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安全管理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2017-05-25谢青路李秀珍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年4期
关键词:指标体系手术室护理人员

谢青路,李秀珍,徐 霞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河南 开封 475000)

医院管理

手术安全管理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谢青路,李秀珍,徐 霞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河南 开封 475000)

目的:研究手术安全管理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选取同期手术室接受的50例患者以及专业医师10名、手术室护理人员22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中外相关文献资料,临床实践检验、专家咨询来构建患者手术安全管理指标体系。结果:建立适用于本院手术科的以术前访视评估、术中安全护理、术后安全评估作为Ⅰ级指标的手术安全管理指标体系,其中Ⅱ级指标12个。结论:新构建的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能满足临床需求。

手术室;安全管理指标体系;构建

护理安全管理是通过实施规章制度、技术和教育等多方面措施来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创建安全性较高的手术环境[1]。目前,我国医疗系统中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而本文则对患者手术安全管理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研究,现于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选取同期手术室接受的50例患者以及专业医师10名、手术室护理人员22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总结临床实践检验以及专家咨询等方式构建一套适用于我国手术室安全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促使手术室相关操作、流程规范化,减少影响安全的因素,为患者手术提供安全保障。获得了满意成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同期手术室接受的50例患者以及专业医师10名、手术室护理人员22名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男27例,女23例;年龄20~51岁,平均(34.18±6.22)岁;大专及以上18例,高中、中专23例,初中及以下9例。专业医师男8名,女2名;年龄31~53岁,平均(40.55±4.18)岁;均为5年以上工作经验以及中级及以上职称。护理人员男2例,女20例;年龄23~45岁,平均(29.17±4.62)岁;均为本科学历。

2 研究方法

通过书籍、研究报道、医院案例等方式收集关于护理安全风险管理的相关文献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了解患者手术安全管理的研究现状,以护理学、管理学、数理学、伦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为依据,结合临床工作经验,确定术前访视评估、术中安全护理、术后安全评估作为I级指标,初步构建安全管理指标体系。

对手术室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互动质性进行研究,研究对象均为随机选取。以手术室安全管理为核心,围绕患者进行调查分析,通过掌握患者需求来获得影响手术安全的因素,确定评价指标。以手术室安全管理为核心,护理人员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性和临床实践经验来探讨手术安全的关键指标。结合患者、护理人员调查结果,确定II级、III级指标,构建安全管理指标体系大致框架。

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Delphi)来确定最后确定手术安全管理指标体系大纲。专家咨询3轮。第1轮专家咨询的重点在护患关系、服务效率、科室协助以及风险监控方面,第2轮专家咨询的重点在理解和信任方面,第3轮确定大纲。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手术室护理人员掌握安全管理知识的程度,通过Likert5级评分标准进行评价,1分为没有掌握、2分为了解、3分为部分掌握、4分为大部分掌握、5分为完全掌握。

3 研究结果

手术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手术护理安全管理指标体系

工作时间、职称、工作岗位的影响程度见表2。

表2 工作时间、职称、工作岗位的影响程度

4 讨 论

手术治疗是临床上重要的治疗方式,但是手术后许多患者会出现并发症,其中许多并发症是可以预防的[2]。因此,手术安全已经成为国内外医学学者重要研究课题。构建适用于现代医院的手术安全管理指标体系,能对手术室安全情况进行有效评价,持续改进相关护理工作,有助于提高手术室工作质量和效率。本研究通过手术安全管理相关理论研究文献,了解目前手术安全管理现状,掌握影响手术安全管理的各级因素,并建立适用于本院手术科的以术前访视评估、术中安全护理、术后安全评估作为Ⅰ级指标的手术安全管理指标体系,该体系中Ⅱ级指标12个。在该体系中,术前访视、术后回访直接体现了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系统性,也将术前可能引发安全风险的因素纳入其中,有助于减少不良情况的发生[3]。通过该体系,能规范化、量化手术安全管理,可将被动护理服务工作转变为主动性、预防性护理,有助于强化手术室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提高手术室管理人员辨别风险的能力,对提高手术室工作质量有积极作用,有助于改善患者对手术护理工作的满意度[4]。本次研究所构建的体系兼顾了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护理工作职责,确定了手术安全工作重点,强化了护理人员职业素质。在手术护理安全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中,发现工作岗位、工作时间均会对安全知识掌握率产生影响,对此,需要加强对这些方面的管理,不断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手术室安全护理不仅关系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与法律法规有着紧密关系,拥有良好的法律意识是做好手术安全护理工作的基础条件。临床实践中,护理人员需要开展的工作较复杂,环节较多,影响因素多,而根据手术安全管理指标体系,护理人员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患者进行护理,不断增强其安全意识[5]。本次本研究通过3轮Delphi专家咨询修订,最终制定手术安全管理指标体系,可规范手术安全管理评价的内容和要素,为保障手术安全提供管理工具,该体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1] 朱慧,凌勇武,黄松平,等.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手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3,29(10):759-760.

[2] 殷杰,叶庆,陶红兵,等.节点控制在手术安全管理中的运用与实践[J].中国医院管理,2016,36(8):49-50.

[3] 杨琰,傅晓玲,赵宏波,等.手术安全核对表在手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3,11(10):926-927.

[4] 吴金兰,吴琦.风险管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5,36(5):1019.

[5] 苏临英.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9):2418-2420.

R197.323

B

1004-2814(2017)04-0457-03

2016-11-28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504006)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手术室护理人员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