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改变思维技术变革课堂

2017-05-26熊仕荣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7年5期
关键词:校本教研思维

熊仕荣

教师是促进学校发展的主力,除了具有高尚的職业道德、良好的心理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外,还应具有从事本学科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随州市外国语学校始终把教师的专业发展放在首位,通过专家引领、校本教研、同伴互助、教育论坛、校本培训和网络研修等多种途径形成教师发展研究共同体,凝聚教研力量,推动课程改革。

以研究打开思维的窗口

走进随州市外国语学校,每位来访者都能感受到浓浓的研究氛围。教师的办公桌上,办公室的书柜上,教育专著随处可见。自2011年开始,学校还先后编辑了《为有源头活水来》《花开有声》《晨曦》《幸福路上》《打开思维的窗口》等校本教研读本,不仅供学校教师学习使用,也赠送给来校指导和交流的教育专家和教师。教学研讨、评课议课、主题探讨已经成为学校教师日常研究的常态,这里的每一位老师都在不断琢磨自己的课堂,都在研究中寻找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成长方式。

为了助推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创建了独具特色的校本教育论坛,定期跨校区进行“主题研讨交流”。同一主题,不同校区,教师们在论坛上讲术论道,讲教育故事,问题探究,成果展示,经验分享,“知行思”合一,用真实的行动,真情的表述,真正的思考汇聚成了更丰富、更鲜活、最能起作用的校本课程资源。2016年暑期,作为“湖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的我,和老师们一起做研究。从平时的教学实践中选取10个典型案例,研究学习规律,探寻思维品质,总结梳理出十大思维模式,比如展开联想——发散思维,寻找联系——规律思维,整体思考——整合思维,等等,以此打开教师和学生思维的窗口。

“以生为本”“教师专业发展”“家校共建”和“学生自主管理”等系列主题论坛活动,目前已成功举办了十二期。这种团队研修模式成了教师成长的重要路径,我们不针对教师教学设置专门的管理制度和惩罚措施,而是以专业的探讨和争鸣代替外在的规范和束缚,鼓励老师们敢于创新和追问,倡导教师自主合作、动态选择、互教互学,以达到相互借鉴、相互提高的目的,形成真正的“同伴互助”。

培养研究型教师团队,师德高水平,专业高学识,能力多方位,研究高水平,让研究成为工作的常态,这种交流、分享、研究式学习,让学习氛围有温度,学习内容有广度,学习成果有高度,研究变得有价值,有意义,提升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自信和职业幸福感。

用互联网技术变革教学教研方式

随州市外国语学校的校园俨然一个二维码的世界,教研活动室,校园文化墙,每个教室的内外,无论是班级管理的“一日一省”,还是分享学习心得的“学海拾贝”,都附有二维码,或是印有二维码的海报。运用互联网技术制作微课程,生成二维码,形成码课码书,上传到互联网教育资源平台上(学校网站、名师工作室平台、腾讯视频、百度传课),与大家分享,随时随地“玩学习”、“做研究”已经成为随外师生的常态。

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让学校的教学研究模式也发生了改变。“研究课题化、过程课程化、成果可视化、发展个性化”,研究变得交融、立体、多元、开放。“研究课题化”,针对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点进行专题研究,发现问题,寻找策略,梳理成果,交流分享;“过程课程化”,从问题出发,对研究的课题要注重过程的始末,要有课程观,从而使研究最后达到从点到线到面的发展;“成果可视化”,为方便研究成果的传播,有利于区域化和跨区域化学习,工作室将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技术优势,将成果进行可视化处理,上传互联网教育资源平台,并形成码课码书,进行交流推广共享;“发展个性化”,尊重教育教学规律,构建民主、自由、互助、和谐的学习氛围,引领教师自主发展,发挥自己的管理优势、学科优势,以“私人订制”式的专家培养发展模式,培养学校名师团队,让每一个成员在这个团队里得到个性化发展。

名师工作室“四化”行动研究,课题研究和学习的过程,就是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在工作室的引领下,教师的研究眼界、研究角度发生改变,带来了教师研究意识的改变和思维方式的改变,在问题研究的基础上,有了更高的思维指向,这种改变,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教育现代化必须依靠教育信息化,互联网给教育改革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去实践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为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服务。

(作者单位:随州市外国语学校)

(责任编辑 鄢志勇)

猜你喜欢

校本教研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