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厕所蹲着或坐着哪个有文化

2017-05-25oldxu

祝你幸福·知心 2017年4期
关键词:公共厕所隔板如厕

oldxu

当马桶出现在公共场合,这个本来是为人们私密行为服务的工具成了公共用品,你完全不知道在你之前有多少个人接触过马桶。蹲还是坐,这是个问题。但似乎这个问题并没有让太多东方人纠结,因为即使在马桶相当普及的今天,很多人依然更愿意选择公共厕所中的蹲厕——一项网上发起的投票结果显示,高达88%的人认为景区厕所应该采用蹲厕而不是坐厕。

在中国历史上,厕所似乎一直是一个公共场所。古代宫廷或者大户人家由于家庭人数众多还有无数仆役,厕所是由一个大家族甚至群落共同使用。除了主人如厕可以享用便盆,大部分人还是会使用蹲厕。

随着抽水马桶进入千家万户,人们的卫生知识和意识也在提升。对于公共厕所中接触皮肤的坐便器,大多数同胞还是望而却步。尤其在1985年我国出现第一例艾滋病后,即便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已经被无数次宣传,证明皮肤接触并不会感染,在人们的意识中公共厕所的马桶圈似乎还是培养大量细菌的温床。

从很多医生的口中可以得知,公共厕所中的坐便器其实并没有那么肮脏,大量的细菌和微生物并不能在坚硬冰冷的马桶圈上存活,但尚未转变的事实是,在东方还是有大量蹲厕在公共厕所中存在。

喜欢蹲就蹲,喜欢坐就坐,这本来没什么,但当蹲厕出现在外国人面前,公厕那一个个隔间里的小事就不得不被提升到文化的层面。不少在改革开放初期造访过中国的人都表达了中国蹲厕带给他们那“最初的震惊”。公共厕所里简易的坑洞和隔板让不少没有接触过蹲厕的人倍感不适,甚至有人落荒而逃。对于他们来说,完成如厕的整套动作就像在悬崖边做瑜伽——骨骼不够清奇还真完成不了。

同时,厕所空间的开放性也让不少人觉得不太舒服。一位美国历史学者回忆在我国农村上女厕的经历时,谈到厕所的隔板建得浮皮潦草,旁边一圈蹲在坑上的人们还会好奇地探过头来看看她的屁股是不是长得和她的脸一样白。“我有种奇怪的感觉——我真的不是一个人在拉屎。”这位学者如是说。

外国人使用蹲廁的 “心路历程”四个阶段:初见的震惊、尝试使用时的恐惧、想各种办法努力适应、忍着使用成功。把这个过程放大,其实就是文化震惊和逐渐适应的过程。在尝试适应之后,耿直的外国人就开始思考一个新的问题:是不是我们先天体质就不会蹲?于是在自己积极尝试的同时,他们又开始认真地观察了不少亚洲人蹲厕的样子,然后发明了一个别致的名字:“亚洲蹲”,甚至还有指导教程,告诉大家如何像亚洲人一样优雅地完成整套动作。

“蹲”变成了一件有禅意的事情,外国人们一下嗨了,对于蹲厕的探索根本停不下来。日本通过X光拍摄发现,蹲厕时肠道排便的角度更佳;以色列的研究结果显示,蹲厕用时比坐厕少一半以上——总而言之,蹲着拉屎比坐着拉屎有文化,还更爽,何乐而不为!

于是,蹲厕就神一样地被大家热情地接受了。

归根结底,蹲厕还是坐厕孰优孰劣可能并不成为一个问题,关键在于你愿不愿意理解别人习惯的生活方式,或者尝试新鲜的东西。因为聪明如你一定知道,脑袋决定屁股才对,反之不然。

猜你喜欢

公共厕所隔板如厕
就餐隔板撑起“保护伞”
拓展隔板法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1000MW机组汽轮机隔板裂纹缺陷分析及处理
新型马桶防员工“带薪如厕”
且谈如厕
签名档
梳子小改装立马变成抢手货
二合一公共厕所
着急如厕
公共厕所所应用同一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