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中枢将趋势性上移
2017-05-25徐鹏
徐鹏
当前,国际宏观经济背景、全球农产品供求格局、国际农产品定价机制、农业国际竞争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国内农产品供需结构失衡、农产品价格内外倒挂、进口农产品冲击较为严重。考虑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同时农产品价格又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全球“蝴蝶效应”。因此,有必要站在国际视角,研判全球农产品价格中长期走势,为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宏观经济调控提供有益参考。
一、国际农产品价格长期驱动因素分析
国际农产品价格长期驱动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需求因素,包括经济增长、人口因素和生物能源。二是供给因素,主要体现在农产品产量、库存消费情况和生产成本变动。三是货币因素,尤其是美元指数走势和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的变动。同时,也穿插着短期波动因素,主要包括极端气候、政策因素和投机炒作。相对而言,这些短期因素对国际农产品价格长期趋势影响较弱,在长周期价格预测中可以忽略不计。
(一)需求因素:经济增长、人口因素和生物能源
长周期看,国际农产品价格需求驱动因素主要由经济增长和人口因素决定。进入21世纪,随着生物能源的快速发展,国际农产品市场需求大幅提高,目前生物能源也可视之为国际农产品价格需求驱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1、经济波动通常与国际农产品价格走势保持一致
经济波动带动需求变动。具体表现为,经济上行带动农产品需求增加,在供给保持不变情况下,需求增加会快速拉动农产品价格上涨,反之亦然。图1可以验证上述传导机理。在图1中的阴影年份,世界GDP增速与农产品价格指数波动保持高度一致,呈现出同升同降特征,只是升降幅度表现出了一定差异。例如,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导致需求大幅减少,带动农产品价格大幅下行;2010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短期效应开始逐步显现,世界经济强劲“复苏”,农产品价格同步实现反弹。
经济波动并不能完全解释国际农产品价格变动情况。图1中的非阴影部分价格走势可以验证上述论点。以具体年份为例,1974年,石油危机和粮食危机使得世界经济进入滞涨时期,由于通胀效应大于经济减速影响,国际农产品价格表现出了“逆势”上扬特征。再如1999年,在艰难度过1997年东亚经济危机后,世界经济砥砺前行。但由于产能过剩原因,世界物价水平总体处于通缩状态,相应国际农产品价格也处于筑底阶段。
2、累计人口增长率与国际农产品价格趋势正相关
人口因素变动会通过口粮与动物饲料两个渠道引致国际农产品消费量变动,进而影响国际农产品价格。从人口增长率看,近50年世界人口增长率处于下行通道,人口增长率与国际农产品价格呈现出趋势负相关关系,说明国际农产品价格短期波动主要由人口之外因素决定。但从人口累计增长率来看,近50年世界人口一直处于增长状态,累计人口增长率与国际农产品趋势价格表现出正相关关系,这意味着在进行预测分析时,应采用累计人口增长率作为解释因素,而非是人口增长率。
3、生物能源快速发展加剧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
当化石能源价格高于生物能源生产成本时,企业就会增加农产品向生物能源的转化,在需求拉动下,国际农产品价格会进一步上升;而当化石能源价格低于生物能源生产成本时,企业就会选择在盈亏平衡点处停止生产,由于需求的降低,国际农产品价格会出现下降。研究发现,2001年之后,世界原油价格大幅上扬,在化石能源替代战略下,美国生物乙醇快速发展,玉米用量占美国(世界)消费量的比率已由2001年的6.5%(2.1%)大幅上升至2013年的41.9%(12.7%),相应的世界银行农产品价格指数也由2001年的46.9大幅上升至2013年的106.3,这意味着生物能源发展会大幅增加农产品需求,同时对国际农产品价格也会产生显著影响。
(二)供给因素:产量、库存和成本
长周期看,产量增速对国际农产品价格影响较弱,而库存则会在特定时期平抑或放大国际农产品价格,代表生产成本的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往往则与国际农产品价格保持一致。
1、产量增速对国际农产品价格影响并非直接有效
由于农产品易受自然灾害、病疫和极端天气等偶发因素影响,国际农产品价格短期内波幅往往较大。长期看,由于存在库存的缓冲机制,国际农产品产量增速往往又表现均值回复特征,对长期价格趋势影响较弱。研究发现,自1960年以来,除1983年和1984年受极端天气影响外,玉米产量增速主要围绕均值3.5%,在一定区间震荡。除玉米以外,大豆、小麦、稻米等国际农产品也表现出了类似特征。这意味着在建立国际农产品价格长期趋勢预测模型时,不宜过多关注产量增速这个供给变量。
2、库存与国际农产品价格表现出显著负相关性
回顾历史数据发现,国际农产品价格大涨背后往往是库存消费比处于历史低位,而当库存消费比处于相对高位时,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往往较为平稳,呈现出周期性波动特征。从趋势上看,库存消费比与国际农产品价格往往呈现出负向关系特征。
3、原油价格与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基本亦步亦趋
研究发现,20世纪的两次石油危机通过生产成本渠道和流通领域渠道,大幅抬升了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位势;20世纪的后20年,国际原油价格与国际农产品价格基本呈现出周期性同步波动特征;进入21世纪,国际原油价格蓄势待发,不断创造历史记录,在供给端和需求端(主要为生物能源和经济增长)共同作用下,国际农产品价格连创新高;2012年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增长放慢、原油价格下跌,国际农产品价格也表现出趋势性下降特征。总体而言,国际农产品价格走势基本与国际原油价格保持一致,预测分析时,应着重关注国际原油价格这一重要变量。
(三)货币因素:美元指数和美国联邦基金利率
多数时期,国际农产品价格与美元指数之间呈现出反向关系。而美国联邦基金利率调整则通过美国国内物价水平影响国际农产品价格水平,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后,两者线性关系较为模糊。
1、美元指数与国际农产品价格大致呈反向波动关系
两者大致呈反向关系在于国际农产品主要以美元计价。具体表现为,美元指数走高,美元购买力增强,相对压低国际农产品价格,反之美元指数走低就会推升国际农产品价格。由于国际农产品价格受到供求等多重因素影响,在一些时间段内,美元指数与国际农产品价格会呈现出同向波动特征。研究发现,多数时期内,美元指数与国际农产品价格指数呈现出反向波动关系。特别是1987年以来,两者反向波动特征较为显著。20世纪80年代中前期,第二次石油危机过后,美国经济实现短暂反弹,在美国经济增速的带动下,美元指数和国际农产品价格指数同时实现了上涨,而在美国经济反转被证伪后,上述两者又同时实现了下降。总体而言,美元指数与国际农产品价格反向关系较为显著。
2、美国利率在2008年后对国际农产品价格影响微乎其微
回顾历史数据,20世纪70年代初期和中后期,为应对通货高企,美联储相应调高联邦基金利率,同时国际农产品价格也出现了上涨,而当遭遇两次石油危机时,为防止经济衰退,美联储连续下调联邦基金利率,在预期作用下,国际农产品价格也应声回落。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为刺激经济复苏,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调至历史低位,并持续七年之久,期间联邦基金利率对国际农产品价格影响微乎其微,而美元指数对国际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则较为显著。在进行价格预测时,考虑到美元指数与联邦基金利率存在相互因果关系,为避免内生性问题,计量模型中,本文只考虑美元指数这一货币变量。
二、预测结果
面向2030年,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中枢将趋势性上移。图2给出了四种情形的模型预测结果。需求驱动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在经济增长、人口因素和生物乙醇技术推动下,国际农产品价格指数波动中枢将在2017至2030年呈现出趋势性上移特征。与此同时,指数波动幅度也将逐步扩大(置信区间范围逐步扩大)。供给驱动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在库存消费比和石油原材料成本影响下,国际农产品价格指数波动中枢将在2017年至2020年表现出连续下降趋势,之后10年将会开启上升模式。货币驱动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在美元指数影响下,国际农产品价格指数波动中枢将在2017年开启下移模式,直至2025年完成筑底,之后将开启上移模式。需求、供给和货币共同驱动模型表明,在上述驱动因素共同作用下,国际农产品价格将进入上升通道。分时段看,2017年至2020年,国际农产品价格指数将在92点附近徘徊,2025年指数波动中枢将升至96点,2030年突破100点,来到105点,这一价位水平与2013年基本持平。考虑到需求、供给和货币共同驱动模型具有较好的样本内预测结果和其他优良性质,本文倾向于使用这一模型预测结果来判断国际农产品价格指数未来长期趋势。
三、政策建议
(一)优化农产品种植结构,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
目前,我国粮食、经济作物和饲料种植结构较为不合理,粮食作物稻谷、小麦与玉米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而豆类和薯类则逐年减少。近些年,大豆自给率不足20%,饲料原材料豆粕也主要依赖于进口。种植结构的不合理,使得我国部分农产品更加依赖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等农产品出口大国。在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中枢上移过程中,我国应加快构建粮经料协调发展的三元种植结构,深化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通过开展粮改饲、粮改豆补贴试点,补齐农业种植结构短板。同时,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增强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二)保障农产品和食品供应稳定,保持CPI平稳运行
目前,我国大豆、豆粕等农产品对外依存度偏高。国际农产品价格的趋势性上涨将会通过贸易渠道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粮食、食用油、饲料等农产品,间接影响到猪肉、奶制品、水产品等食品。现阶段,我国CPI食品和农产品权重占比较高,波动幅度较大,对CPI拉涨作用十分明显。因此,为保持CPI平稳运行,应健全农副产品供应保障机制,以问题为导向调整优化补贴方式和额度,确保农副产品有序生产和平稳供应。同时,完善食品价格监测体系和联动机制,强化对各类“高频”数据的采集与校验,积极采取相应措施防范和平抑食品价格可能出现的大幅波动。
(三)加快国际农产品定价中心建设,力争农产品定价话语权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是全球农产品定价中心,而我国的大连和郑州期货交易所则是区域农产品定价中心,国内期货交易市场受CBOT影响较深。未来,不排除国际四大粮商ABCD(ADM、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借助CBOT,在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中枢上移基础上,进一步抬升国际农产品价格。为打破现有掣肘,提升我国农产品定价话语权,我国应加快农产品现货与期货市场建设步伐。一是推动国内农产品产业向上游贸易端延伸,包括海外農产品基地、海外陆地运输、港口建设以及海运价服务。二是通过逐个击破办法,引导四大粮商将我国期货价格纳入定价体系,使用我国农产品期货价格与国内加工商开展贸易。三是尽快推出掉期、期权等衍生品,丰富农产品交易品种序列,完善农产品定价机制。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与价格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