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产影片“五一档”:口碑之作未逆袭

2017-05-25李璇

瞭望东方周刊 2017年18期
关键词:成本

李璇

不能期望所有中小成本國产影片都具备强劲的票房表现

与2016年《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票房独领风骚、口碑见仁见智的局面不同,2017年内地的“五一档”电影市场,《拆弹专家》《记忆大师》《喜欢·你》《春娇救志明》四部中小成本国产电影同期上映,在品质和口碑俱佳的基础上,“抱团取暖”集体发力,却还是没有拦住《速度与激情8》(以下简称《速8》)卷土重来的票房“第二春”。

豆瓣评分显示,除了《拆弹专家》评分为6.8分之外,其他三部国产影片的评分都在7分以上。在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它们的平均满意度也达到了82分。尽管如此,当“五一档”的序幕拉开之后,这四部带着十足诚意与观众见面、也被业界寄予厚望的国产影片,却不敌上映近20天的《速8》强势反弹,后者不仅从假期次日重登内地票房榜首,更是超越前作,成为中国内地历史上票房最高的进口片。

“五一档”国产影片口碑与票房倒挂,是否能够说明,国产佳片尚不具备与好莱坞商业电影相抗衡的实力?

不同体量的电影,具有可比性吗

这个问题可以从许多层面进行解读:“五一档”时间较短,口碑电影无法收获二次观影的红利;“票补”退潮造成了后劲乏力、“四选一”带来了票房分流;近几年国内影坛存在热炒“IP”、重圈钱不重影片质量的浮躁之气,拉低了观众对国产电影的观影期待。但最关键的问题还在于,体量不同的电影之间,真的具有可比性吗?

作为好莱坞3D动作特效大片,《速8》延续了前7部狂飙突进式的视觉效果,飙豪车、大爆炸已成为这部系列电影的标志,该片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亿元)的制作成本,即使在好莱坞工业体系中,也算得上是顶级。

而综观2017年“五一档”上映的四部国产影片,最具商业潜力、票房成绩也最高的警匪片《拆弹专家》,对外宣布制作成本约为1.8亿港币(约合人民币1.5亿元),尚不到《速8》十分之一。其他三部影片,虽然没有对外公布成本、投资等相关信息,但从都市爱情片、悬疑片的类型划分判断,可大致将其归入中小成本电影的范畴。

在电影立项之初,不同体量的影片在票房预期、受众划分、宣发手段、营销策略上便有了根本的差异。

虽然存在中小成本国产电影“逆袭”影坛、成为票房黑马的先例,如2015年“暑期档”的《煎饼侠》和“国庆档”的《夏洛特烦恼》,都凭借几千万元的制作成本,以小博大闯入十亿元票房阵营,但并不能以此论定所有中小成本国产影片都具备同样强劲的票房表现。

寻找自己的特点

超级商业大片大多选择“高投入、高产出”的模式,而中小成本国产影片在预算不高的前提下,更应在题材选择、故事讲述模式和电影镜头语言等方面另辟蹊径,寻找到符合自己特点和实力的闪光点。此次“五一档”,便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这样的趋势。

4月30日凌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张宏森在微信朋友圈发表长文,称“五一档”上映的四部国产影片“全部指向了当代生活,努力在梳理人心纷乱,努力在寻找生活定力,虽然它们不如《速8》更火爆,但似乎比之更走心”。

在这篇文章中,张宏森还一一点评了四部电影各自的精彩之处:《喜欢·你》是一场“底层对峙富贵”的人生辩论;《拆弹专家》用工匠精神完成警匪片的套路,实现了“游于艺”的境界;《记忆大师》以“先驱者之勇”,引领“中国电影走向复杂未知世界”;《春娇救志明》直面“中年危机”,“忧郁地生成了一种立得住脚的价值体系”。

这四部电影,都在各自类型电影的特点之上,进行了更深入的挖掘和创新:《喜欢·你》将美食元素融入“小妞电影”,凭借出众的剪辑功力,将发生在不同阶层男女之间的都市爱情故事设计得颇具信服力;同为都市爱情片,《春娇救志明》这部续集电影,则在探讨感情角力之余,深入城市的街头巷尾,文青气质浓郁;《记忆大师》融合了悬疑片与软科幻元素,在题材选择和故事结构上颇为大胆;《拆弹专家》对传统警匪题材进行了套路突破,打破了观众对孤胆英雄的乐观预期。

总体而言,这四部国产影片,在原创性和完成度上为中国电影市场开拓出了几种新的可能性,的确都“走心”了,但在影片质量上还是存在着一些瑕疵。例如,作为在内地市场上映的影片,它们却不约而同地缺少了一样关键性的特质:内地元素。

且不论《春娇救志明》《拆弹专家》两部以香港为背景的电影,《记忆大师》的故事发生地被设置在“T国”,真实拍摄地点是泰国曼谷;《喜欢·你》虽然取景上海,但密集的室内戏份和米其林级别的西式餐点,并没有体现出上海独特的文化和地域色彩,即使将故事照搬到其他城市,也不会有太多的违和感。整个“五一档”,内地市场竟没有出现一部贴近内地现实的国产影片,这也道出了其票房不及预期的一种可能的解释。

这或许可以归因于四部影片的港台制作班底:《喜欢·你》导演为许宏宇、监制为刘德华,《春娇救志明》导演为彭浩翔,《拆弹专家》导演邱礼涛、监制刘德华都来自香港;《记忆大师》的导演陈正道则是台湾人。

港台创作者纷纷选择“北上”,为内地电影市场注入新鲜活血,这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另一方面,我们期待内地电影人能拍出扎扎实实体现当下时代语境的良心作品。

向标杆看齐

值得一提的是,5月份有一部印度影片《摔跤吧!爸爸》为中国影人树立了榜样。

作为与《银河护卫队2》同日上映的影片,它不以砸钱特效和卖萌耍贱见长,而是在体育励志片的类型特点之上,深入探讨了植根于印度本土的社会问题:印度女性如何才能摆脱男权枷锁、自主掌握命运和尊严。同时,影片还将爱国情怀和父女亲情作为底色,由此既能在印度本土引发轰动效应,也能在如中国这样的国外市场获得好评(该片豆瓣评分为9.2分)。

即使它的票房成绩终究比不过《银河护卫队2》,但它所带来的社会意义和示范效应,却是无与伦比的。如果中国电影人能以此为标杆,那么凭借立足本土的作品响彻世界影坛,也只是时间问题。

猜你喜欢

成本
企业成长、成本优势与技术成本战略
关于海上升压站经济成本的探讨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建筑工程预算与工程成本控制分析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金融危机下企业成本控制与成本降低途径
降低企业成本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哲理漫画
看见与看不见的高人力成本