈小鹂
屈小鹂
摘 要:“藏与露”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借宝钗之口表述的绘画理论,也是曹雪芹在小说创作中采用的叙事策略。本着“为闺阁昭传”的创作主旨,“该藏的要藏”体现为以转述淡化男性人物形象,“该露的要露”体现为以女性人物为试点,彰显女性形象。
关键词:《红楼梦》 曹雪芹 叙事策略 “藏露”
《红楼梦》第四十二回,惜春接了画大观园的任务,在众姐妹的打趣中,一本正经的宝钗说了一段至理名言:“这园子却是像画儿一般,山石树木,楼阁房屋,远近疏密,也不多,也不少,恰恰的是这样。你就照样儿往纸上一画,是必不能讨好的。这要看纸的地步远近,该多该少,分主分宾,该添的要添,该减的要减,该藏的要藏,该露的要露。这一起了稿子,再端详斟酌,方成一幅图样。”
这一段话谈论的虽是绘画原则,却也是艺术创作的共通法则。所谓“你就照样儿往纸上一画,是必不能讨好的”既表达了艺术来源于现实生活却不能够照抄现实生活的艺术观,也考虑到读者的需求,符合了接受美学的读者中心论。所谓“该添的要添,该减的要减”探讨了艺术创作者对于素材的选择提炼。所谓“分主分宾”“该藏该露”则是布局谋篇的叙事策略。
宝钗的这一段话可以看作曹雪芹的艺术观。根據艺术法则相通的原理,曹雪芹在绘画艺术上表达的创作观念,同样体现在其小说《红楼梦》的创作上。事实上,借书中人物之口表述作者的艺术创作观,在《红楼梦》中不止一次出现。首先是对小说真实性的探讨。开篇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中,借一僧一道之口,曹雪芹批评当时的才子佳人小说情节老套,不合情理:“千部共出一套,且其中终不能不涉于淫滥,以致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不过作者要写出自己的那两首情诗艳赋来,故假拟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旁出一小人其间拨乱,亦如剧中之小丑然。且鬟婢开口即者也之乎,非文即理。故逐一看去,悉皆自相矛盾,大不近情理之话。”同样在第一回,借“石头”和空空道人的对谈,正面表述了自己对真实性的追求:“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第五十四回,借贾母之口,再次批评才子佳人小说胡编乱造、千篇一律:“这些书都是一个套子,左不过是些佳人才子,最没趣儿。把人家女儿说的那样坏,还说是佳人,编的连影儿都没有了。”
其次是“添减”所涉及的素材选择提炼,《红楼梦》开篇第一回就坦言小说曾经“增删五次”。而“藏露”问题,本文则试图通过曹雪芹在“为闺阁昭传”这一创作主旨下所进行的叙事策略分析来做探讨。
一、以女性为视点人物,彰显女性形象
《红楼梦》被公认是一部反映家族兴衰的具有强烈写实性的世情小说。曹雪芹生活的时代是清朝——封建的男权社会。相较女性而言,男性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更广阔的活动天地,更高的权利地位。女性只能依附于男性而生存。曹雪芹的创作主旨为“为闺阁昭传”,要抒写十二金钗的悲剧命运,就不可避免地要把作为家庭依附者的女性人物放在贾府倾覆的家族悲剧命运背景下来呈现。曹雪芹对真实性有较高要求,这从他在文中屡次借人物之口批评才子佳人小说“不近情理”“编得连影儿都没有了”就可佐证。鲁迅曾经高度赞扬《红楼梦》的写实性:“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为如是反映当时社会的真实样貌,他不得不写大量的男性人物。据统计,《红楼梦》一共涉及530个人物,其中男性270人,女性260人,虽然男性人物多余女性人物,而大部分读者阅读后的感受却是女性人物多余男性人物。这样的阅读感受说明曹雪芹在不违背“真实性”这一艺术原则的基础上,采取了巧妙的叙事策略来彰显自己的创作主旨,达成期待的阅读效果。探析其具体做法,正是在“分主分宾,该添的要添,该减的要减,该藏的要藏,该露的要露。”这一创作观念的指导下,以女性为视点人物,对闺阁生活作浓墨重彩的描写,对男性则淡化处理。
《红楼梦》叙事庞大而复杂,全书基本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觉叙事,是小说叙述的第一个层面,构建其小说的情节框架。在此框架中,曹雪芹采用故事中的人物作为叙事者,采用有限制的视觉展开第二层面的叙事。根据封建社会男女有别的生活情态,曹雪芹采用女性为视点人物,自然而然地将男性人物摒除在外,把读者的视线集中到女性人物身上。《红楼梦》第一个视点人物是林黛玉,在小说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采用林黛玉作为视点人物,由京都街市贾府大门外轿夫小厮开始写起,到府内婆子丫头,直至贾母、舅母、姐妹乃至宝玉等一一登台亮相,除宝玉外,有名有姓的男性无一人出场,全部都是女性。其中着墨最多的是贾母、王熙凤和贾宝玉,其次是王夫人和邢夫人。刘姥姥是《红楼梦》最出彩的视点人物,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中,曹雪芹写道:“且说荣府中合算起来,从上至下,也有三百馀口人,一天也有一二十件事,竟如乱麻一般,没个头绪可作纲领。正思从那一件事那一个人写起方妙,却好忽从千里之外,芥豆之微,小小一个人家,因与荣府略有些瓜葛,这日正往荣府中来,因此便就这一家说起,倒还是个头绪。”这段话将作者的艺术构思,叙事策略公布于读者。刘姥姥两次入贾府:第一次以荣国府为描写对象,主要展现了王熙凤、平儿、周瑞家三个管家女性,描述了王熙凤作为管家奶奶的权势和忙碌。第二次入府则以大观园为描写对象,深入展现了从贾母到府中女儿们的生活情景。从三十九回到四十一回共三个章回,只出现了宝玉、茗烟、板儿三个有名有姓的男性。除此之外,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宴宁府宝玉会秦钟”,作者设计了薛姨妈送宫花给贾府的小姐们这一情节,以周瑞家为视点人物,将贾府小姐们白日里日常生活形态呈现给读者。而第七十四回“抄捡大观园”则通过凤姐和王善保家的抄检行为展现了大观园小姐丫鬟们夜间的生活形态。
二、用转述代替描写,淡化男性人物
如前所述,《红楼梦》是一部反映封建男权社会的写实小说。贾府的当家人是贾敬、贾珍,贾赦、贾政,可以说,贾府的荣衰系在他们身上。但是,曹雪芹叙事时并不按照两性在事件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大小而平等分配笔墨,对男性人物尤其吝啬笔墨,往往用转述代替男性人物上场以淡化其形象。
《红楼梦》第三回,借着黛玉依亲的情节,贾府人员第一次出现在读者面前,荣国府两个最重要的人物——贾赦、贾政完全没有露面。黛玉依亲,除贾母外,舅舅最亲。曹雪芹设计了贾政刚好外出斋戒的情节,由王夫人接待黛玉,贾赦人在家却避不见面,与其说是情感淡薄,不如说是曹雪芹叙事需要故意为之。就叙事策略来看,贾赦露面,势必成为黛玉眼中第一个男性人物,成为读者的关注对象,所以作者采用了“藏”的策略。以小厮转述贾赦“不忍相见”为理由没有露面,由邢夫人接待。中国社会男主外女主内,舅母接待合情合理,如此情节安排,自然而然达成了淡化男性人物的目的。事实上,贾赦作为荣国府的长子,始终没有正式登场,第十八回,第二十四回偶然出现,均是一言带过,无任何描写。其言谈举止往往是通过其他人物转述呈现:如通过贾母之口述其荒淫无状“左一个小老婆右一个小老婆放在屋里”,借袭人晴雯之口述其“这个大老爷真真太下作了,略平头正脸的,他就不能放过了。”他强取豪夺石呆子的古扇事也是借平儿的口转述。另一个被淡化的人物是贾敬。贾敬是长房宁国府大家长,贾家唯一的进士。就现实层面来讲,他是贾府最重要的人物,小说既然以家族衰亡为主线之一,就不可能绕过贾敬这个人物。在章回目录上,贾敬出现了两次,第十一回“庆寿辰宁府排家宴”写的就是贾敬的生日,第六十三回“死金丹独艳理亲丧”写的是贾敬的死亡葬礼操办。众所周知,《红楼梦》人物众多,生老病死自然也多次出现。作者不可能一一道来,写作时自然有详略之分。小说详细描写的生日不过五次,葬礼不过两次,贾敬一人独占两次。曹雪芹这样的叙事安排,一方面是出于写实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情节结构的需求:借着贾敬这个重要人物的生死大事,就内而言可以让府各方人员齐聚,譬如,在贾敬生日宴上,远房的贾瑞近距离接近王熙凤。就外而言,借着大肆操办死生大事,四大家族、王侯公府纷纷到场,方能体现贾家的社会地位、人缘关系。曹雪芹同时却又吝啬笔墨,对于贾敬这个人物不作任何描写,让他缺席自己的生日宴会,其与宾客之间的交流完全由贾蓉转述,可谓简到了极致。相反,其后对于女性人物如宝钗、凤姐、贾母的生日均采取正面描写。例如详细描写贾母从七月上旬开始开心查看生日礼物到后来收到厌烦不看,又详细描写了生日当天贾母应酬几位王妃、公侯诰命的场面。贾敬的死亡同样写得潦草简洁。先用一句下人转述“老爷宾天了”宣告贾敬的突然亡故,再采用低调小篇幅的方式来叙写其葬礼,脂批戚序本第六十四回回前总评到:“故书中于迎灵送殡极忙乱处,却只闲闲数笔带过。忽插入钗玉评诗,琏尤赠佩一段闲雅文字来”。同样是死亡,对于女性的秦可卿,曹雪芹却层层铺垫,高调描写,从生病到丧事,写了十个章回。由此可见,贾府中的两个最重要的男性大家长是作为故事背景而出现,就像房屋建筑中的骨架,隐而不见。
《红楼梦》是一部世情小说,也是中国古典艺术的顶峰之作。曹雪芹在其小说不但借描写人物之手留下了大量高水平的诗歌辞赋,也借人物之口发表艺术创作及评论的观点。“该藏的要藏,该露的要露”把根据创作主旨来决定小说叙事策略这一写作理论作了直白又通俗的表達,《红楼梦》不愧为雅俗共赏之作。
参考文献
[1] 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2] 鲁迅.鲁迅全集.(第九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 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M].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4] 王富鹏.庆生送死与《红楼梦》的叙事结构[J].红楼梦学刊,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