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况味(外一篇)
2017-05-25王本道
王本道
中国人对于家的理念可谓源远流长,根深蒂固。还在蒙昧的幼年时代,孩子们最专注的游戏就是“过家家”。穷苦人家的孩子年龄稍长些就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谓之“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古时候的文人墨客虽颠沛流离,四处漂泊,但心中也总是有一个“家”维系着,单是李白就曾在诗中多次流露出对家的思念,如“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家是什么呢?远古时期仓颉造字为“家”字的设计是一个屋顶下放着一头猪,当时的念头,“家”或许是人住在房子里,且有猪肉吃。尽管仓颉对后代子孙福祉的构想煞费苦心,但当时“家”的水准与其它动物栖身的窝在本质上并无二致。几千年岁月流转,至今表述“家”的文字符号依旧没有丝毫的改变,但其内涵却与仓颉当年所谓的“家”有了天渊之别。人是有思想的动物,栖身之地除吃、住的功能外,还必得有诸多享受生命的设施。特别是阶级社会产生以来,人与人之间贫富差距逐渐拉大,家与家的标准自然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封建帝王的家,可以是“凤阁龙楼连霄汉,琼枝玉树作烟萝,”而贫民百姓的家却寒酸到:“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家,无异是人的栖身之地,仅就这个意义而言,家是与房子相关连的,于是,众多的人便认为家是一处房子或一个院落,是有形的,是物质的。然而无数事实又证明,建筑并非是家的全部,当一个人和自己的家人从一处房子里搬走,即便产权所属依然,但失去了往日的温馨与快乐,谁还会认为那里是自己的家呢?对名人与贤达而言,那里或许可称作是故居,对平民百姓而言,只能是曾经住过的地方而已。这样看来,家,又是具有巨大精神含量的地方——充满着温馨、快乐、亲情的地方。每年春节之前,风雪严寒之中,众多外出打工的人們肩扛手提鼓鼓囊囊的大包小包,裹挟在茫茫人海之中买票上车,如同滔滔巨浪中随波逐流的小舟,就是因为有一种精神,一种信念在支撑着他们,即每个人内心深处那个“家”。这个家,无论是高屋华堂还是竹篱茅舍,与回家都并无关系,他们所要的是那里的温馨、亲情、快乐的味道。
回想过往的几十年间,自己的家曾迁居多次。年近三十刚结婚时,机关还没有足够的家属住房,许多年轻的夫妻由机关行政科指定住在机关独身宿舍里,每家一间15平米的房舍,做饭、洗衣等家务全部在宿舍的过道里。那时谁家做了好吃的饭菜瞒不住人,这家到那家蹭顿饭,喝顿酒都习以为常,每日里早、午、晚三个时段全楼响彻锅碗瓢盆交响曲,造厨的烟气如云似雾,整个三层的独身宿舍楼被戏称为“冒烟楼”。随着工作岗位的变动,几次迁居生活条件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心情也轻松愉快了许多。然而每次迁居最初的一段时间,总有种找不到归宿的感觉,一家人似乎只是这座房子里的过客。于是便常常回忆起在“冒烟楼”里那种大家亲密无间,无拘无束的快乐温馨氛围。若再往前追溯,这样的体会就更是刻骨铭心。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到辽南山区“插队”,下乡翌年被抽调到公社作报道员。那时公社干部平时并无休息日,每月只放两天假,每逢假日,我也会迫不及待地步行十几里山路,回“青年点”那个心中的家与同学团聚。当落日的余晖弥漫在小山村的上空,从山岗上看到“青年点”屋顶的炊烟袅袅升腾时,一种恬淡、安然的感觉立刻涌上心头——我又回家了,这种感觉至今闭上眼睛仍然可以真切地感受到。
独自踏上人生旅途的几十年,我深切感受到有一个温馨、快乐、友爱的家,对于各式各样的人都是不可或缺的。家是物质的,但更是精神的,曾经在电影、电视里见到过,也曾亲临某些真正意义上的“豪宅”参观过。所有的装饰都是欧式风格,盘旋而上的楼梯铺着腥红的地毯,餐厅洁净宽敞,纤尘不染,甚至屋外有着小花园、停车场……而“豪宅”的主人却俗不可耐,那位比男人更成功的太太一身的珠光宝气,颐指气使地指挥着无所适从的男人做这做那。这样的家并没有让我产生丝毫的羡慕。在这个完全物化了的空间里找不到一点自由的精神,长此以往,那男人会不会被女人逼得发疯?
家,是充满诱惑力的地方。它首先是一所房子,但更重要的是有种特殊的况味。这种况味不是有多少财产,不是有什么样奢华的摆设,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的守望。只有在充满温馨爱意的居家日子里,才会让人有充沛的精力和激情,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理想世界。
盘锦白米饭
中国的汉语表述内容和表述方式,可谓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妙趣横生,但仔细琢磨起来,却也时有言不及义之处。仅就国人常挂在嘴上的“吃饭”这一动宾词组而言,原本讲的是“吃”与“饭”之间的关系。按许慎《说文》解释:饭,食也,又说:食,米也。但是日常生活之中,大小宴会之上,吃的却往往不是饭,餐桌上摆放的尽是些美酒佳肴。酒可暂且不去论,那菜可以说是林林总总,五花八门,主菜及围碟数不胜数,鸡鸭鱼肉,南北大菜直至满汉全席。其间主人频频举箸,嘴上也是说着:“吃菜,吃菜”,而“饭”却几乎无人问津,似乎成了陪衬或是蛇足。
然而事情往往还有另外的一面。在我居住的北方小城盘锦,不管是家庭里的日常小吃,还是高级酒店的大小宴会,摆到台面上的“饭”是绝对不可小觑的——即用地道的盘锦大米做成的白米粥或是白米饭。盘锦人请客,酒菜未上来之前,主人往往先请客人每人吃上一小碗白米粥或是白米饭,讲究的是“别让酒菜搅和了白米饭的原味”。在座的宾客也心领神会,立刻端起碗来,不就任何菜品,几口就把一小碗白米饭吃光。多年离家在外的游子,与家人联系的口头禅是“常捎来些家乡的大米吧,多日吃不到家乡的米,心里总是空落落的”——盘锦大米那特殊的口味,成了家乡游子心中绵绵的乡愁。来此做客的外乡人,只要吃上了盘锦的白米饭,就再也不想吃别的主食,临行前还会想方设法尽力在行囊中多带些盘锦大米回去。自有快递以来,每到新米上市的季节,盘锦大米的输出量,几乎要占快递总量的三分之一。
盘锦地处辽河和大辽河下游,境内地势平坦,有大小河流21条。充足的水源优势,加之在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的河流冲积、洪积、海积和风积,土壤沉积厚度大,且盐碱成分高,非常适合水稻栽培。盘锦的水稻栽培已有百余年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开始大规模垦荒造田,兴修水利,改良土壤,尤其是以国营农场为单位进行农田开发建设,为盘锦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为这方土地注入了极大的能量和活力,就农业生产而言,这里的水利灌溉设施配套完善,抗洪排涝能力不断增强,水稻生产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已经建成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160万亩水田,每年产优质大米近百万吨。得天独厚的水源和土壤质地结构等优势,加之选用优良粳稻品种,严格按照生产有机食品的农业技术操作规程进行农事作业,使盘锦大米直链淀粉含量低,韧性强,口感好。从外观看去,籽粒饱满,长宽适中,色泽晶莹青白。
每年的七、八月间,正值“稻花香里说丰年”之际,水稻开始杨花了。一株稻禾,大约能开出两三百朵稻花,一朵稻花就会形成一粒稻谷。稻花很细小,而无数比花朵更细小的花粉,如烟似雾,在密密匝匝的稻禾间穿行。此间,阳光格外强烈起来,气温可达30多度,这时水稻开始灌浆了。谷浆汇聚,在烈日下浓缩,逐渐变硬,便形成了稻粒,每颗稻粒都是阳光、土壤、水分和农人汗水的结晶。中秋过后,水稻开始收割,田野里弥漫着成熟稻谷那清淡、朴素、干爽的香气。十月间,各家的新米下锅,随着锅里的水渐渐沸腾,大米的香味也随之袅袅升腾,米香从厨房飘出,从烟囱、小院飘出,在四方缭绕,于是整个村庄都沉醉在了浓浓的米香之中……盘锦大米,无论是蒸、煮、焖做成米饭,其外形都是晶莹剔透,颗粒饱满,粒粒可辨,吃到嘴里清香润滑,且不失韧度。多数盘锦人习惯用大米煮粥。“见水不见米,非粥也;见米不见水,非粥也。必使米水融合,柔腻合一。而后为之粥。”这是袁枚在《随园食单》里为粥做出的定义。我想,如今或许只有盘锦大米煮出的粥,才能达到这样的标准了。盘锦大米因其特殊的水源和土质条件,不单籽粒饱满,且米粒上有层油状的薄膜,胶稠高,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丰富,熬出的粥又稠又粘,呈鵝黄绿色。熄火之后再微微闷一会,粥面上会结出一层亮白的粥膜。据说这是米油结成的面子,吃下去补人,特别是补小孩的大脑。旧时江南乡下一些地方常在秋后举办粥会,依据农家煮成的粥面能挑起几层粥膜,来评定“种稻状元”呢。当今盘锦乡下,户户农家煮出的粥都能挑起几层粥膜来,如此看来,盘锦当属是“种稻状元乡”了。
广袤的盘锦大地,又迎来了金风送爽,稻浪翻金的美好时节。“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范成大的诗句,常让我想起农家面临丰收年的喜悦。一株水稻,从整地、育苗、插秧、除草除虫、施肥、灌排水,到收割、晾晒、脱壳等工序,从田间摆到了餐桌,让人怎能不珍视?每一粒晶莹的米,都蕴含着自然的美意,是天地精气的凝结,是辛劳与汗水的成果。
如今,盘锦大米已蜚声海内外,因其外观品质好、加工品质好、理化性质好、食味品质好、卫生品质好等特点,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获得“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等殊荣,2008年被指定为“北京奥运会专用米”,盘锦大米做成的白米饭,遂实至名归地成为了海内外瞩目的一道美食。晶莹无暇的盘锦大米,朴实而又天然,这样的本质属性,才使得一粒粒水晶般的米,无须精雕细刻,只需添上水,“释之叟叟,烝之浮浮”,即能成为诱人的美食,为人类提供繁衍生息的能量。其实,具有如此天然品性的美食并非绝无仅有,著名的两道川菜:“开水白菜”和“素烧青菜头”,从食材到烹调,也都极其简单,充分体现着“蜀江水碧蜀山青”的天然韵味,与盘锦白米饭一样,称得上是俗中之大雅了。倏忽想到古人所谓的 “大道至简”,讲的也是这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