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典籍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研究
2017-05-26朱永玲
朱永玲
摘 要:《论语》这样的中国典籍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而且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翻译时需要译者使用多种技巧和策略,才能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文本的魅力。丘氏兄弟《论语》英译本说明译者的主体性发挥对译文价值、原文发展以及文化传播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也表现译者主体性在文学典籍翻译过程中的受动性、能动性、自我性、责任性。
关键词:文学典籍翻译 译者主体性 创造性叛逆 论语
长久以来,译者一直处于从属的地位,译文即使再优秀也被认为不过是原文的复制品;译者总是徘徊在“忠实”与“创造”的两端,译文在原作的阴影中始终黯然失色。林语堂先生曾说:“妙文妙句天生巧合,亦必由译者之出自心裁。”[1] 325的确,文学翻译是译者再创作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得到全面的发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译者可以脱离原作而肆意想象。翻译出来的作品必须应当和原作一样具有文学价值,正如傅雷先生所说的,译文本身是一件艺术品,“翻译应还它一件艺术品”。[2] 3回顾漫漫翻译史,无数学者不断追求达到“信、达、雅”的标准,然而,常常又矛盾于自我的创造性,翻译时他们总是不自觉地或多或少地对原作加以改变。绝对的忠实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文学典籍翻译的过程中,绝对忠实于原文是很难办到的,译者不会亦步亦趋地逐字逐句地硬译。文学典籍翻译的主体依据原作而进行另一种艺术创作,既受到原作制约又可以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正因为此,译文才能身兼两职,同时传播原语文化又发展译入语文化。
虽然译者长期以来在民族文化的构建中处于边缘化的地位,但是今天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的主体性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通过分析菲律宾儒学基金会丘文郊、丘文祁、丘文明、丘文星四兄弟用英语翻译的《论语》,描述译者主体性在文学典籍翻译过程中的具体表现,阐释译者在受动性遵守前提下能动性创造叛逆的原因,并从文化交流的角度进一步说明这种创造性叛逆的合理性。
中西交流的历史悠久,但是从16世纪末期开始,以耶稣会士利玛窦(1552-1610)为首的大批西方传教士带着传播福音的热情和对东方世界的憧憬,跋山涉水来到中国。那时中国正处于封建时代的明王朝,经济不发达,几乎没有近代意义的科学和技术,儒家思想是其正统的意识形态。传教士的到来使两种完全不同的文明突然碰撞,揭开东西文化交流史的新篇章,这便是学术界所谓的“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的开端。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与西方基督教的教义具有很大的相通性,因此得到西方世界的推崇。而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的《论语》必然成为西方学者研究的目标。儒经西传早期,《论语》翻译主要的目的语是拉丁语和法语,而英译本主要是通过这两种语言转译的。严格意义上的《论语》英译开始于19世纪早期,迄今已有两百年的历史,目前《论语》的英译本已近四十部,而且,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世界各地汉学研究日趋发展,新的译本不断推出,复译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本文选取丘氏四兄弟的《论语》英译本作为研究对象,不仅在于《论语》本身承载了中国儒家文化的内涵和它在中西思想交流史中的重要地位,而且因为丘氏四兄弟作为一个翻译团体在翻译《论语》时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他们来自菲律宾,母语并非英语,却深谙汉学,这种特殊的身份使得他们的译者主体性施展的空间更大,这有助于笔者全面深入分析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
近年来涉及《论语》英译的学术论文,大多针对某些译本进行语言学层面的对比分析,或举三五个例子从某一侧面展开讨论,总的说来,这些研究范围广博而且在各种翻译研究方法指导下也颇有新意,但是很少有兼从译者主体性角度和文化交流角度分析《论语》英译本的。译者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译者受动性——再创作的制约因素
文学翻译往往理解为是一种文学作品的语言转换和意象或意境的再造活动,因此认为是属于语言艺术活动的领域,文学翻译是依据原作而进行的审美再造活动。[3]27既然是语言转换的艺术活动,就必然受到语言制约。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论语》,是用中国古汉语写的,丘氏兄弟先将古文翻译成了现代汉语,然后用现代英语将其翻译成通俗易懂的英语。比如,将“仁”先译为“humaneness”,再代之以“benevolence”;将“士”先译为“intellectual ”再代之以“scholar or educated gentleman”;将“民”先译为“the masses”再代之以“the common people”[4] 20
丘氏之所以不能将《論语》直译为对应的古英语,不仅是因为两种语言之间存在巨大差异,而且也因为《论语》作为一部典籍著作包含深刻的思想内涵。
《论语》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哲理的文学作品,书中记载的孔子及其弟子富含深意的言谈,集中反映了儒家学派对道德、伦理、宗教、政治、教育、人生等问题的看法,这些思想在历史长河中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翻译《论语》时,译者必然不能只把握语言层面或者作品风格之类的因素,更要深谙其思想内涵,即《论语》所包含的儒家文化意义。一部译作在目标语文化中的形象主要取决于译者的意识形态观念和目标语文学体系中的主流诗学。[5]5 这两者都由译者决定,也就是译者翻译时使用的技巧和语言决定。因此,在翻译《论语》时,丘氏不只在追求语言字里行间的“信实,形似”,更注重语义的“通达,神似”。
二、译者能动性——创造性叛逆
法国文学社会家埃斯卡特(Robert Escarpit)给翻译中的创造性和叛逆性定义了一个术语叫“创造性叛逆”,并断言“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的叛逆”。“如果翻译的本质在于求得和原作相似,那么任何翻译都是不可能的。”[6]33文学翻译中,译者总是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忠实原作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舍弃原文中负面的思想,二是增加评论性语言从而表明译者的态度。以下我们就《论语》为例分别进行具体说明:
尽管孔子的思想在经过历史长河的淘洗后越来越焕发光彩,但是孔子的思想中有许多封建糟粕,所以在翻译儒家经典《论语》的时候,译者需要留意到这一点,译者的主观意识形态也会体现在其译文当中。丘氏兄弟生活在20世纪下半叶的菲律宾国,他们反对性别歧视,因此,丘氏在翻译《论语》的时候,尽可能减弱了《论语》中所反映的男权主义思想。这样,当《论语》译本作为一种文化载体进入英语国家时,读者所获取的消极影响就会减弱,《论语》的生命力就会更加旺盛。丘氏的具体做法是对原文进行加注补充说明,下面这个例子对丘氏的操作加以阐释:
原文:“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7] 226
译文:"Only women and common persons are difficult to care for. Be familiar with them, and they lose their modesty; avoid them, and they become resentful."
N.B. Read "lose their modesty" as "are contemptuous"
Comment: Unfortunately and unfairly, women had long been considered inferior in many ways to men, and this situation might have become even more institutionalized after Confucius. However, this much-resented male-biased remark by Confucius may merely have meant that women are just naturally more intuitive and emotional. But, try to explain that to women! [4] 304
《论语》中这句话表现出生活在男权社会中的孔子对女性的忽视,丘氏对译文加注补充和评论,既表明了他们作为读者对孔子男权思想的认识,也表明了他们自己作为现代社会中的知识分子对男权主义的蔑视。
三、译者自我性——個人风格
译者在翻译作品的时候,总不免带有许多主观的因素,无论是直译,还是意译,译者总是在可能性空间里操控译文。勒菲弗尔提出了“操控理论”并将翻译定义“改写的一种形式,是创造另一种文本的一种形式。”[5]6丘氏在操控《论语》时,形成的风格主要是:意译为主直译为辅,语言直白通俗易懂,评论补充恰到好处。丘氏翻译避免中国文化加重译文读者阅读负担,提倡“以读者为中心的翻译”。许多中国译者的典籍英译存在一个大问题,即忠实有余,自然流畅不足,丘氏的翻译既忠实原作又自然流畅。
《论语》核心概念的翻译,丘氏在遵循原著基础上有所创新。“道”出现了83次,“本立而道生”(《学而篇》)译为“the Way is born”,“朝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译为“when one hears about the Way in the morning, one may die in the evening”“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义也”(《里仁》)译为“An intellectual who resolves to follow the Way, and yet is ashamed by bad clothing and bad food, is not qualified to discuss the Way.”[4]16丘氏在这些地方,对“道”的翻译是直译,而对句中隐含的逻辑关系采取意译的办法,从而将整句话的意思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英语完整地表达出来。
另外,丘氏总是在译文后加上评论,以提示读者参照英语国家盛行的经典《圣经》中类似的说法、典故、或者思想,这样,读者就能更大程度上理解原作。
原文:“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Seldom found is the person who is filial and fraternal,yet likes to resist authority.Never found is one who dislikes resisting authority,yet likes to foster rebellion.
"A noble person concentrates on fundamentals. Once these are established,the Way is born.Filial piety and fraternal love—are these not the fundamentals of humaneness?"
Comment:cf “Honor your father and mother”(Matthew19:19).“You shall love your neighbor as yourself”(Matthew22:39).“Children,obey your parents in everything,for this pleases the Lord”(Colossians3:20).“Let brotherly love continue”(Hebrew13:1)[4]2
丘氏从译文接受者的角度出发,翻译《论语》时,比较着《论语》与《圣经》,并把其中的相似点写在译文下面供读者参考,这有利于生长于基督教国家里的读者更好地理解《论语》中的思想内涵。
四、译者的责任性——文化交流
译者是翻译的主体,也是不同文化的重要传播者,在文化交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譯者不仅帮助原语文化发扬光大,而且在目的语文化的建构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翻译活动不仅帮助异域文化在本土得以再现,而且参与建构新的本土文化。[8] 360翻译是译者在两种语言范围内的文化对话与交流,是两种不同文化内涵的异质语言的比较,而且也通过语言进行异质文化的比较。再则就是接受者个体文化心理结构对外来文学接受的“文化过滤”。“文字流传物”是读者或者译者个体的主观需要。读者和译者的个人生活、人生遭遇、个人志趣和思想发展的经历等往往会导致个体人格世界的差异性,从而构成一个人独特的道德观、生活观和文化观。这时,接受者的主体性、选择性和创造性就是指主体从个体人格世界和自我惯性思维需要出发行事,而不是指主体被动地按外在需要或规律行事。接受者的“选择性”、“主体性”既可能表现为清醒的、符合主观目的的有意识行为,也可能是没有清楚意识到从事活动目的和过程的无意识行为。这种个体与人格世界的差异也往往表现在不同的接受者对于同一种外来文化所采取的不同立场。[9]240丘氏翻译《论语》这一活动,为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丰富了英语国家的人们对中国文化内涵的理解。
丘氏在《论语》译作前言中对其翻译方法进行的阐释,他们对《论语》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加以特别的关注,并将之与基督教中的某些思想进行对照,从而帮助接受者更好地理解中国儒家文化的内涵。
五、结语
译者的主体性体现在译者的受动性、译者的能动性、译者的自我性和译者的责任四个方面。丘氏兄弟英译《论语》的典籍行为反映出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会积极发挥其主体性作用,对原作进行富有创造性的操控。尽管翻译活动要受到原文本的语言、意识形态的差异以及目的语文化的不同等因素的制约,但是译者在翻译时总是努力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创造中形成具有自己翻译特点的风格,主动承担着译者传播文化的责任。也正是由于译者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译文价值才能显现出来,才能被更广大的读者接受,原文价值也随着译文价值的显现而增加。
参考文献
[1] 林语堂.语言学论丛[M].上海:开明书店,1934.
[2] 傅雷.傅雷谈翻译[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6.
[3] 王宏印.文学翻译批评论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4] 孔子.论语英译今译[M].丘文郊,丘文祁,丘文明,丘文星,译注.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
[5] Partridge C,assnett S,Lefevere A,et al.Translation,History and Culture[J].Modern Language Review,1992(3):666.
[6] 谢天振.创造性叛:争论、实质与意义[J].中国比较文学, 2012,(2):33-40.
[7] 孔子.论语[M].杨逢彬,注译.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
[8] 韦努蒂.翻译与文化身份的塑造[M].许宝强、原伟选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358-382.
[9] 刘介民.西方后现代人文主流——征候群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