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在中职汽车修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2017-05-25沈敏峰
沈敏峰
浙江省安吉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摘 要】中职院校在汽车修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可以应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让本专业的学生不仅掌握足够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能够在较多的企业实践中充分锻炼自身实操能力,以促进他们成为优秀的汽车修理人才。文章主要剖析了在中职汽车修理专业教学中应用工学结合模式的途径。
【关键词】工学结合 中职汽车修理专业 应用
一、前言
通过有效的校企合作,让本校学生除了接受学校的理论培训,还能够赴企业进行实践,从而全方位提高学生实操能力,使他们在毕业后被社会所青睐,就是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内涵。笔者认为,中职院校汽修专业应当在教学中应用工学结合模式,确保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汽修专业人才。
二、工学结合的意义
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下,中职院校会和相关企业展开合作,让学生在中职院校接受理论教学的同时,还能够赴企业进行实践。这样不仅迎合了企业的用人需求,还使学生的自身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有效促进了校企间的互惠共赢。在该类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能够在中职院校中掌握专业理论,还可以使实操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并可以及时掌握当今先进的汽修相关技术,以使自身在毕业后成为被社会所青睐的汽修专业人才。并且,中职学生获得了大量的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提升的机会,其专业素养和技能可得到充分的培养,同时,中职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育人特色也得到了凸显[1]。
三、中职汽车修理专业中应用工学结合模式的途径
(一)构建科学、系统的汽车修理专业教学体系
第一,中职院校应当确定合理的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全面、系统地培养本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包括职业基础能力、职业拓展能力和职业岗位能力三大块。并且,应当对这三大块能力的培养进行细化,为客观、准确评估学生的职业能力,采取有效措施考查学生在项目学习中对技能与知识的掌握情况,并要求他们参加相应的考评与资格考试。比如,在培养学生的汽车职业岗位能力时,学校应当对培养过程进行细化,开发具体的学习项目,包括汽车的综合故障诊断、专项系统故障诊断及一、二级维护等,并且,要将以上各类教学项目进行进一步的具体化,对相应的各方面技能进行培养与考评。如,教师在二级维护教学中,应当确定清晰的培养目标和任务,列出各类需要让学生学会的内容,有:汽车材料的确定及汽车零部件调整方式;汽车构成的内容及设备组成原理;汽车修理工具的确定及其使用方式;维修、保养汽车时所需遵循的流程和规范等。此外,中职学校还应当将《汽车电气设备组成及修理》《汽车底盘构造及修理》《汽车发动机构造及修理》《汽车机械基础》等课程加入汽车修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内,以使学生能更为充分地了解汽车检测与维修有关的各类知识,全面掌握实用、高效的汽车修理技能,迅速提高自身的职业岗位能力[2]。
第二,中职学校应当结合当代汽车修理专业的教学改革及其发展需要,在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全面引入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打破原有的“单纯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重点传授理论知识”汽车修理专业的教学模式,而应为迅速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对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强调,使用各种手段促进学生不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能够在更多时候有意识地进行自主的专业学习。同时,要在汽修专业各门课程教学过程中充分贯彻“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如,学校可从专业、基础、实践拓展三大块展开专业课的教学工作,通过合理方式系统、全面地培养学生岗位能力,使他们能够很快地学会专业知识,掌握必要的专业技能,帮助他们毕业后顺利地适应企业相关岗位工作。
(二)制定科学、高效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科学、系统的教学,使培养出的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服务于社会需要”是学校的任务。学校为了较好地完成这一任务,使自身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必须制定优良的方案,实现有效的人才培养。可以说,学校人才培养水平高低和其人才培养方案的好坏密切相关。因此,中职院校汽修专业教学人员必须制定科学、完备的方案,确保可以培养出理论储备深厚、专业技能突出、实操及创新素质较高的一流汽车修理人才,以满足市场发展需要。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中职学校必须全面了解社会对汽车修理人才的能力及素质相关的要求,清楚知悉本专业学生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应当具备的能力,并以此为指导确定合适的人才培养方式及手段。在以往的中职学校汽车修理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中,多缺乏企业人员的参与,往往是由校方在考查社会需求后单方面做出的,这样的培养方案并不能保证毕业生切实符合企业实际需求。为改变这一状况,中职学校应当请企业人员参与到汽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中,以确保其教学过程不脱离社会实际需要,以更为科学、有效地对汽修专业学生进行指导和训练,让他们能够掌握当今企业岗位需要员工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从而在毕业后成为被社会青睐的汽修专业人才。
校方可以建立由企业专业人士和本校教师组成的汽修专业指导委员会。在制定培养方案时,第一,委员会应当充分调查人才市场,获取市场对汽修人才需求情况及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的有关信息,明确本专业学生将来可能从事的企业岗位。第二,在调查后合理分析职业岗位,确定本专业需要让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等,并基于此设立汽车修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其中,若委员会是基于本校合作企业展开的调查,就应当将对汽修专业岗位群的分析列入调查结果分析内容中。例如,在汽车售后服务行业中需要大量的人才胜任技术服务岗位,在该类岗位中,包括:①汽车1级维护,主要是汽车保养维护;②汽车2级维护,通常是修理及更换汽车零件;③少数的汽车3、4级维护工作。对此情况,中职院校应当重点培养学生的1、2级汽车维修能力,使他们具备必要的素质和技能,促使其将来获得良好的职业发展;其次,为便于本专业学生的专业拓展及以后的岗位迁移,校方还应当适当训练学生3、4级汽车维护能力,使他们拥有更广阔的视角、更全面的技能。这样的培养方案利于培养出更多高水平的汽车修理专业人才[3]。
(三)教师要不断优化、改进教学过程
中职院校应当将工学结合教学理念贯彻到汽车修理专业教学的全过程中,不断优化自身教学过程,充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专业能力、探索创新能力及社会能力等。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和高职生、本科生相比,中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能力并不高,而中职院校的汽车修理专业的学生往往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但不愿过多地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教师应当根据学生这一特点,改进教学方式,不可单纯地进行“填鸭式”教学,而应更多地在实训车间等利于实践的场所展开直观生动的专业教学,让学生直接认识、了解汽车零部件及其构造,并增加实践经验,迅速提升自身的拆装、检修等具体能力。
第二,中职院校汽车修理专业中一般包括汽车运行原理、故障排除、结构组成等方面的教学内容,但往往存在不同内容间联系不紧密的问题,这样不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系统化掌握。为改变这一状况,教师应当不断进行优化改进,使教学过程更为系统化,通过生动的情境创设、合理化的任务布置,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使自身的专业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第三,为了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充分贯彻工学结合模式,教师应当将教学过程理论与实践并重,并使二者有效配合。为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应当设置合理的教学项目及任务,实行行动导向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有充分机会进行自主学习,在不断的探究、思考下,形成较高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结论
为了让本校学生学习到当下汽车修理行业领先的技术和技能,以便在毕业后顺利就业,中职院校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实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具体来说,可以从教学体系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方式优化等方面着手,使本校的汽修專业教学科学、高效,符合市场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鲁春山.关于提高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的探讨[J].黑龙江科学,2015,6(18):71,75.
[2]王新民.工学结合在中职汽车修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2016(20):105.
[3]依来努尔.如何提高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J].亚太教育,2016(2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