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节日痛风高发期易患人群须警惕

2017-05-26孙清廉

家庭医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嘌呤骨髓瘤痛风

孙清廉

痛风是一种与遗传有关的嘌呤代谢紊乱性疾病。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引起的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结节和肾脏疾病。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痛风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特别是在节假日期间,发病率最高。其发病原因主要是与生活方式不健康、不合理、喜吃高嘌呤食品有关,以下高危易患人群应特别注意。

男性痛风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其比约为20∶1。女性发病多在停经之后,这是由于雌性激素有促进尿酸排泄的缘故。

中老年人痛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居多。随年龄增长,机体代谢排泄功能降低,尿酸生成增加而又不能及時排泄,导致血液中尿酸水平过高而发病。

遗传因素本病有遗传倾向,父母等直系亲属中有痛风患者,其发病率明显高于常人。据有关部门统计,在痛风患者的直系后代中,有50%~60%可能会诱发痛风,而普通人群中仅有0.3%~0.5%。

酗酒者乙醇会使体内酸性物质堆积,抑制尿酸排泄,致血中尿酸明显上升而诱发痛风。特别是啤酒本身就含有大量嘌呤,有人统计,饮1瓶啤酒会使血中尿酸水平增高1倍。

饮食不节主要是喜高嘌呤饮食者,尤其是在晚餐中经常超量或连续进食海鲜、肉类、鸡鸭及豆类(豆腐经加工后比直接食用绿豆、炒黄豆、豆芽、豆沙、新鲜豌豆所含嘌呤低得多)、蘑菇、花生、菠菜等含嘌呤较高的食品。研究表明,吃一顿火锅比一顿普通饮食所摄入的嘌呤物质要高数倍至数十倍,不少痛风患者都是在赴宴后于夜间发病的。

肥胖及并发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与高血脂者据统计,肥胖者及并发上述疾病者痛风发病率高。研究表明,甘油三酯能阻止肾小管排泄尿酸,高血压、动脉硬化致肾小球过滤下降影响尿酸排泄;糖尿病性肾病也可致尿酸排泄功能下降而引发痛风。

遗传缺陷或患有某些疾病者(如白血病、骨髓瘤等)骨髓瘤患者因骨质破坏,细胞中大量核酸分解,使尿酸生成增多;肝肾疾病患者影响尿酸的排泄,可使痛风发病率上升。

应用某些药物过久青霉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胰岛素、阿司匹林、某些降压药(如复方降压片)等会影响尿酸排泄。因此,痛风高危易患人群不宜久用上述药物,否则可能会导致痛风发作。

猜你喜欢

嘌呤骨髓瘤痛风
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痛风的治疗
痛风了,怎么办?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痛风:改善生活方式防复发
痛风不是风湿 罪魁祸首在嘌呤
夏天,从第一次痛风开始预防
骨髓瘤相关性肾轻链淀粉样变1例
别忽略素食中的嘌呤
微RNA-34a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RPMI-8226中的作用及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