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岁开国将军向守志的“长寿秘籍”

2017-05-26王源源

家庭医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善事秘籍将军

王源源

2016年11月28日,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发出贺电,祝贺上将向守志迎来百岁寿辰。

向守志将军,1917年11月28日生于四川,1934年参加工农红军,在长征中三过雪山草地;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从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纵横沙场,南北征战,创造了许多经典战例,是有名的战将。1955年,向守志被授予少将军衔,1982年任南京军区司令员,1988年授上将军衔,1991年离休。

作为一位身经百战、为国家做出了卓越贡献的老将军,一位年届百岁的全国健康老人,向老有着自己的“健身秘籍”。

学习和思想不能离休

向守志将军离休之后,经常对身边的人说:“我虽然离休了,但党员的责任没有离休,学习不能离休,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更不能离休。”多年来,他一直坚持读书看报、收看《新闻联播》、上网看新闻,还积极学习中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向党组织建言献策,每年都以普通党员的身份撰写思想汇报。尤其值得人们尊敬的是,向老始终保持着老党员、老军人的精神面貌和正义感。2015年,他在接受《解放军报》采访时怒斥周永康、徐才厚,用词异常严厉:“周永康、徐才厚等人抛弃信仰,背叛党旗下的誓言,走到党和人民的对立面,可耻可悲!”

向守志将军虽然已经是百岁高龄,但仍然身体硬朗、精神矍铄,思维也很清晰。熟悉向老的人都说,他的思想比年轻人还活跃。现在,向老仍在慈善事业、关心下一代工程、残联、老年大学等方面的多家机构担任职务,经常要到外面去作传统报告,讲革命历史。

“你认为这个党伟大,他的事业一定能够胜利和兴旺,你才会坚持不懈为之奋斗。”如此朴实无华语言的背后,是向守志将军一生的坚守。

竭尽全力多为社会做善事

1991年,向守志将军离休后,被南京市慈善总会聘为名誉会长。当时,正值慈善总会成立伊始,还处在“讨米下锅”的艰苦阶段,向老就从自己的离休金中拿出1 000元给慈善总会作创始基金。这笔相当于当时普通人半年收入的“巨款”,给刚刚起步的南京市慈善总会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多年来,向老一直心系慈善,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汶川地震、西南干旱、泥石流灾害……无论哪里有了大的灾难,他总是带头捐款捐物,每次都捐助万元以上。2010年,向老被南京慈善总会评为“慈善先进个人”。

向老还特别关心家乡的发展和教育事业,多次捐款支持家乡兴建铁路、拓宽公路、建设水电站、水库等工程,还捐资在家乡宣汉山区兴建了一座希望小学。家乡政府想以向老的名字为学校命名,但他坚持说自己是一名老党员,为家乡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做点事情是应该的,不是图名利。最终,学校被命名为“将军希望小学”。

向老曾深有感触地说:“钱财都是身外之物,所有靠物质支撑的幸福都不能持久。为善最乐,慈善是一种责任和义务,要竭尽全力多为社会做善事。”向老百岁高龄仍乐观通达,应该说,这和他把常做善事当作一种乐趣、享受有直接关系。

生活规律保持“四心”

向守志将军生活很有规律,他每晚11点休息,早上6点起床,洗漱之后听新闻、读报,7点吃早餐,之后再睡1个小时的回笼觉。8点之后是“办公”时间,一般会安排出去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如果不出门,则在家看文件、看书、读报纸。12点午饭,之后午睡到下午3点。他说午睡如充电,午睡充足,下午神清气爽,几十年养成了这个习惯。

向老下午的时间安排得较为“休闲”,主要是练习书法、绘画。参加红军前,向老在家读过私塾,他博闻强记、知识面广、记忆力惊人,是有名的“儒将”。離休后有了闲暇的时间,他便几乎每天都要写写毛笔字。向老的书法苍劲有力,独成一家。他说:“写字静中有动,不仅能锻炼大脑,而且内心感到充实快乐。”

向老曾有20多年的“烟龄”,但在离休前向老把烟彻底戒了。向老喝酒也适量,平时偶尔喝少量的补酒,逢年过节或八一聚餐时老将军喜欢喝点茅台,但从不超过一两。向老的饮食也很有节制,基本上只吃七分饱。

向老常说,人生要有四心———“心地善良”“心态平和”“心胸开阔”和“心情快乐”,这也正是老将军的“长寿秘籍”。

猜你喜欢

善事秘籍将军
《觉醒年代》的“出圈”秘籍
我家的“将军”
第二十七回 多行善事误会消 获赠奇书乐逍遥
第二十七回 多行善事误会消 获赠奇书乐逍遥
将军
多与少的随想
滑雪秘籍
学学防弹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