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趋势与建议

2017-05-25胡杰成

中国经贸导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比重高龄人口老龄化

胡杰成

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快速上升,高龄老人持续增长;劳动年龄人口逐步老化;失能半失能、空巢、独居等高风险老年家庭迅速增加。未来人口老龄化加剧趋势不可逆转。因此,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客观、准确地把握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是做到及时应对、科学应对、综合应对的基本前提。下面将结合最新相关数据,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发展趋势,并提出应对建议。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快速上升2016年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16.7%,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10.8%

最新统计数据表明,2016年末我国大陆总人口为138271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23086万人,占总人口的16.7%,比2010年“六普”时上升3.44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0.5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为15003万人,占总人口的10.8%,比2010年“六普”时上升1.9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0.32个百分点。

过去30多年来,我国老年人口抚养比持续上升。1982年老年人口抚养比为8.0%,到1999年上升至10.2%,上升了2.2个百分点,年均上升0.13个百分点;到2010年上升至11.9%,比1999年上升了1.7个百分点,年均上升0.15个百分点;到2016年上升至15.0%,比2010年上升了3.1个百分点,年均上升0.52个百分点。

(二)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持续增长,目前超过2400万人,占60岁及以上老人的比例超过10%

2000—2014年我国高龄老人持续增长。2000年80岁及以上人口为119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0.95%,到2014年增加到2400万人,比重提升至1.75%,绝对数量增加了1201万人,比重提升了0.80个百分点。就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年龄构成来看,2010年60—69岁老年人口占56.18%;70—79岁老年人口占32.00%;80岁及以上的占11.82%。与2000年相比,2010年60—69岁老年人口的比例下降了2.66个百分点,而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上升了2.59个百分点。老年人口结构发生变化、高龄老人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人口预期寿命不断延长。

(三)2012年以来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量连续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本身逐步老化,高龄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重持续上升

从劳动年龄人口来看,2011年我国15—59岁人口数量达到峰值,为94072万人,占总人口的69.8%(见表1)。该年成为我国劳动力资源从增加转为减少的“拐点”,之后劳动年龄人口数量连续下降。2014年15—59岁人口下降至92982万,比2011年减少1090万人。2013年16—59岁人口为91954万人,到2016年下降至90747万人,减少1207万人。

劳动年龄人口也逐步老化,高龄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重持续上升。2000年“五普”时,15—29岁人口(青年组)占15—59岁人口的38.06%,30—44岁人口(中年组)占38.37%,45—59岁人口(年长组)占23.57%。到2010年“六普”时,青年组和中年组占比均出现下降,年长组占比则上升至28.45%,比2000年“五普”时上升了4.87个百分点。2014年,年长组占比上升至31.87%,比2010年“六普”时又上升了3.42个百分点。

(四)失能、半失能老人超过4000万人,空巢、独居、失独等高风险老年家庭迅速增加

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大致为4063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8.3%。国家卫计委发布的数据显示,至2015年,我国空巢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一半,突破1亿人;独居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近10%,仅与配偶居住的老人占41.9%。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披露,2012年,全国失独家庭已达100万个,而且正以每年7.6万个家庭的数量持续增加;全国约有2300万老年人属于贫困和低收入者;农村留守老年人达5000万人。风险老年家庭的迅速增加必将放大社会风险、扩大养老需求。

(五)人口老龄化程度地区差异明显,重庆、四川、辽宁、江苏等省(市)老龄化严重,城乡老龄化程度差距不断扩大

从地区角度看,根据2014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是重庆、四川、辽宁、江苏等省(市),其中重庆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4.12%,超过全国平均水平4.06个百分点;四川、辽宁、江苏分别为13.99%、12.16%、12.06%。年龄结构“最年轻”的是西藏,65岁及以上人口占5. 49%,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57个百分点。

从城乡角度看,2000年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乡村比城市高0.82个百分点、比镇高1.50个百分点。到2014年,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乡村比城市高2.60个百分点、比镇高2.63個百分点,城乡差距明显扩大。老龄化程度农村高于城镇的现象与城镇化进程密切相关。随着我国城镇化加速推进,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由此加剧农村人口老龄化,而减缓城镇人口老龄化。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趋势不可逆转,据联合国预测,2050年60岁及以上人口将达到4.91亿人,占总人口比重超过1/3

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15年修订版)》显示,无论以哪种方案预测,未来三四十年内,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都将不断加剧。即使以高生育率方案预测,2050年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也将达到33.07%,相对稳健的中方案预测这一比重为36.46%,低方案预测为40.35%(见图1)。另外,由于目前开始的生育率变化不会影响未来三四十年内的60岁及以上或65岁及以上人口绝对数量,因此无论哪种方案,到2020年60岁及以上人口均为24520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均为16961万人;2050年分别为49153万人、37139万人。

基于联合国中方案预测数据计算可知,2015—2050年我国老年抚养比(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与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呈加速提升趋势,预计2020年为17.08%,2030年达到25.26%,2050年将高达46.74%,相当于2015年预测值13.05%的3.58倍。高龄化程度也将不断提升。8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2020年将上升至1.92%,数量为2692万人;2030年将上升至2.93%,数量为4141万人;2050年将达到8.94%,数量达到12057万人。

(二)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及绝对数量将持续下降,2020年将比2015年减少1218万人,劳动年龄人口进一步老化

根据联合国中方案预测,由目前至本世纪中期,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重和总量都将持续下降。到2030年比重不足60%,到2050年比重下降至50.03%,比2015年下降17.53个百分点。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为91751万人,比2015年减少1218万人;到2040年为77771万人,比2015年减少15198万人;到2050年则进一步减少为67439万,比2015年减少25530万人。

从劳动年龄人口本身的年龄结构来看,存在进一步老化的趋势(见表2)。15—29岁青年组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2025年下降至25.92%,之后有所回升,2035年为29.51%,2050年为28.29%。30—44岁中年组比重存在一定波动,2025年上升至37.14%,2040年下降至29.21%,2050年又回升至34.77%。45—59岁年长组比重2040年上升至41.49%,比2015年上升9.02个百分点,之后有所下降,2050年为36.94%。

三、政策建议

第一,以积极态度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是不可逆转的客观趋势。应转变消极看待、被动应付人口老龄化的倾向,树立积极老龄观,高度重视、冷静面对、主动适应人口老龄化的客观趋势,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作出系统性安排,最大限度减缓人口老龄化的负面影响、挖掘人口老龄化给国家发展带来的机遇。积极看待老年人和老年生活,进一步弘扬尊老、爱老和助老的良好社会风尚,引导老年人释放社会正能量,继续贡献社会和实现自我,充分发挥老年人在傳递传统美德、传授人生经验和专业知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第二,科学确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任务和目标。应深入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近期、中期和长期影响,从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高度,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眼光,科学确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各阶段任务和目标。近期,应侧重于结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防范社会风险,确保特殊困难老年人(如贫困、失能半失能等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并解决其照料问题;中期,应侧重于创新和完善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体制机制,包括养老保障和服务体系、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及资金投入机制,老年人权益保障等方面;长期,应促进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第三,着力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居家和社区服务为重点,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防止将发展养老服务业片面理解为发展机构养老。将公办养老机构的功能定位在保基本上,即优先满足失能半失能、失智、高龄等特殊老年人的机构养老需求;而民办养老机构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提供多元化服务。推进养老服务业制度、标准、设施、人才队伍建设。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积极性,健全监管体系,使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体。通过PPP等方式,创新政府投入养老服务业的方式。完善政府扶持和引导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财税、价格、土地、投融资、人才等政策体系。

第四,以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模式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智能服务机器人应用于养老服务领域,充分发挥其养老助残、医疗康复和教育娱乐功能。推进智能服务机器人关键技术的进一步突破,使机器人能实现更多更复杂、更智能化的养老服务功能。大力发展物联化的智慧养老,加强对养老服务需求的大数据分析应用,建设养老服务信息公共平台,提高养老服务质量、效率及精准度。引导和支持老年人用品产业的发展,开发适用于老年人的康复器具、护理用品、保健器材、可穿戴设备、智能电子产品等。鼓励抱团养老、互助养老等新的养老模式,促进养老模式多元化。

第五,发挥多元主体力量创新老龄化社会治理体系。仅仅依靠政府、市场或家庭某个单一主体,都无法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剧带来的复杂挑战。应充分发挥政府、老年人自身及家庭、社区、社会组织、企业等多元主体的力量,合作共治、共享共赢。政府责任应定位于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体系,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保障老年人权益,维护老年人尊严,促进代际公平。同时,引导老年人保持积极进取、老当益壮的健康心态,加强家庭建设、巩固家庭养老基础地位。提升社区建设水平、增强基层社区的养老依托功能。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企业等根据市场需求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体管所)

猜你喜欢

比重高龄人口老龄化
右美托咪定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前列腺剜除术高龄患者中的应用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基于CiteSpace的近十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可视化分析
石台行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种简易实用的液体比重计对陶瓷砖喷釉工序的改善
老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