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对策研究
2017-05-25李永维
李永维
云南省腾冲市腾越东升完小
【摘 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一个过程。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以课堂为主要阵地,认真关注短时间内取得的课堂教学质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得到提高,能够使学生真正学以致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有效性 影响因素 对策
小学数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最大限度地追求高效课堂是所有的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下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进行简要阐述。
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概念
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授课教师应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之中,以获取大量的有效知识、信息,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有效性能够使教师达成教学目标,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不管课程如何进行改革,课堂教学有效性始终是教师要关注的焦点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课堂教学的方式与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学中心、质量生命”意识已然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认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提高教学质量,仍然需要以课堂为主要前沿阵地,把握课堂40分钟,提高教学质量。因此,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越来越受到了广泛关注、重视。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低下的影响因素
(一)放任形式的教学活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课堂教学更注重学生素质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许多小学数学教师会相应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动手实践的锻炼,使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但由于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差异,导致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过程中还存在盲从倾向,容易造成教学活动趋于形式,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情感、思维,从而造成课堂教学的低效。
(二)教学情境偏离主题
创设教学情境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要求,目的是让学生在生动的教学情境中参与学习。情境教学能够有效缩短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数学教师会出现创设的情境与教学内容严重脱轨的现象,不能合理使用电教设备,只会注重形式地去播放优美的音乐或色彩艳丽的动画,实质性的教学内容严重欠缺。教师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情境中,但缺乏对学生整体的掌控力,就很难再将学生的思想重新拉回到课本知识中。虽然这样的教学情境使得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活跃,但教学的有效性受到严重影响。
(三)教师对教学起点把握不准确
新课标明确要求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必须要以学生现有知识、认知水平为依据选择教学起点。教师对课堂教学起点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知识、认知的发展方向与水平。合适的教学起点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从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现状来看,很多教师不能准确地对教学起点进行把握,致使教学方案设置缺乏合理性,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中走了很多弯路,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与质量。
三、增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一)多形式完善课堂教学活动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授课教师需铭记“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给学生充足的动手实践时间,但需要注意避免教学活动变成形式教学。教师需要实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进程,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积极引导、纠正学生错误的思维意识、学习方向,教会学生正确的解题方法,做到点拨与指导并重。此外,合作教学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可以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对数学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展开集体谈论。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学生运用多种方式来解决遇到的问题,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情境创设
合理进行教学情境创设在课堂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创设教学情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强化教学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既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又要推动情境整体作用的充分发挥,科学、合理地指引学生发现、分析与解决数学问题。
2.教学情境需体现时代性。教师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指引、教育学生。当前,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为教学提供了很多新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的教学情境需体现时代性,让学生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了解社会,辨别真伪。
3.教学情境设置需以学生实際为基础。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例如实验、讨论、竞争、活动、问题等。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时需要遵循小学生的身心特征及发展规律,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三)准确把握小学数学教学起点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需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对要教学的新知识、技能及学生情感、心理方面的实际需求准确把握,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和具体的教学方法。此外,教师还需要客观地对教材进行分析,明确教学需要达成的目标,把握课堂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结合教学经验及辅助资料对教材进行重组或者补充。教师对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最好有多种备用方案,进行多路径教学,以应对实际教学中发生的各种突发情况,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小结
综上所述,具有明确目标认知活动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其课堂有效性是广大教师、学生共同追求的目标。在新课程改革的潮流中,教师需要着力改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准确把握认知起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鼓励学生创新思维,不断增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君芳.试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途径[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7):391.
[2]曹秀丽.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09):81,121.
[3]吴建才.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有效性的思考与启示[J].时代教育,2016(14):220.
[4]庄加洋.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再思考[J].小学时代(教师),2012(01):18.
[5]叶丽仙.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教学[J].考试周刊,2014(18):70.
[6]刘辉.“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05):161-162.
[7]林雪梅.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J].中华少年,2016(17):171-172.
[8]李春兰.增强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J].成才之路,2015(32):57.
[9]郭秀芳.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J].新课程学习,2015(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