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问题设置 打造生命课堂

2017-05-26陈海群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7年15期
关键词:生命课堂问题设置优化

陈海群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越来越需要学生全方位的参与,理性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让课堂绽放出绚丽的思维之花。但是,在政治课教学实践中,政治课堂却缺乏学生的参与,死气沉沉,少有生机和活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必须要优化问题设置,激活学生的思维,驱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打造有生命力的政治课堂。

关键词:问题设置;优化;生命课堂

法国著名哲学家笛卡尔曾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哲学命题,强调了理性思维的重要性。这一哲学命题可以精炼地理解为:当我使用理性来思考的时候,我才真正获得了存在的价值。但是,笔者在多年的政治课教学实践中发现: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惰于思考,不善回答,从而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陷入自问自答的尴尬境地,“填鸭式”“满堂灌”式的教学又不得不重现,政治课堂死气沉沉,缺乏灵性的思维和盎然的生机。

那么,在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为何会如此缺乏默契、互动和沟通呢?笔者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师没有精心设置问题情境,难以激发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兴趣,引起学生对问题的情感共鸣。曾经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精耕细作,提出有质量、高水平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打造有生命力的政治课堂。

一、吃透教材,提高问题设置的实效性

高中政治教材运用简明、朴实、新颖的语言,阐述了内容丰富、含义深刻的学科知识,单元、课、框和目知识之间存在较强的逻辑联系,各知识要点、重点和难点十分突出。但是,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没有认真品读教材文本,眉毛胡子一把抓,随意设问,这不仅使课堂教学呈现碎片化,也使学生的思维十分疲劳,怠于回答,学习效率低下。例如,在教学《国家财政》时,有些教师就采用传统的讲授法,从财政的含义开始设问,一问到底。而本框知识内容多、容量大,教师对每个知识点都一一设问,平均使力,最终的结果就出现了教师满堂问的现象,学生反应呆滞,教学条理不清,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有鉴于此,教师应该精心备课,挖掘教材,梳理知识,把握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准确定位教材的知识要点、重点和难点,针对知识的难易程度,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创设问题情境,落实知识要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笔者在《国家财政》的教学中,采用知识清单的形式(见下表),开展自主学习,集中处理本框中的知识要点,使教材知识条理有致、脉络清晰。同时,为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设了有奖竞答,以判断、填空和选择等简单的题型落实基础知识,不仅搞活了课堂,也增强了问题设置的实效性。而对本框中的重难点问题——财政的作用、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和财政政策,则创设问题情境,采用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的形式,逐一突破。这些问题的设置都充分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引导学生走进问题,主动探究,深入思考,使课堂绽放出绚丽的思维之花。

二、关注学生,注重问题设置的层次性

课堂教学的对象是全体学生,但是每个学生都有其个体差异性,存在着认识水平、学习能力、思维方式和三观等的不同,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关注学生差异,设计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问题,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全体学生思维的潜能,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真正融入课堂学习,而不至于在课堂上无所事事。但是,在现实的教学中,教师却很难做到这一点。如有些教师在教授“价值规律”的内容时就很直观地设置了两个问题: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面对如此直白的问题,学生马上埋头书本寻找答案,教师再加以适当的点评。在这一教学案例中,教师未设置循循善诱、层层深入的问题情境,学生缺乏思维的过程,只能照本宣科,寻求教材的标准答案,最终不得不由教师的点拨代替学生的思考,课堂也会因为教师的架空而显得空泛无趣。

笔者认为出现此结果的症结在于教师不能设置难易适中、具有梯度、错落有致的層次性问题,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在讲授“价值规律”的知识时,教师要创设情境,呈现价格的变动图,设置以下问题:

1.价格为什么始终围绕价值波动?

2.价格为什么会偏离价值上下波动?

3.价格偏离价值上下波动,为什么不会无限制上涨和下跌呢?

4.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否违背了等价交换的原则呢?

这些问题中既有简单的记忆认知题,也有难一点的理解应用题,更有发现创造题。这不仅满足了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思考的需要,使整个课堂都动起来、活起来,而且,这种难易结合的问题设置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如图2),层层推进,引导学生不断思考、讨论和探究,走出知识的迷雾,真正认识、理解和利用价值规律,引思导行,实现教育的真正价值。

三、质疑激辩,提升问题设置的探究性

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而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创设带有难度的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很多老师都知道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但是在课堂问题设置的过程中却经常违背这一理论。如笔者在一次优质课比赛的听课过程中发现,很多老师在讲授《国家财政》时往往会设置一个辩题:财政收入是不是越多越好?并要求学生分组讨论探究,记录观点,代表发言。这一辩题的设置内容过于简单,财政收入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而是要适度,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所以,此问题根本不具有可辩性。其结果是合作探究流于形式,教师质疑激辩的目的成为泡影,这既不能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也不能发挥学生思维的潜能。

反思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反应,总结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教师要谨记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立足现实,着眼可能,创设具有可探性的问题情境。例如下面的案例就不失为一次有益的借鉴。

教学情境:目前黄岩智能模具小镇的发展依然面临着项目落地难、土地指标制约和资金困难等问题,尤其是受多城同创、登革热防治工作的影响,财政资金未能及时到位,工作开展得就更难了。

问题设置:有人认为,政府可以通过各种财政手段不断增加财政收入,以解决小镇建设资金短缺问题。你觉得可行吗?并说明理由。

此问题的设置貌似平淡,但是所包含的内容却十分丰富。首先,问题设置了思考的范围——财政手段,为学生思考问题指明了方向,避免陷入泛泛空谈和无从入手的尴尬局面。其次,通过财政手段不断增加财政收入可行与否?对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而言,答案显然不同。有些学生可能会认为,不断增加财政收入,会影响企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显然不可行;也有学生会认为,对这一问题要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社会财富一定的前提下,是不可行的,而在社会财富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不断增加财政收入解决问题是可行的。而要达到后一种认知水平,学生必须要对教材文本进行咬文嚼字和对问题进行辩证分析。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交流、对话、碰撞和争辩中实现了知识的拓展和思维能力的提升。最后,此问题设置还要求学生多角度、全面地思考问题。通过税收、利润和国债等财政手段不断增加财政收入分别会导致怎样的结果?尤其是通过国债的增发增加财政收入又要考虑到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是否适度的问题,这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要求就更高了。

因此,这一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合作探究中去,给予学生引导、质疑和点拨,突破思维的瓶颈,激发思辨的潜能,促进知识的升华,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生不息的活力。

四、体验感知,增强问题设置的趣味性

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课堂教学中推动学生探索和追求知识的“催化剂”。而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亲自体验感知,最易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对知识的向往。正如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中所讲:课堂教学应“使知识回复到鲜活的状态,与人的生命、生活息息相关,使它呈现出生命态。具有生命态的知识最能激活、唤起学生的内在需要、兴趣、信心和提升他们的主动探究的欲望和能力”。对此,笔者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课时教学中就深有感触。

在第一次教学活动中,笔者以食用油为例,创设情景材料,设置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理解和把握“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的”。例如:

教学情境:近年来,农产品价格不断走高,出现了“蒜你狠”“姜你军”“糖太宗”“棉花掌”和“辣翻天”等系列事件,随后又出现了“豆你玩”——大豆产品及其制成品价格走高的现象,尤其是食用油价格涨幅居前。一些农户和豆制品生产企业纷纷投入了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扩大生产规模,加入对豆制品市场的竞争和利润的瓜分。

问题设置:结合材料,分析市场是如何合理配置資源的。

在此次问题情境创设过程中,笔者也着力追求抽象的理论具体化,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路径,尽量使深刻的理论简单化、趣味化,但是,课堂上学生的反应却是令人失望的。学生面对此问题情境,思维停滞,眼神茫然,课堂一片死寂。究其原因,肯定是因为教师的问题设置出现了偏差,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把抽象的理论更加复杂化,挫伤了学生的兴趣,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为此,笔者在第二次教学中,重新创设了问题情境,课前准备了一幢别墅模型,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别墅的模拟拍卖会,让学生亲历其境,主持、参与竞拍,顿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所有学生对此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置身其中,在模拟拍卖中体验感知,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实现对抽象的理论知识的认知、飞跃甚至顿悟。总之,让学生置身于鲜活的生命态的教学情境中体验感知,就会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在互动和共鸣中体会、建构和内化知识,此时,课堂也就摇曳生姿了。

一个富有针对性的问题,可以使课堂走向高效;一组错落有致的问题,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一个模棱两可的询问,可以点燃学生争辩的激情;一个富有趣味性的问题,可以使课堂摇曳生姿;一个优质的问题设置,可以为学生的思维插上飞翔的翅膀,在富有生命力的课堂上自由翱翔。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黄岩第二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生命课堂问题设置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小学英语课堂再创新
高中物理“少教多学”模式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问题化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用“互动”构建生命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